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書中說道:情感勒索者能深切擊中我們內心的要害。他們深知我們十分珍惜與他們之間的關係,知道我們的弱點,更知道我們心底深處的秘密。
一旦無法達成某些目的,他們就會利用這層親密關係迫使我們讓步。
最擅長操作情感勒索的,不是別人,就是我們的父母和子女,只因親子關係建立在血緣關係的基礎上,是最難拒絕的。
當你的父母跟你提要求的時候,哪怕你知道不合理,很難辦,會損害自己的利益,可是,孝道壓在頭上,你忍心對自己的父母堅決說不嗎?你承受得了不孝、不懂事的罵名嗎?
當你的子女跟你提要求的時候,你再為難,也開不了口拒絕他們。
也許,你的父母不懂得這些專業術語,可是,向子女發號施令,要求子女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子女若是不聽就覺得子女不懂事,不孝敬,繼續給子女施壓,指責子女,是為人父母的天性,是血緣關係導致的。
正如《都挺好》里那句經典台詞所說: 「父母一生都在等我們一句謝謝,而我們一生都在等父母一句對不起,但我們彼此都等不到。」
意識到自己做錯了,跟子女道歉,很多父母都做不到。你跟他們講道理,他們只會跟你講親情,拿孝道壓你,認為天底下無不是的父母。
如果你不懂得拒絕父母的無理要求,讓他們真的勒索住了你,那麼,產生的所有後果,只能由你自己去買單了。
「媽說來過年,想我了,我說服了老婆,把媽接來了,可是,她不僅把弟弟一家也喊來了,連吃帶拿的,還住了40天,提到走就哭,我也沒辦法,可是,她若是不走,我3口之家就完了。」
一提到自己的親媽,吳先生就感到十分頭疼,不知道自己上輩子造了什麼孽,會攤上這樣的父母和弟弟。
01.
本來,吳先生的妻子賀女士跟公婆關係就不好,只因公婆不僅偏心眼,而且重男輕女。
小兒媳婦坐月子,不用下床,想吃東西隨時有現成的熱乎的,雞吃了七八隻,還有吳先生父親親自釣來的鯽魚,出了月子,這個人還胖了。
賀女士坐月子,沒人伺候不說,公婆還來添堵,為了給小兒子娶老婆,跑上門來鬧好幾次,逼迫大兒子大兒媳婦出錢,認為只生了女兒的賀女士有義務出這筆錢,理由是賀女士沒生齣兒子,影響了老吳家的香火傳承。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公婆重男輕女的表現不帶掩飾的。明明家裡沒有那麼窮,不至於一個雞蛋都吃不起,下個麵條,就只放一個荷包蛋,讓孫女喝麵湯。明明一隻雞有兩個雞腿,這隻雞還是賀女士娘家給的,就是不讓孫女吃一口。
「別的事情我可以忍,可是,他們欺負到我女兒頭上了,我要是還能忍,我配當媽嗎?」
賀女士忍無可忍,去公婆家大鬧了一場,然後,要求吳先生二選一,要麼,帶著她們母女外出打工,一家3口離開老家,去外地過,再也不受窩囊氣,要麼,離婚,她帶著女兒走。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02.
吳先生選擇了前者,在賀女士哥哥的幫助下在外省找到了一份工作,不顧父母的阻攔,帶著妻女走了,一年才回來一次。
之後,吳先生一直在外打工,賺的錢都給妻子保管,由妻子負責支配,雖然這些年父母一直沒少吵鬧,打電話給吳先生要錢,想讓吳先生把夫妻倆辛辛苦苦賺的血汗錢拿來給小兒子一家花,但是,賀女士為人強勢,會懟公婆,他們也不知道吳先生具體住在哪裡,無法上門鬧事,因此,一家人過得還算幸福。
賀女士每個月都會給公婆打錢,作為給公婆的贍養費,過節了也不忘了寄些東西回去,在她看來,自己和吳先生已經盡到了孝道了。
「現在,我們日子過得比他弟弟一家好,畢竟,他弟弟有兒子,掏空了積蓄給兒子買房,還被兒媳婦當作工具人使喚,我可以接受多給公婆一些贍養費,算是看在他這些年當丈夫當爸爸還可以的份上,可是,我絕對不會讓他們來我家養老,不然,我心裡膈應。」
可是,自打前年公公去世了之後,78歲的婆婆被小叔子一家趕出家門,一個人在老家生活,她不跟親戚朋友說小兒子不孝,就知道哭罵大兒子不孝。
尤其是,當吳先生回家去看她的時候,婆婆更是躺在地上撒潑打滾,不肯讓吳先生離開,要求吳先生接自己上門養老,搞得吳先生頭疼不已。
03.
12月底,是吳先生媽媽的生日,吳先生回去給媽媽慶生,可是,媽媽不讓吳先生走,說自己想去大兒子家過年,說小兒子一家要在孫子家過年,不回來了,自己太寂寞了。
吳先生無法拒絕,只好打電話跟賀女士商量,賀女士看在丈夫的面子上,答應了,沒成想,婆婆連續乾了三件事情,徹底惹怒了賀女士。
第一,婆婆來的時候,帶了好幾個包,還拖著行李箱,裡面的衣服包含四季的,很明顯,不是單純來過年的。
第二,臘月二十七那天,小叔子夫妻倆不請自來,說是婆婆喊他們來過年的,事先完全沒跟賀女士商量過,更可氣的是,他們一分錢不出,在賀女士家白吃白喝了十天,走的時候,還看到什麼好東西就拿,婆婆還當著賀女士的面,塞了一個大紅包給小兒子。
第三,四十天過去了,婆婆依然沒有離開的意思,住在孫女的房間裡,好不自在的,甚至,還想把孫女上學時期留下來的課本給扔了,很明顯,她是想在這裡養老。
「我去女兒那裡了,一個星期後回來,如果讓我還看到你媽在家裡,你就一起滾蛋吧!」
現在,吳先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媽死活不肯走,老婆寸步不讓,他夾在中間,里外不是人。
04.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里說:「兒子是調解婆媳關係的最佳人選,假若他不想自己的家庭四分五裂,他應當負起責任來,積極地去調節母親和妻子的關係,而不是逃避。」
父母偏心眼,拎不清,一直在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傷害你,損害你的利益,此時,你若是還不懂得拒絕,不懂得跟父母說不,不懂得反抗,那麼,不是父母毀了你的幸福,而是你自己毀了自己的幸福。
在婆媳關係中,女人看的不是公婆的態度,而是你的。她嫁的是你,不是你父母,因此,只有你可以決定婚姻的走向。
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如果你承擔得起拎不清的代價,就繼續做一個「孝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