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天天
編輯 |南楓
「啥叫有用啊,劉文秀。」
「生你下來是為了讓你服務別人的?」
當一抓一大把的都市劇,還在販賣焦慮、大寫特寫感情線,揪著觀眾的痛點一頓猛戳時。
一部央視短劇,悄然出場,如流水般的情節和台詞,緩緩淌進觀眾的心中。
《我的阿勒泰》,「治癒」、「清新」兩個詞足以吊足胃口。
電視劇市場,最難得的,就是有濃郁地域特色的質感大劇。
多的不說,兩部代表作足以說明——
一部是《山海情》,一部是《漫長的季節》。
但凡影視作品的定位加上了地域框架,那麼觀眾會不自覺地提高自己的審美水準。
只有無限貼近生活,用土生土長的地域氣味打動觀眾,才能真的俘獲大家的放心,登上高口碑榜單。
在我看來,《我的阿勒泰》恰好就是如此。
一共就8集,能入圍坎城、被央視選中,首播2集直接斬獲全國收視率冠軍,這完全就是衝著年度劇王來的!
話不多說,咱們這就來好好品鑑一下《我的阿勒泰》究竟憑什麼這麼牛——
好久沒看過充滿文藝氣息又不故弄玄虛,單純樸實無華講故事的劇了。
不用大幅度篇章,直接精準拿捏人設,節奏流暢、不刻意製造矛盾點,其中甚至還有點小幽默,你別說,我就連做夢都在阿勒泰大草原上馳騁。
李文秀(周依然飾)是在新疆長大的漢族女孩,19歲來烏魯木齊打工,她性格內向,但,喜歡寫作。
不過也正是因為性格,她被其他人霸凌,被辭退後只好回到家鄉。
從故事開頭,我們就能聽出這是個「悲傷」的故事。
甚至大家都能向後腦補一齣戲,然而導演卻打破套路,沒有任何賣慘的意圖,反而將李文秀回家的生活、村民的態度,全都描繪得極其美好。
比如煮得已經奶白的羊湯。
咕嘟咕嘟冒著熱氣的鍋,大塊的羊骨還有已經煮得脫骨的肉在湯中翻滾,還有少許的油漂浮在湯麵上,用勺儈一下,感覺香氣已經撲面而來。
再比如,女人們坐在一起學漢語。
想像中電視劇里兩族人民學教語言:美好,生活真美好,你今天過得好嗎。
《我的阿勒泰》里,張鳳俠(馬伊琍飾)教維族女性漢語:
我去,去他的,滾蛋!
女主殊不知,此刻她的媽媽在教別人說「滾蛋」。
畫面非常簡單,灰藍色的天,背景是一大片枯草與枯木,一根小樹枝上掛著幾件洗好的衣物在隨著大風飛舞。
而幾個女人坐在一起,嘰嘰喳喳地鬧個不停,與身邊的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明明是衰敗的景,卻通過幾個女人將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蓬勃的生命力揮灑得淋漓盡致。
同時,劇中不乏突如其來的小幽默和人生哲理。
比如女主莽撞地去要債,結果對方還在辦喪事,把人家都得罪了,女主母親反而還得滿面笑容帶著孩子道歉。
對著欠錢的人,沒有一點不滿,反而笑嘻嘻地表示:你是債主,你說了算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好傢夥,果然在村子欠錢的才是大爺。
還有女主母親對「活著是不是就該有用」的定義。
什麼叫有用。
比如草原上的草和樹,有人吃了用了就是有用,但是沒人用不也可以活得很好嘛?
我敢說,這麼多中生代女星中,馬伊琍絕對是唯一一個真正活出自我的人。
已經47歲的她,無論是在時裝周還是劇中出現,依舊能用自己最喜歡的」皮膚「登場,不得不佩服這姐的魄力。
《我的阿勒泰》里的馬伊琍自然也是一樣。
完全沒有形象包袱,整張臉呈現得是常年在草原上,經歷風吹日曬且慈眉善目,沒有任何以前所演角色的影子。
這並不是刻意扮丑,給自己抹得烏漆嘛黑、造得灰頭土臉就能詮釋出來的。
馬伊琍在劇中似乎已經完全融入了當地居民,爽朗的性格加上原生態「皮膚」,讓觀眾瞬間入戲,不信都不行了。
這個劇除了馬伊琍,其他三位青年演員表現也全程在線。
第一位,周依然。
周依然這幾個月始終資源爆棚,可不得不說的是,她還真能駕馭選擇的選角。
李文秀性格內斂,內心世界卻格外豐富。
而周依然恰好能演出角色的破碎感,卻也不是欺軟怕硬,尤其是回家之後第一波撿到頭骨,第一反應胡亂跑的場景,真的不要太可愛。
在周依然的表現中,我們能看到人物內心的掙扎。
想要去大城市發展,卻因為能力和認知有限只能當個小小的服務員 ,但她的眼中有對寫作和生活的隱隱期待。
演得不錯。
第二位,於適。
就倆字——
真帥。
那是一種原生態、毫不掩飾的野性帥。
當於適出場的那一刻,我完全被他吸引了。
劇中他留著長發,沒有一點刻意表現自己的意圖,可每個動作都充滿了荷爾蒙的氣息。
在看於適演戲時,能夠充分感覺到他對這部劇和人物的喜愛。
全程在人物之中,確實有點東西。
第三位,蔣奇明。
這哥也帥,但在劇里是真壞。
一亮相,好傢夥完全就是一個在社會上經歷了摸爬滾打,油嘴滑舌又愛耍小聰明的市儈「街溜子」。
但是該說不說,蔣奇明是真帥啊。
如果說於適渾身充滿了幹勁,用蓬勃的少年感吸引觀眾,那麼蔣奇明則是無法明說的男人味,獨特又神秘,讓人不自覺就被吸引了過來。
除此之外,《我的阿勒泰》還有不少實力派演員,或本土氣息濃郁的演員加入。
這一局,直接被盤活了。
結語
實際上,地域民族劇真不好拍。
還記得蘭曉龍的那部《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同樣上星央視,卻水花平平口碑也不盡如人意。
而這類劇其實與年代戲有異曲同工之妙,要貼近生活卻又不能狗血枯燥。
只有不斷追求創新,挖掘有趣的點子才能真的吸引觀眾,包括今年的年代待播劇《小巷人家》《人生若如初見》《北上》等等都走出了套路,打破常規。
不過,就《我的阿勒泰》的播出效果來看。
這應該已經算得上年度劇王預選了,至於它能否笑到最後真的為央視再添一員猛將,咱們拭目以待吧!
南楓娛樂圈
有品質的娛樂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