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在美國的某個高檔公寓中,一位老人孤單地離開了人世,享年76歲。
這位老人便是民國著名的天家富二代,孔令侃。
父親是國民政府的錢袋子孔祥熙,母親是宋家大姐宋靄齡。兩位小姨,分別是孫中山和蔣介石的妻子,國民黨兩代領導人都是她們的丈夫。
身在權傾朝野的家族,孔令侃又怎會是簡單的人物。
不僅外界對他的評價是「目中無人」,「囂張跋扈」。就連母親宋靄齡都說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小霸王。」
在1947年5月10日的《救國日報》中,有一篇社論文章名叫《請殺孔令侃以安人心》,文章將槍口直接對準孔令侃。
為何國民黨體系的報紙會對自己人火力全開,並直言要他死。背後承載的是主人公孔令侃道不盡的荒誕人生。
小少爺的富貴人生
1916年,孔令侃出生在上海。
36歲的孔祥熙中年得子喜不自勝,自然是極為寵愛,宋美齡和宋慶齡都膝下無子,自然極為看中孔令侃,天之驕子一般存在的孔令侃自然無人敢惹。
再加上孔祥熙和宋靄齡常年奔波於事業,難免對孩子的教育忽視,種種原因導致了孔令侃輕狂自負的性格。
1933年孔令侃帶著全家的希望進入上海聖約翰大學,與他同行的還有一群保鏢和僕人。這位小少爺在旁人都是四人或六人一間寢室的情況下,獨佔一間小屋。
要知道,這是只有教師才有的待遇。
學生和職工都吃普通食堂,在校方的特意開小灶之下,他仍然不滿意。
因而和母親打了個電話「哭訴」飯菜問題。為此宋靄齡派人告知了上海各大酒樓,只要孔令侃想吃東西,它們必須風雨無阻地送到。
在大學期間,孔令侃創建了以自己為首的團體「南尖社」。表面上孔令侃說是為了研究學術和聯絡同學感情。實際上卻是孔令侃收攏的一批效忠於他的人,為進入官場做準備。
據「南尖社」當時的成員透漏,因為當時孔令侃極度崇拜希特勒的納粹黨,德語Nazis與上海話」南尖「發音相似,所以才用了這兩個字。
見到兒子短時間內便培養出自己的勢力,宋靄齡便不顧規矩,將中央銀行和財政部在上海的一部分公事交給孔令侃處理。
那時的課堂上常有這樣一幕,先生在台上上課,孔令侃在台下替父親孔祥熙批閱公事。此事傳開後,大佬杜月笙見到孔令侃都「恭維」道:像你這樣年紀輕輕的,已經會看公事,批得很老練,真是不容易啊!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