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他背母上大學,變性後,參加選美大賽得獎,如今怎樣了

2024-05-24

1995年,在父母的支持下,金星走進了北京香山醫院,義無反顧地做了變性手術,從此世界上多了一位美麗大膽的女人。

她曾說:「我一直是女人,只是在男人的世界臥底了28年,僅此而已。」

她活得真實灑脫,敢說敢做,不懼流言蜚語,在遭受詆毀時,依然堅持做自己。

而有一位男孩劉霆,卻遠沒有金星這麼幸運。

對,29歲之前,他就是他;

29歲之後,他變成了她。

他早年經歷母親病重、父親離家出走。

考上大學後,為了照顧患病的母親,他選擇「背母上學」。

後來,因為此事,劉霆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成為全民聚焦的公眾人物。

(變性前的劉霆)

雖然有全國道德模範的光環加身,但因為他身上擯棄不掉的女性特質,踏入社會後,劉霆依然屢遭歧視。

最終,他選擇與世界抗衡。

2014年8月14日,他現身「廣州美萊公益援助全國道德模範劉霆變性手術新聞發布會」。

劉霆要做變性手術的決定,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他在散文《我們都會好的》裡面寫到:

我的人生從來沒有平靜過。

我經歷過殘缺、被排擠的童年,那時的我,比最丑的女孩還要遭難許多。

因為痛苦是不被了解的,也不是寫在臉上的,人們對我只有嘲笑跟厭惡……

任誰都無法感同身受,劉霆究竟承受了多大的心理折磨和精神壓力。

如今,7年過去了,他怎麼樣了?

劉霆,1986年出生於浙江省湖州市雙林鎮的一個普通家庭。

母親是一名縫紉師,父親是一名普通職員。

家庭生活無褶無皺,平平淡淡。

因為孩子的出生,這個小家平添了許多歡樂。

母親看著懷裡那個軟軟糯糯的孩子,暗暗發誓,一定不讓他像自己一樣吃苦受罪,一定要把他養育好。

父親希望孩子將來能威震四方,遂給他取名「劉霆」。

只是夫妻倆都沒預料到,這個被寄予厚望的兒子卻越長越不像男孩。

他不喜歡玩具、小汽車,也不喜歡變形金剛。

反而喜歡洋娃娃,總偷偷穿母親的高跟鞋,塗母親的口紅。

(小時候的劉霆和父母)

當地有個說法,男孩小時候像女孩的話,長大了會更有福氣。

父母無奈,權且把這句無厘頭的話當作安慰。

上初中時,劉霆發現自己和別的男孩子不同。

他很喜歡打扮自己,喜歡帶香味的東西,愛塗口紅畫指甲,還喜歡一些女孩子的小飾品。

他不喜歡跟男孩子一起玩,嫌他們太瘋太鬧,總想往那些嘰嘰喳喳的女生堆里湊。

在他男孩的身體里,住著一個女孩的靈魂。

當然,他的這些異常行為,也引來了同學們的疑惑和嘲笑。

大家都覺得他腦子不正常,紛紛遠離和排斥他。

(兒時的劉霆)

父親看到兒子這些表現,更是氣得大發雷霆,破口大罵:「你是變態嗎?」

而母親最受不了的是,劉霆只要一舉手就會翹起蘭花指。

她經常嚴厲要求劉霆改掉,甚至,為了讓他改掉這個習慣,還狠狠打過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母親苦勸兒子,要多跟男孩子一起玩,不要整天柔柔弱弱,看上去根本沒有男孩的剛強之氣。

