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後,無論多富有,都不要輕易幫兒女這「4個忙」

2022-04-29

退休以後,無論多富有,都不要輕易幫兒女這「4個忙」

任何時候,要想晚年活得幸福安逸,就應該學會少管閒事。

在現實的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退休之後更累,因為過多的參與了子女的生活,毫無保留的幫扶著子女。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有錢就是生活的尊嚴,有錢就是說話的底氣。

其實老年人要懂得一個道理:子女一旦成婚,他們的「小家」和曾經與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大家」是兩個意義不同的「家」。

所謂的父母的家永遠是孩子的家,但是兒女的家不一定永遠是父母的家。

退休以後,如果有一定的存款,可以在適當的時機或者緊要關頭,可以留有餘地的幫扶一下子女。

同時,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面前,可以給子女指引道路,但是作為老人,要學會適度地幫扶 ,否則就會適得其反,結局不是矛盾重重,就是被嫌棄被厭惡。

所以,無論你多富有,退休之後,也不能幫兒女這4個忙。

01.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不要為了自己的子女甚至讓自己老無所居,居無定所。

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曾說過,青年好比百靈鳥,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 應該有他的夜曲。對於老年人來說,幸福的老年生活莫過於「精神需求」與「物質需求」的雙滿足。

對於銀髮族來說,最好的居住環境不是城裡的大房子,也不是子女的家裡,而是自己長期生活的老窩。

如今,有一些老人退休之後,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子女在更遠的城市發展,隨著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負擔,再加上孩子的出生,很多老年人就會為了幫襯子女,奔赴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為了子女起早貪黑,甚至賣點自己長期久居的房子,只為了給子女更近距離的幫助,和無怨無悔的出錢出力。

可是,在好多情況下,甚至是大部分的情況下,子女的家不是父母永遠的家,一旦時間久了,過多地參與子女的家庭生活,很容易造成更多的家庭矛盾,也會影響到子女的婚姻狀態。

小區里的王阿姨就是典型的例子,今年66歲了,前段時間,因為和女婿之間的不愉快,只能從浙江女婿家回到自己生活了半輩子的北方城市,9年前為了給女兒帶娃,王阿姨和老伴決定賣掉北方的居住房子,去南方女婿家,就是為了幫襯女兒和女婿照顧孩子,做做家務。讓他們年輕人努力拚搏,過上更好的日子。

可是,兒女成家立業之後,父母和子女,是「兩家人」,很多事情,很多觀點 ,生活方式都有不同的意見。

如今,王阿姨竟然用自己的退休金在小區租了100平米左右的單元,由於自己年齡逐漸老了,所以為了方便,只能居住在一樓。也是我們的鄰居,平時抬頭不見低頭見,也就熟悉了。

有一天,她看到我婆婆為我照顧孩子和做家務,就變得非常悲傷,然後告訴我的婆婆: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要透支自己的一切。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為了給遠嫁的女兒幫忙,老兩口決定賣掉房子,想著自己一邊給女兒幫忙,一邊照顧外孫,這種子女繞膝的晚年生活是幸福快樂的,而且還有自己的女兒陪伴著,想到這種晚年生活,老兩口退休之後,毫不猶豫的買掉自己居住大半輩子的陝北房子,興奮的奔向遠在浙江的女兒家。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起初還好,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婿總是看不慣王阿姨和她老伴的一些行為和言語舉止,更認為他們兩個影響到他們的幸福小家。

可是,王阿姨很委屈,自己賣掉房子,賣房子的錢都補貼給了女兒和女婿。當初女婿要做小本生意,王阿姨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錢給了女婿,想著自己的錢遲早都是給女兒和女婿的,倒不如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了,反正也會在女兒家養老。所以,王阿姨和老伴毫無保留地賣掉房子,賣了房子的錢也給了女兒和女婿。

