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圓本名叫邢沅,字圓圓。她的父親是一個普通的賣貨郎,母親則在她很小的時候就早早離世了。 古代的賣貨郎經常遠走他鄉,再加上圓圓是個女孩,因此,她被父親送到了蘇州的姨娘家。 從此,圓圓便跟著姨夫姓「陳」,叫作陳圓圓。 隨著時間的流逝,陳圓圓漸漸從一個黃髮垂髫的小丫頭,長成了水靈靈的豆蔻少女。她自幼冰雪聰明,又能歌善舞,一時間艷驚鄉里。 陳圓圓13歲那年,江南一帶風雨失調,農作物青黃不接。重利輕義的姨夫竟自作主張,將陳圓圓賣給了蘇州的梨園。
陳圓圓年齡雖小,但很快就在梨園嶄露頭角,被時人評為秦淮八艷之一。她擅長弋陽腔戲劇,初次登台,就扮演了《西廂記》中的紅娘。她面若桃花,音似鶯啼,驚艷四座。 表演結束後,陳圓圓的名號也流傳開來。此後只要是她登台表演,觀眾都是里三層、外三層,將看台圍得水泄不通。 不過,即便陳圓圓在梨園獲得了極高的人氣,但梨園這個場所終歸不是個好歸宿。陳圓圓唱得再好,也不過一介戲子,根本無法擺脫以色事人的命運。 陳圓圓是個心氣較高的女子,她不願意終生在梨園賣藝,為了改變命運,她一直在尋找著機會,等待一個能託付終身的人。 在遇到命中注定的那個男人之前,陳圓圓還有幾段未果的感情。 當時,江陰貢修齡的兒子貢若甫十分喜愛陳圓圓,兩人情投意合,貢若甫不顧家人反對,拿出巨款為陳圓圓贖身。
陳圓圓被貢若甫納為妾室,但他的正妻始終容不下陳圓圓,再加上貢修齡的橫加干涉,逼得貢若甫沒辦法,只得將陳圓圓趕走。 不久後,陳圓圓又結識了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 冒襄是忽必烈的後人,他在蘇州遊歷時,聽說了陳圓圓的芳名,並與之相見,一時間驚為天人,對陳圓圓一見鍾情。 陳圓圓對一表人才的冒襄也是一見傾心。後來,陳圓圓跟著冒襄去拜見冒母,得到了冒母的肯定,兩人便約定了婚期。 只可惜,這段感情最終敗給了動盪的時局。 隨著農民起義戰爭範圍的擴大,冒襄幾次想奔赴蘇州都未能成行,陳圓圓與冒襄也徹底失去了聯繫。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