為了讓母親開心,劉霆違心地按母親的要求去做。

但他心不甘情不願,感受到的只有被逼得痛苦。

後來,母親發現劉霆開始抽菸,她問兒子為什麼要抽菸。

劉霆回答:「你不是叫我學男孩子的行為嗎?那我也抽菸呀。」

母親沉默了,她不知道到底是哪裡出錯了。

在劉霆的內心深處,他一直認為自己就是個女孩子。

他不明白,為什麼別人會把自己當成男孩子,為什麼父母跟別人一樣,厭惡他的行為。

他感覺自己掉進了黑暗的深淵,巨大的孤獨裹挾著自己。

前方一片混沌迷茫,他不知道該怎麼辦。

20世紀90年代末,下崗浪潮洶湧。

當時,父親的工廠破產,被迫下崗。

一夜之間,家庭失去穩定的收入來源,父母常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鬧不休。

為了能改善家境,母親不得不一邊照顧家庭,一邊接一些縫補的活來補貼家用。

看見母親的辛苦,劉霆十分懂事的主動幫母親做一些家務。

劉霆13歲那年,母親因操勞過度,慢性腎炎惡化為尿毒症。

這個病需要長期進行透析治療,而治療尿毒症的費用,就像一個無底洞。

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頓時陷入了巨大的風暴之中。

(劉霆與母親)

要想徹底治癒母親,只能換腎。

可對於一個勉強能維持生計的家庭來說,這談何容易?

令劉霆萬萬沒想到的是,父親竟然拒絕醫治母親。

他的理由是:

這病治不好,與其把大家拖死,不如早點斷了念頭。

劉霆不想放棄,哪怕機會渺茫,他也不願意放棄母親。

看到劉霆的決心,父親百感交集。

他告訴劉霆:

█東方金報網http://www.dfjb.net既然要治,以我們家目前的情況,實在負擔不起這高昂的醫療費用。

只有我外出打工,才有希望給你媽治病。

在得到兒子的支持後,父親背起行囊,遠赴異鄉打工。

那一刻,劉霆和母親還沉浸在希望中。

劉霆想,父親終究是這個家的頂樑柱。

他像一座大山,肩上擔負著這個家的希望。

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父親卻再也沒有消息。

父親仿佛人間幽靈般,悄沒聲息地消失不見,尋不到任何蹤跡。

他和母親不得不接受現實,父親最終選擇拋下了他們。

但他們來不及傷心,也顧不上去尋找。

因為母親病得太重,家裡所有的積蓄都花完了。

家裡能變賣的東西都賣得差不多了。

最後,劉霆和母親不得不把他們唯一的房子也賣掉,暫住在親戚家裡。

同齡人的15歲,大多還在父母的懷抱里享受溫暖,而劉霆卻已經獨自承擔起照顧母親的重任。

父親消失,母親病重,這個家越發貧瘠淒涼。

(劉霆為母親梳頭)

劉霆非常懂事,從不亂花錢,連一包泡麵都捨不得吃。

清苦的日子,讓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劉霆顯得愈加消瘦單薄。

為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一邊打零工一邊念書,再一邊照顧母親。

由於他還未成年,能幹活的時間又短,找工作時屢屢遭拒。

一想到臥病在床的母親,他恨不能快些長大。

生活雖然艱辛,但劉霆並沒有放棄學業,他始終堅持著。

2005年8月,劉霆收到了浙江農林大學錄取通知書。

原本是件高興的事,可劉霆卻犯愁了。

老家在湖州,而學校在杭州。

如果自己去上學,那母親一個人在湖州怎麼辦,誰來照顧她?

而且,母親當時的檢查結果並不理想。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醫生通知他,母親的病已經持續惡化,腎臟完全萎縮。

如果再不做換腎手術的話,最多只能活兩年。

眼看離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母親也一天比一天沉默,劉霆知道母親在擔心什麼。

他坐在母親的床前,握住母親的雙手,認真地說:

媽,你放心,我不會丟下你的。

我早就決定好了,我要背你上學!

(劉霆背母)

母親聽到兒子誠懇的話語,再也忍不住眼裡的淚水,一時間她竟不知該怎麼辦。

她不想成為兒子的累贅,可自己除了兒子沒人可靠。

看著兒子為了自己操勞,她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她告訴劉霆:「媽媽的病是治不好了,你好好上學,以後做個有出息的人。」

而劉霆卻執拗地對母親說:

「媽媽,我一定要帶你上學,我照顧你。

我有兩個腎,我們一人一個,我一定要給你一個安詳的晚年。」

同床共枕十幾年的丈夫,在得知自己患病後,選擇了人間蒸發。

正應了那句「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的話。

她怎能不心寒?

