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山雅也在《婆婆對付兒媳計》里寫道:「如果誰能想出一個絕妙的解決婆媳關係的辦法,應該授予他諾貝爾獎。」
從古至今,婆媳關係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困擾了一代又一代人,也毀掉了無數本來可以幸福美滿的家庭。
對付婆媳矛盾,人們想到的最好的辦法,可能是遠香近臭了。眼不見心為凈,只要婆媳兩個人不住在一座屋檐下,不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看不到對方的缺點,少嘮叨一些,少指責一些,就可以少吵很多架。
然而,接下來,很多婆媳都要迎來大考,那就是過年了。過年的時候,婆媳在一座屋檐下,又是家務活等事情最多的時候,還有親戚關係,沒完沒了的金錢話題等,都是婆媳矛盾的爆發點。
董卿在《主持人大賽》的節目中曾說過:「傷害和被傷害,有時候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傷害她人,有時候也意味著毀滅自己。」
當婆婆的,過年時別做3件事,只要你做了一件,家裡就難安靜。你們吵得不可開交,最終坑的人可能是你兒子。畢竟,媳婦受了氣,是需要丈夫給個交代的。到時候,你的寶貝兒子到底幫誰,幫你,得罪老婆,搞不好過個年把家弄散了,幫老婆,你不就下不來台了嗎?
第一,別光想著自己,阻撓兒媳婦回娘家,逼迫兒媳婦回婆家;
每逢這個時候,很多夫妻都得為了一個經典話題吵架,那就是到底回誰家過年。
畢竟,誰都有父母,都是父母含辛茹苦二十多年養大的,尤其是現在的夫妻倆,很有可能還是獨生子女。
你期盼著自己的兒子回去過年,陪伴你,與你共享天倫之樂,兒媳婦的父母也在期盼著自己唯一的女兒回去過年,共享天倫之樂。你兒子有義務孝敬你,可是,你兒媳婦有義務孝敬的不是你,而是自己的父母。
一到這個時候,很多公婆就會上演道德綁架,逼迫兒子和兒媳婦回老家,陪他們過年,一聽說兒媳婦要回娘家,就罵兒媳婦不懂事,千方百計阻撓。
就像我舅媽,從12月份開始,就在給大表哥施壓,逼迫大表哥一家3口回來過年,一口一個不孝指責兒媳婦。
鬧了半個月,直到前段時間,大表哥把老婆草擬好的離婚協議書發給她看,她才安靜下來,不再敢逼迫兒媳婦回婆家過年了。
網上有一句話說:「如果人與人之間,都能在尊重的基礎上,學會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那這世界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糾紛了。」
但凡你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兒媳婦的角度考慮一下,不強人所難,尊重理解兒媳婦,做一個通情達理的婆婆,兒媳婦也會感激你,孝敬你的。
第二,別太雙標,光想著使喚兒媳婦幹家務活,讓自己的兒子去休假;
過年的時候什麼最多?很有可能就是家務活了。大掃除、年夜飯、親戚朋友的宴請,這些家務活也會成為婆媳矛盾的爆發點。
儘管都21世紀了,但是,在很多婆婆和男人的眼裡,家務活依然是女人的專屬,男人天生下來就該享福。
於是,有著這樣想法的婆婆一到過年的時候,就會把兒媳婦當作免費保姆使喚,讓兒媳婦從早忙到晚不得歇,讓自己的兒子去休息,真正地過年。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正如在知乎上, 一個關於婆媳相處的問題下,有個高贊回答如此說:「中國很多婆婆最大的問題,把兒子當情人依賴,卻希望兒媳把老公當兒子照顧。」
在婆媳關係里,女人最受不了的,可能就是婆婆的雙標行為,這擺明了把自己當外人,不心疼自己。
人心都是肉長的,誰對她好,她很清楚,既然你把她當外人,那麼,對方依葫蘆畫瓢,也把你當外人,不肯把你當媽孝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第三,別為了面子,提無理的要求,侵犯到了兒媳婦的利益。
一提到過年,我同事林先生就感到難受,只因他的婚姻就是在去年春節的時候瓦解的。
「只是為了一杯酒而已,不就是讓她給點兒面子嗎?至於這麼不依不饒嗎?不道歉就算了,還說我不把她們母女當回事,不配當爸,非要離婚。」
原本,在大年初三那天,親戚朋友歡聚一堂,林先生家一位輩分挺高的長輩喝多了,看到林先生才兩歲大的女兒,就想逗孩子,拿著酒杯要給孩子灌酒。林先生的父母看到了,只是笑笑不阻止。
本來在前廳的前妻聽到了女兒的哭鬧聲,過來就看到了自己女兒被灌酒的這一幕,盛怒之下,一耳光就扇了過去,把女兒搶了回來,抱著孩子就往醫院沖。
長輩被打了,十分生氣,認為自己的尊嚴受到了冒犯,在林先生家不依不饒,要求林先生的前妻當眾道歉。林先生的父母也埋怨兒媳婦丟人現眼,命令兒媳婦道歉。
最終,他們得到的不是兒媳婦的道歉,而是兒子婚姻的破碎,是兒子的三口之家變成了一口。
魯迅曾經說過:「面子,是中國精神的綱領,只要抓住這個,就像過去拔住了辮子一樣,綱舉目張,全身都跟著走動。」
如果你拎不清面子和里子到底誰重要,為了面子,不顧兒媳婦的感受,那麼,就休怪兒媳婦不給你面子了。尊重,是需要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