2000年,在某頒獎典禮上,一位女記者當著所有觀眾的面怒罵王志文:
「你不要太狂,你信不信我可以讓你混不下去!」
聞言,王志文毫不在意,一點也不懼怕對方的威脅,
丟下一句:「別吹牛了」,便扭頭就走。
然而,令王志文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女記者的話並非只是戲言。
次日凌晨,經紀人匆忙地將王志文叫醒,拿著五份娛樂日報丟在他的面前。
「你惹大事了!」
聽到經紀人的話,王志文不緊不慢地拿起報紙,
而標題更是嚇人,《王志文不懂感恩——公開檢討書》。
這,就是那位女記者給王志文的「下馬威」。
俗話說得好,「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在這之後的三天時間裡,輿論持續發酵,三十餘名記者藉機聯名向王志文發難。
在他們的推波助瀾之下,王志文的聲譽一落千丈,事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局。
若是換做其他人,可能這時候早已選擇低頭,「破財消災」,避免輿情進一步惡化。
但王志文顯然不是常人,面對如此情況,他不僅沒有向記者們低頭,
反而放任那些流言蜚語,似乎這些對他一點影響都沒有。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王志文如此有底氣的「肆無忌憚」?
其實啊,這一切還得從王志文的「別樣」演藝路說起。
01 少年自強
1966年,王志文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里。
雖然王志文小時候家裡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
但好在父母都很疼愛他,因此他的童年生活過得非常幸福。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場意外讓他失去了父親,
而王志文也被生活驅使著,提前的成熟起來。
1979年10月17日,這是王志文最不願回望的一天。
在那一天的早晨,天氣有些微涼,所以當王志文的父親起早上班時,
他特意去看了一眼熟睡中的王志文。
然而,睡得正熟的王志文以為這不過是每天例行的暫別,
於是便沒有說話,只是朦朧地瞅了一眼父親後又繼續睡覺。
但,彼時的王志文沒有想到,這會是他最後一次看見父親。
這一次的道別,竟然會成為永別。
就在幾個小時之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把王志文的父親帶走,
徒留下傷心不已的他獨守人間。
可是,逝者已矣,生者還需前行。
畢竟人不能總活在回憶當中。
為了幫助母親緩解家中的經濟壓力,王志文便想要輟學回家,提前進入社會工作。
然而,這一次王志文的母親卻是不同意了。
「孩子,你要知道,堅持理想,永遠比掙錢要重要。」
在王志文的回憶里,他永遠不會忘記母親紅著眼睛對他說的這句話。
後來每次受到金錢迷惑,想要動搖的時候,王志文都會想起它,
這成為了他堅持不放棄的動力,鞭策著他前行。
1983年,為了響應國家文藝活動復興的號召,央視春晚第一次在全國百姓面前亮相。
而也正是通過這一次的春晚,讓年少的王志文看到了一條別樣的人生路——當演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可是,藝考不比普通高考簡單,
尤其在那個年代,除了少數幾個學校之外,其他地方並不招生。
這讓「半道出家」的王志文不僅得花時間重頭學習演戲,還得操心如何湊齊路費。
要知道那時候的中國可沒有現在這麼便攜的通行方式,
就算再節省,王志文也得準備至少200塊的車費,
而當時王志文母親一個月的工資也僅有35塊。
情急之下,王志文只好再次懇求母親:
「這200塊錢就算是我借的,以後我有錢了,一定還給您!」
王志文後來回憶道,當他那天說完這句話後,母親只是嘆了一口氣,什麼話都沒有說。
正當他以為母親不支持他,心灰意冷了幾天後,母親卻突然將200塊錢交給了他。
而直到後來為人父了,王志文才明白母親為何嘆氣。
父母之恩,哪是能夠還得清的啊!
