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2021-11-25     昀澤     8710

但,彼時的王志文沒有想到,這會是他最後一次看見父親。

這一次的道別,竟然會成為永別。

就在幾個小時之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把王志文的父親帶走,

徒留下傷心不已的他獨守人間。

可是,逝者已矣,生者還需前行。

畢竟人不能總活在回憶當中。

為了幫助母親緩解家中的經濟壓力,王志文便想要輟學回家,提前進入社會工作。

然而,這一次王志文的母親卻是不同意了。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孩子,你要知道,堅持理想,永遠比掙錢要重要。」

在王志文的回憶里,他永遠不會忘記母親紅著眼睛對他說的這句話。

後來每次受到金錢迷惑,想要動搖的時候,王志文都會想起它,

這成為了他堅持不放棄的動力,鞭策著他前行。

1983年,為了響應國家文藝活動復興的號召,央視春晚第一次在全國百姓面前亮相。

而也正是通過這一次的春晚,讓年少的王志文看到了一條別樣的人生路——當演員。

可是,藝考不比普通高考簡單,

尤其在那個年代,除了少數幾個學校之外,其他地方並不招生。

這讓「半道出家」的王志文不僅得花時間重頭學習演戲,還得操心如何湊齊路費。

要知道那時候的中國可沒有現在這麼便攜的通行方式,

就算再節省,王志文也得準備至少200塊的車費,

而當時王志文母親一個月的工資也僅有35塊。

情急之下,王志文只好再次懇求母親:

「這200塊錢就算是我借的,以後我有錢了,一定還給您!」

王志文後來回憶道,當他那天說完這句話後,母親只是嘆了一口氣,什麼話都沒有說。

正當他以為母親不支持他,心灰意冷了幾天後,母親卻突然將200塊錢交給了他。

而直到後來為人父了,王志文才明白母親為何嘆氣。

父母之恩,哪是能夠還得清的啊!

就這樣,王志文揣著200塊錢和簡單的行李,便朝著夢想奔赴而去。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宋濂曾在《送東陽馬生序》中這樣形容自己的求學路:

「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而這恰好也是王志文的經歷寫照。

三天兩夜,五十個小時的路程,途中的各種困難讓王志文精疲力竭,

到了成都後甚至一度無法正常地站立行走。

但是,古往今來,凡是成大事者,必先遭受磨難,

唯有歷經艱難險阻,才能知曉勝利的來之不易。

最終,在克服掉所有的困難之後,王志文以成都區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藝術科的考試,

他接下來只需要在普通高考里達到合格的水平,就能夠順利地升入藝校。

然而,就在此時,命運卻再次跟他開了一個玩笑。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1984年6月22日,在距離高考僅剩不到半個月的時候,

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把王志文送進了醫院。

雖然這一次的事故沒有危及他的性命,

但三個月的靜養期卻似乎讓他必須得放棄掉當年的高考。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