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那英坐在「中國流行歌曲榜」頒獎晚會的現場,這一次她要領的是「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獎。
但當她正準備走上領講臺的時候,一個紅色的身影先她一步沖了上去。
這個人大家也很熟悉----歌壇天后田震。
以這一天為分界線,之前還頗有點惺惺相惜的兩個人漸行漸遠,如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在這之後20年里,「那英與田震不和」的消息成了娛樂圈經久不衰的熱點話題。
01
那英和田震在樂壇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兩人都是以模仿他人為起點開啟了演唱事業。
不過,她們的成長環境並不相同。
1967年,那英出生在遼寧沈陽的一個中醫世家,從小愛唱歌的她先是加入遼寧少年廣播合唱團,後來又考入沈陽歌舞團,也是在這里,她一步步成長,通過模仿蘇芮在當地小有名氣。
不過,家裡人對她沉迷唱歌這一點頗有微詞,直到1988年的「陽光杯」青年歌手大賽。
在這場比賽中,那英憑著《一樣的月光》《我找到自己》獲得了谷建芬的賞識,被對方收進學習班。
這下,她的家人也無話可說了。
而那英骨子裡的自信也在這個時候顯露無疑,曾經有一次谷建芬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就說過,那英進學校不久就對她講:「谷老師,你放心,以後你就偷著樂吧。」
事實上,那英確實沒有吹牛。
雖然最開始只能靠模仿蘇芮獲得一點關注,但被谷建芬收為學生的當年,那英就憑借著一曲《山溝溝》闖出了名號,這首歌還是 1988年中國香港年度十大金曲之一。
後來的《山不轉水轉》更是讓她爆火。
不過,早在那英還在夢想和現實中掙扎的時候,田震已經在樂壇獲得一席之地。
02
1966年,田震出生於北京的一個軍人家庭,她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一個女孩。
因為父母工作繁忙,田震小時候是跟著鄉下的姑姑長大的,直到8歲才被接回家裡。
所以對田震來說,8年無拘無束的鄉村生活奠定了她性格的底色,回家之後更是無法融入新的環境。
在那段孤獨的日子裡,是鄧麗君的歌聲陪伴了她的成長。
1984年,田震開始了歌手生涯。
了解田震的人都知道,田震的歌聲充滿力量和甜美派格格不入。
但是,她在剛出道的時候卻選擇了模仿鄧麗君。
出道頭一年,田震就發了兩張專輯《美麗的海灣》和《無名的小花》。
不過這兩張專輯反響平平,直到第3張專輯《莫尼卡》橫空出世,田震火了。
這次的專輯不同於以往模仿鄧麗君,是真正的田震特色,她之所以會突然改變路線,也是有人慧眼識珠。
當時是音樂製作人吳海剛想要邀請田震唱一首新歌,這首歌很好聽但和田震以前的風格大不相符,所以田震還不願嘗試,最後也只是迫於吳海剛的堅持才硬著頭皮上了。
結果這一次就不得了,她的歌聲征服了在場所有的工作人員,這首歌就是《最後的時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1985年火了之後,田震的歌壇事業更加順利,金曲層出不窮,還多次代表國家參加慰問演出。
1998年,田震成為第1個在全國舉辦巡迴演唱會的內地歌手,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同樣是在這一年,那英也連續6次參加春晚,那首經典的《相約九八》,就是她與王菲在這一次的節晚會上合作的作品;而她推出的第3張專輯《征服》也讓她成為首位入圍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的大陸歌手。
此時,那英和田震都在各自的賽道上奮力奔跑,雖然同為歌手,但並沒有什麼沖突。
或許因為「後輩」的身份,那英還不止一次在采訪中表達對田震的欣賞,有一次媒體稱呼那英為「歌后」
她更是連連擺手:「只有毛阿敏和田震才有那樣的成功。」
但這種和諧在2001年被打破了。
03
當田震氣勢洶洶地站在「中國流行歌曲榜」的頒獎臺上時,其他人都懵了。
其實田震來這里的原因很簡單,她要為自己討個公道。
「經過歌迷投票,並且經過公證處公證過的『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得獎人是我,可就在剛才我被告知這個獎被頒發給投票率第二的歌手。」
田震的話是真的,而所謂投票率第二的歌手指的就是那英。
當時兩人差了5000票,所以按照規定,「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的獎項確實應該頒給田震。
不過,主辦方倒不是因為有什麼內幕才把獎頒給那英,而是因為這個獎項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領獎者必須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