可是,9年過去了。當外孫上來小學,老兩口沒事的時候逛逛公園,看看晚景,做做飯,打掃一下家務等著女兒女婿下班,等著外孫放學回家。這樣的日子應該是很舒心的。

可是,在去女兒家的3年之後,女婿沒有以前的熱情金額客氣,也沒有以前那麼尊重,可是畢竟外孫還小需要照顧。漸漸地,女婿的態度更差了,認為自己的家庭開銷太大,一家5口人的開支太大。老兩口再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補貼,還是無法讓女婿開心。

有時候因為老兩口的一些言行和舉止,女婿就會找女兒吵,兩個人因此也吵了很多次。

直到上次,女兒和王阿姨在城市的旅遊地去旅遊,女婿因此和女兒大吵大鬧,甚至當著王阿姨和老伴兒的面還打了女兒一巴掌。女兒瞬間開始大鬧,也找自己的婆婆公公鬧,一家人整天烏煙瘴氣。面對女婿的家暴,王阿姨和女婿大吵,最終女婿竟然說出:「從哪裡來回到哪裡去?這個家沒有你們說話的份。」

當王阿姨爭辯自己賣的房子錢都給了女婿,要求女婿還回來,自己回陝北家鄉再買一套房,可是女婿無理地說:「找你女兒要去,然後回你們的家鄉去」。

就這樣,老兩口生氣地離開了女婿的家。

回在自己當地的城市,只能租一套單元,即使很想念女兒和外孫,可是只要女婿在家,那種莫名的生分和說話的彆扭讓他們之間減少了聯繫。

所以王阿姨給婆婆哭訴到:任何時候,不要為了子女,賣掉自己的房子,更不要想著只要子女有家就是自己的家。任何時候,在自己的家裡才是舒坦和自由的,更不需要看人臉色,也不要小心翼翼,任何時候自己的老窩才能讓自己睡得踏實。

02.

錢不外露,無論有多少存款,都要保密,更不要把自己所有的財產給了女兒。

人的一生中,90%的問題可以用錢解決,只有剩下的10%需要另想辦法。

在任何時候,任何年紀,錢就是一個人的命根子,也是一個人說話的底氣和做事的籌碼。

一些老人退休之後,想著自己手裡的存款放著也是放著,或者覺得錢這個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乾脆早早地給了兒女,讓他們在年輕的時候不要那麼苦,那麼累。而且自己有退休金,足夠生活了,甚至還會把每月的退休金的一部分給了子女。可是這樣的行為反倒鑄就了有些子女的懶惰和不上進。這樣的行為也有可能在子女做強做大之後,反而開始不喜歡父母嘮嘮叨叨,甚至覺得父母和自己待在一起影響了年輕一代的溫馨幸福家庭環境,雖然有一種白眼狼的感覺,但現實生活中卻存在著。

更何況,一些子女或者女婿和媳婦兒,覺得老人給錢幫助是理所應當的,並不知感恩,也不覺得自己愧對父母,已經成為成年人了,還要靠父母的錢生活,遇到這樣的後代,退休老人一定要攥緊自己手裡的錢。

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同事小張,年輕貌美,工作穩定,丈夫也是一個小有成就的人。

我們人人羨慕她每天有人幫著她做飯,帶娃,做家務,她卻在抱怨自己的小家總是有公婆存在,感覺到有些礙眼,甚至打擾了小家的幸福氛圍。

最重要的是,當他們剛結婚的時候,公婆就給小張買了一套婚房,還把自己大半輩子的存款65萬在結婚當天給了媳婦兒小張。

在婚禮上,公婆都激動得流淚了,認為自己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媳婦兒就如自己最疼愛的女兒一樣,所以只想把最好的給了她。

甚至結婚之後,小張都是五指不沾陽春水,每天回到家公婆都給她做好了飯菜,衣服也不洗,衛生也不打掃。不想吃家裡做的飯,就會去下館子。

別人家的媳婦兒生了孩子之後,家庭壓力越大,有些女人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就變成了黃臉婆,因為既要努力奮鬥,又要沒日沒夜的照顧小孩兒。可是小張不同,她的命運似乎比任何人都幸福,生第一胎的時候,從懷孕的第一天起,一家人把她捧在手心裡,生怕她磕著,碰著,更怕她的情緒不好。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