就這樣,王志文揣著200塊錢和簡單的行李,便朝著夢想奔赴而去。
宋濂曾在《送東陽馬生序》中這樣形容自己的求學路:
「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而這恰好也是王志文的經歷寫照。
三天兩夜,五十個小時的路程,途中的各種困難讓王志文精疲力竭,
到了成都後甚至一度無法正常地站立行走。
但是,古往今來,凡是成大事者,必先遭受磨難,
唯有歷經艱難險阻,才能知曉勝利的來之不易。
最終,在克服掉所有的困難之後,王志文以成都區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藝術科的考試,
他接下來只需要在普通高考里達到合格的水平,就能夠順利地升入藝校。
然而,就在此時,命運卻再次跟他開了一個玩笑。
1984年6月22日,在距離高考僅剩不到半個月的時候,
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把王志文送進了醫院。
雖然這一次的事故沒有危及他的性命,
但三個月的靜養期卻似乎讓他必須得放棄掉當年的高考。
可是,距離夢想如此之近,王志文又怎麼能夠輕易放棄?
因此,王志文咬著牙對母親說:「我就是爬也要爬進考場!」
於是,1984年上海市的高考考場上出現了一個「怪人」。
這個怪人不僅腦袋上裹著繃帶,腿上還打著石膏,答題時齜牙咧嘴的,
而且在每一場考試開始和結束時,都要專人來接他,將其抬著走。
這個怪人不是別人,正是王志文。
所幸,王志文的堅持沒有被辜負,複試的文化科王志文再獲第一,
最終以雙榜第一的成績被北影錄取,
而他也成為了北影歷史上唯一一個被「抬」進學校的演員。
02 實力逆襲
對於吃表演這口飯的演員而言,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鏡頭感,
而鏡頭感,說白了就是長得好看。
但是,對於王志文來講,在儘是俊男靚女的北影,他的容貌並不突出,
也正因為這樣,大學時期的王志文並不被任何人看好,甚至他的表演課老師都坦言:
「我們招你進來,只是為了讓你研究理論的,你是上不了台面的!」
可是,如果王志文認命了,那就不是他了。
當學校和老師們不願給他機會時,他便降低身段,
跟那些非科班跑龍套的演員們一起尋找機會。
他始終堅信,只要能給別人看見他的機會,他一定可以成功!
王志文人生中的第一部戲是《老三屆》,他出演的片酬是三百元。
而在他演這部戲的三十年後,也有一位小鮮肉開始了自己的熒幕處女秀,
不過他的片酬是2000萬,或許,這就是時代的進步?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隨後幾年裡,王志文一直在各種片場鍛鍊自己,同時也在四處謀求展現自己的機會。
1988年,在王志文大四畢業這年,
他終於等來了他久違的機會——在某電影里飾演男一號。
但正當他準備衝到片場大顯身手,讓導演看到他的演技時,
導演卻皺著眉頭看了他一眼,表示選錯人了,將王志文給「退貨」了。
奇恥大辱,莫過於此!
備受羞辱的王志文載興而去,敗興而歸,
而這也是他第一次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道路。
所幸,最終王志文還是說服了自己:
「並非是你不行,而是那些庸人不懂天才。」
畢業後的王志文如同所有人預想的那樣留在了北影,成為了一名「理論研究員」。
但是,王志文卻又是超乎了旁人的想像,在課餘的時間,
他依然活躍在各種片場,甚至有時拉下臉來給自己的學生跑龍套。
面對外界的嘲笑,王志文不以為意,只是簡單地回應了七個字:「時間會證明一切。」
有言道:「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991年,在跑了四年龍套之後,王志文終於在《南行記》里當上了主角,
而就是這第一次得到機會,便讓他斬獲了第2屆「金熊貓獎」最佳男主角。
這一次的獲獎讓許多導演開始注意到王志文,在這其中便有趙寶剛。
彼時,趙寶剛正在發愁無法為《過把癮》找到合適的男主角,
於是當他在電視上看到王志文時,立即眼前一亮: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方言!
