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查出抱月樓的事情與他有關,貪官的名單與他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皇帝也只是輕輕揭過,讓他禁足半年。
皇帝的所作所為不是因為念及父子親情,而是因為太子還需要二皇子這塊磨刀石,等到太子能夠繼承皇位時便是與李承澤清算之時。
關於李雲睿
慶帝將走私案按下不提不只是因為李承澤,還因為李雲睿。
慶帝一早就知道言冰雲是李雲睿出賣的,也知道莊墨韓的事是由她主導,還知道她勾結北齊損害慶國的利益。
可他卻並未嚴懲李雲睿,他只是將她趕出京都,趕回了信陽,現在走私案的事情被范閒發現,慶帝再次按下不提,皇帝為何對她如此容忍?
其一,皇家的顏面
無論是在劇版,還是在原著中,李雲睿都算是皇家之人,是皇家之人便要注重皇家的顏面。
慶帝說:繁瑣禮教,律法森嚴的作用,是在人心裡搭建高台,讓尊嚴可以高高在上。皇族的笑話如果多了,敬畏就沒了,沒了敬畏,心裡的尊嚴也就沒了,這是自毀根基。
哪怕李雲睿做的再過,皇家的顏面還是要顧及的,堅決不能讓百姓看皇家的笑話,即便是要罰,也決不能讓家醜外揚。
其二,「白手套」
李雲睿的行事看似荒、瘋癲,但卻極有章法,她是在她的方式在幫助皇帝,助他完成大一統。
整個慶國,沒有人能比長公主更了解慶帝,慶帝和長公主就像是長大後走向極端的范閒和若若,只是他們一個是真骨科,一個是偽骨科。
在原著中,長公主一直喜歡慶帝,因為自己不能得到慶帝,便和長得最像慶帝的太子發生了關係。
李雲睿看似與太子和李承澤交好、合作,可她心裡真正看重的人是慶帝,真正想要幫助的人也是慶帝。
很多齷齪的、骯髒的、黑暗的,皇帝不能做的事,她便在背後幫他做,她是慶帝的白手套。
正是因為長公主的做的那些事,慶國才有藉口去發動戰爭,去吞併北齊和東夷;也是因為長公主,顧四劍和苦荷才會在大東山中計。
而慶帝,也知道長公主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他,有人甘願成為他的棋子,幫他背負罵名,他有何不願的呢?
結語
賴御史在杖斃前,對著皇帝喊了一句話,他說,「陛下不昏,是我昏哪……」
皇帝對很多事情按下不提,並不是因為他不知道、不了解、被蒙蔽,而是因為他知道、了解、清楚,可是他還是放任他們這麼做,因為這麼做對他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