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振豪:從碎片化到極化——馬來亞的民族主義運動

2022-04-25     緣分     9767

各族群向各別政治菁英提訴求,交由政治菁英內部協商,然後產生「皆大歡喜」的政策,此種協和模式從1957年馬來亞獨立之後,運行不到13年便宣告崩盤,畢竟它依然沒有正面回應族群極化的問題,有「黑箱」嫌疑的內部協商甚至還加深族群之間的不信任感。

聯盟在1969年第三屆大選失去國會2/3優勢,東姑阿都拉曼於513事件後被迫辭去黨政職位。隨著拉薩上台,強推馬來化的新經濟政策,建構以巫統為重心的國陣,馬來西亞從此邁入新的政治單元。

 

馮振豪:從碎片化到極化——馬來亞的民族主義運動

馮振豪 生於霹靂怡保,畢業自怡保深齋中學,台灣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學士,曾於怡保培南獨中任職員,自由撰稿人,熱衷研究國內外歷史、文化、政治、社會,目前於東吳大學政治所進修碩士。

  • 馮振豪:伊黨與政治青蛙的距離
  • 馮振豪:魯蛇的勝利方程式
  • 馮振豪:急需檢討的四十八之六條
  • 馮振豪:投票率的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