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五個兒子中,大皇子李承儒的媽媽是個原本是東夷城的女奴,後來成了皇后的寵兒。而二皇子李承澤的生母淑貴妃在京都也是有點勢力的。至於三皇子的生母宜貴嬪,出身於柳家,也是京城的貴族。可笑的是,整個後宮中,只有一朝國母的母族都沒了。
所以,太子一出生就比他的兄弟們都有了優勢。但慶帝是個暴君,他連外戚都不放過,更何況是未來的太子呢。
李承澤和太子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只能是死敵。牛欄街刺殺案和抱月樓的案子,讓他們之間的仇恨深化了。
這些皇室成員對待普通人可真是一點都不心軟啊!在他們看來,殺人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就算是太子,他也不例外。他一直對自己的臣民咄咄逼人,甚至還把史家鎮的百姓都殺了。
慶帝之所以要害葉輕眉,就是因為他怕她再次讓他失去權力。畢竟,他當初能成為皇帝,都是多虧了她。
慶曆七年秋,李承澤謀反失敗,最後選擇了自殺。他留下了一封遺書,上面寫著「鰥、寡、孤、獨」,意思就是老而無妻是為鰥,君臨天下無一人親近是為寡,喪母獨存是為孤,老而無子是為獨。這也正是慶帝後來的寫照。
最後,就是范閒了。慶帝對他也是戒備森嚴,可惜最終也沒能阻止他成為太子的絆腳石。這個傢伙有點兒像葉輕眉,一本秘籍就能讓他成為宗師,成為了慶帝的心腹。
慶帝的兒子們真是各有各的命運,但最後撿到了漏的卻是三皇子。因為他們之間的鬥爭還沒開始,所以他成了慶帝最後的接班人。
最後,慶帝也被范閒雷射炮滅了,主角也帶著家人一起隱居了。
總而言之,這個故事中,慶帝的謀略和權謀使得他對待自己的兒子們既寵愛又防備。他對二皇子李承澤的優待和後來的謀反,以及對太子和范閒的計謀和磨刀石之舉,都展現了他對政治的精明和對權力的絕對掌控。
然而,最終,他的陰謀和權謀並沒有能夠保住他自己的權力,也沒有能夠確保他的家族的繼承。在慶帝的權謀之下,兒子們都成為了他手中的棋子,而最終的贏家可能是慶帝也未必能預料到的人。這個故事反映了權力鬥爭的殘酷和不確定性,也呈現了人性的複雜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