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秀(周依然飾)是在新疆長大的漢族女孩,19歲來烏魯木齊打工,她性格內向,但,喜歡寫作。
不過也正是因為性格,她被其他人霸凌,被辭退後只好回到家鄉。
從故事開頭,我們就能聽出這是個「悲傷」的故事。
甚至大家都能向後腦補一齣戲,然而導演卻打破套路,沒有任何賣慘的意圖,反而將李文秀回家的生活、村民的態度,全都描繪得極其美好。
比如煮得已經奶白的羊湯。
咕嘟咕嘟冒著熱氣的鍋,大塊的羊骨還有已經煮得脫骨的肉在湯中翻滾,還有少許的油漂浮在湯麵上,用勺儈一下,感覺香氣已經撲面而來。
再比如,女人們坐在一起學漢語。
想像中電視劇里兩族人民學教語言:美好,生活真美好,你今天過得好嗎。
《我的阿勒泰》里,張鳳俠(馬伊琍飾)教維族女性漢語:
我去,去他的,滾蛋!
女主殊不知,此刻她的媽媽在教別人說「滾蛋」。
畫面非常簡單,灰藍色的天,背景是一大片枯草與枯木,一根小樹枝上掛著幾件洗好的衣物在隨著大風飛舞。
而幾個女人坐在一起,嘰嘰喳喳地鬧個不停,與身邊的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明明是衰敗的景,卻通過幾個女人將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蓬勃的生命力揮灑得淋漓盡致。
同時,劇中不乏突如其來的小幽默和人生哲理。
比如女主莽撞地去要債,結果對方還在辦喪事,把人家都得罪了,女主母親反而還得滿面笑容帶著孩子道歉。
對著欠錢的人,沒有一點不滿,反而笑嘻嘻地表示:你是債主,你說了算嗎!
好傢夥,果然在村子欠錢的才是大爺。
還有女主母親對「活著是不是就該有用」的定義。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