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上文中,小欣的男朋友,一度忍讓小欣,無論是理想還是熱愛,他都可以為了小欣妥協,就包括30萬的彩禮錢,他也可以給。
但他最後看到的不是表面上小欣要什麼,而是小欣的內心,她想要的不僅僅是她提出來的那些,所以最後他還是選擇了放棄。
第二:拒絕「扶貧」式婚姻,是對雙方的負責。
很多以愛為名的剝削和占有,常常讓人不知道如何拒絕。
父母對孩子的剝削,大一點的孩子就應該照顧小一點的孩子,姐姐就應該理所當然的為弟弟付出一切,生女兒就是為了能嫁個好人家,給兒子賺娶媳婦兒的錢。
很多女孩子從小就受到這些薰陶,也覺得父母說的沒毛病,於是就開始吸血自己的丈夫,貼補自己的父母和兄弟。
她們常常說,不聽話就是不孝順,不聽話就是不愛我,可她們付出過愛嗎?
無論是被父母吸血的孩子,還是被妻子吸血的丈夫,都不應該把自己對別人的愛變成被別人利用的工具。
一如上文中的小欣,從小到大的理想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了弟弟的生活絞盡腦汁,即使放棄愛情,放棄自我,也要為弟弟服務。
而小欣的男朋友,明明知道小欣是為了弟弟才要彩禮錢,還是不舍的放棄對小欣的感情,好在最後他幡然醒悟,知道只有拒絕才能讓彼此再互相折磨。
這樣的拒絕不是不孝順也不是不愛,反而是給彼此解脫,人生路漫漫,總歸還是要自己對自己負責。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