1992年,《過把癮》一經播出,便立即引起轟動,成為了現象級的作品。
而這部電視劇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與王志文的卓越演技密不可分。
在劇中,王志文飾演的方言,穿著松垮的西裝,梳著大背頭,笑容痞中帶甜,讓人著迷。
尤其是當他念出那句台詞:「如果我說我愛你,你相信嗎」時,
不知道讓多少年輕少女對著電視機連忙回答:「相信」。
那一年,28歲的王志文,真的火了!
通過這部劇,王志文榮獲了當年的「飛天獎」優秀男主角獎,
這是對王志文實力的肯定,也是對那些瞧不起他的人最好的回擊。
步步常由逆境行,極知造物慾其成。
「我王志文,就是主角!」
縱觀王志文三十年的演藝生涯,他絕對無愧於天才之名。
陳凱歌曾經讚揚他:「在豪放的同時,可以捕捉各種細膩的感受。」
王勁松則「嫉妒」他,直言:「他的戲是可以用『聽』的」。
《黑冰》里,王志文飾演的郭小鵬那長達1700字的旁白,
至今仍然被奉為台詞的經典教科書。
在電視劇《永不瞑目》里,王志文全程沒有一次出鏡,
僅憑藉著念旁白就達到喧賓奪主的效果,備受觀眾好評。
正常人現實中怎麼可能這樣說話,
然而王志文卻愣是把那些台詞念得自然得體。
無論是吐字、眼神,亦或者一個小動作,皆在告訴觀眾,他就是顧慎言。
如果說,念台詞要評選出一個王者的話,那王志文一定當仁不讓,
以至於在前兩年熱播的綜藝《聲臨其境》中,竟然無人敢挑戰王志文的角色。
王志文,是一個光用聲音就能征服觀眾的男神。
而也正因為如此,王志文成為了中國影壇第一位電視劇獎項的「大滿貫」得主。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天才,在媒體面前,他卻總是不受待見,
甚至讓媒體們評說最不喜歡的演員,王志文必然會榜上有名。
03 桀驁不馴
很多人都說,王志文的情商實在是低得嚇人,因為他辦的那些事實在是太離譜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有一次,王志文受邀參加《芬妮的微笑》的首映禮,
本來這部電影剛剛在俄羅斯獲了獎,導演想要藉此炫耀一下,
結果王志文上去一句「莫斯科人簡直瞎了眼」,讓其當場下不來台。
當有媒體讓他評價一下陳凱歌的新劇《我心飛揚》時,
他直接狂噴陳凱歌拍戲虎頭蛇尾,最後三分之一簡直就是「小學生水平」。
不過,上面這兩次還算是小事,
當年那場「記者門」事件才是他「低情商」的巔峰之作。
在那場頒獎典禮上,一位女記者照例對王志文進行採訪,
而採訪的過程中雙方也是相敬如賓,和和氣氣的。
在採訪結束後,女記者想著跟王志文結個善緣,
便遞出去自己的名片,而王志文也接了下來。
事件到這裡,其實還算比較圓滿,但好巧不巧的是記者因為有東西忘拿返回了一趟,
好巧不巧王志文有一塊口香糖在嘴裡,沒地方吐,只好吐在名片上。
於是乎,備感侮辱的女記者便對著王志文怒罵。
而王志文則全然沒有歉意,選擇與記者硬剛,於是便有了文章一開始的那一幕。
王志文的臭脾氣讓他在圈內得罪了不少人,
以至於連母親也曾勸他:「你脾氣要好一點。」
但王志文卻不這麼想,他認為自己身為演員,
只需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好了,其他的一律都不重要。
看到不喜歡的東西就直說,
看到不想理的人絕不虛與委蛇,
看到做得不好的地方就直接提出來。
這,就是王志文的人生態度,怎能更改?
實際上,王志文並非是真正的「低情商」,
相反對待他人,尤其是朋友、親人,簡直不要太好。
仔細搜索王志文朋友對他的評價,
你會發現他們均表示王志文是一個懂得感恩,並且重情義的人。
有一次趙寶剛帶傷赴宴,酒桌上皆是圈內大佬,
因此面對他們的勸酒,趙寶剛只好硬著頭皮喝。
然而,碰巧當天王志文也在現場,於是他便執意替趙寶剛擋酒,
絲毫不在意這會惹得在場的大佬們不快。
後來趙寶剛回憶:那一刻我就知道,王志文這個朋友,我交定了!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可以說,王志文是一個極度純粹的人,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演員這條路上登峰造極。
04 晚景淒涼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代,因為人人都可以在鏡頭前展示自己;
這也是一個很壞的時代,因為流量為王,真正的實力往往鬥不過炒作。
2019年,王志文主演的電影《最長一槍》被影院提前下線。
上映25天,票房856萬,豆瓣評分僅有6.2。
就連王志文都自嘲自己已經是風燭殘年。
實際上,像王志文這樣的「不得志」,在影視圈還有很多。
當年《百鳥朝鳳》剛剛上映的時候,因為碰巧撞上了某位小鮮肉的作品,
迫使導演給影線的老闆們下跪,才求得一點點排片。
在央視節目《開講了》上,李雪健被年輕男演員質疑一天三萬塊的片酬,
氣得「老戲骨」幾近哽咽。
然而,三萬塊錢也不過是某爽的百分之一罷了。
與這些「不得志」的「老人們」相比,有些小鮮肉的名氣來得實在不要太容易。
前幾個月高考,某位小鮮肉遭遇翻車,成績居然連專科線都沒過,
要知道在這之前他可是一直以「學霸」的身份自居。
再往前,某位北影博士,用一句「知網是什麼」,
將自己「天才」的標籤變成笑柄,甚至再後來推動了整個教育界改革。
由此可見,在資本的炒作之下,有沒有演技實力根本不重要,
甚至於「你存不存在」都不重要,
電視劇《巡迴檢查組》里「人造明星」那一橋段就是對現實的最好諷刺。
然而,這樣「空洞」的,「畸形」的藝術圈又為我們帶來了什麼呢?
在鄰國電影衝擊奧斯卡,在為現實社會「醫病」的時候,
我們的明星則醉心於炒作,天天直播賣酒、帶貨。
請問,你們還知道自己是一個演員嗎?
王志文曾說:「錢,我喜歡,我跟它沒仇。拍廣告挺誘人,掙錢快,
但這錢我掙得不舒服,我覺得是在賣,而且賣的就是這張臉,我覺得挺沒勁的。」
而這,也就是王志文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的原因。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裡,我們可能會陷入很長一段低迷,
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我們在為昨天還債。」
這是一位足球界名嘴對國足的評價,而這也適用於影視圈。
在過去的十年里,在「金元」遊戲的刺激下,
足球與影視圈都被吹起了一個巨大的泡沫,
天價的球員費、演員的演出費看得人瞠目結舌。
然而,十年後的今天,泡沫破滅了,只留下了一地雞毛。
足球圈,三億歸化的球員一場沒踢跑了,國足的世界盃只能停在預選賽。
演藝圈,鄭「小花旦」欠稅跑路,遠遁海外,
吳姓小鮮肉鋃鐺入獄,引出一條「邪惡」的利益鏈。
試問這樣的結果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王志文曾經在《愛你不容易》里有這樣一句歌詞:
「在人潮洶湧的都市,尋找內心完美的自我。」
而現在的影視圈就迫切地需要這樣一種態度,
一種能夠靜下心來,沉澱自己的態度。
它本身是不存在任何價值的,它只是被用來衡量價值的工具。
可是,在利益薰心的現代社會裡,我們往往忽視了這一點。
金錢至上的觀念讓我們忘記了初心,忘記了我們在金錢之外要追求的那些東西。
而那些,才是人生的意義所在。
所以啊,朋友們,請摒棄掉慾望的侵擾,在生活中擁抱真實的自己,
只有做到這一點,我們才能無愧於來到這個世界,
才能生而為人,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