可自己又是幸運的,在丈夫那裡得不到的愛,她在兒子這裡悉數感受到了。

(劉霆與母親)

母親哽咽著說:

「我從來沒有覺得,這個世界上還會有一個人這麼愛我。」

母親給劉霆講了自己的故事。

她從小被父母送到農村,養母時常虐待她,導致她在15歲時就患了腎病。

她也曾多次逃回到生父母家,但他們並不打算與她相認。

從小到大,受盡白眼和打罵。

無論生父生母,還是養父養母,沒有任何一個人給予過她溫暖和愛。

劉霆聽得既心酸又心疼,他怎麼忍心再讓母親受到一絲的傷害。

即便自己的人生殘缺,也要讓媽媽擁有一個完整的人生。

劉霆努力地把一切心思放到母親的身上,試圖忘記自己「男兒身,女兒心」的困擾。

2005年9月,劉霆義無反顧地帶著患病的母親,來到浙江農林大學報到。

他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屋子,作為母子倆的家。

每天一上完課,劉霆就趕緊回到出租屋,照看母親,整理家務。

而他們唯一的經濟來源,是家鄉政府的210元低保金和劉霆勤工儉學的50元,生活拮据無比。

為了能維持正常生活,他精打細算,花每一分錢都斟酌老半天。

劉霆從來不在外面吃飯,都是在學校的食堂里買一份飯。

為了保證母親每天攝入足夠的營養,他只吃一半,剩下的一半分給母親吃。

為了節省不必要的費用開支,劉霆學會了自己給母親測量血壓,用電療設備治療,幫母親打針。

母親的病卻越來越嚴重,他不再放心把母親獨自留在出租屋裡。

(劉霆幫母親測量血壓)

於是,他跑去找學校領導,懇請學校能允許自己帶母親一起上學。

學校被劉霆的孝心感動了,經過商議後,同意了他的請求。

學校還專門為劉霆的母親組織發起了捐款,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為母子倆提供幫助。

在學校的宣傳下,劉霆「背母上大學」的事跡被披露。

許多媒體紛紛關注到劉霆,他一度被推向道德的制高點,引起社會上的極大反響。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底蘊,劉霆的所作所為完美詮釋了何為「孝」。

在得到社會的認可後,他先後獲得「中華孝親敬老楷模」、「浙江驕傲」、「2007年全國道德模範」等稱譽。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劉霆母親的身體狀況。

幸運的是,通過媒體的曝光,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接納了他的母親,開始對母親做換腎前的一系列準備和安排。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不僅如此,醫院為了減輕劉霆的壓力,還進行了善款籌集。

為了不影響劉霆的學業,院方還特意將手術日期安排在了假期。

(劉霆母親康復出院)

劉霆和醫生商量,要把自己的另一個腎給母親,但被醫生拒絕了。

經醫院專家慎重考慮,雖然劉霆的年齡符合捐贈要求,但是由於長期營養不良,他的身材過於瘦弱,恐有生命危險。

且術後他還需要照顧病人,還有學業。

綜合這一系列原因,醫生最終決定再等一等。

那一刻,劉霆覺得,上帝又關上了希望之窗,一時之間他竟不知到底該怎麼辦。

如果自己不可以,那母親是否能等到有合適腎源的那一天。

畢竟,等著換腎的人那麼多。

與此同時,在上海瑞吉紅塔酒店的大力資助下,先期僅善款就籌得了10萬元。

而術後相關的用藥,醫院也正在進一步安排中。

就在這時,終於傳來了腎源的消息。

2006年1月,劉霆的母親順利完成腎移植手術。

這意味著,母親在臨床上已經治癒,以後不再需要做透析治療,只要按期服用排斥藥物就可以了。

壓在劉霆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下了。

從13歲到20歲,劉霆經歷了家庭的破碎,承擔起了本不該在這個年紀承擔的責任。

在大家善意的幫助下,他最終戰勝了黑暗,母親也重拾健康。

母親做完手術後,社會各界捐獻的善款還剩5萬元。

經過再三考慮,劉霆把錢全都捐了出去。

他在學校設立了首個全國高校大學生「愛心獎勵基金」,用於獎勵和資助那些家境貧困、富有愛心、孝心和感恩之心的大學生。

(劉霆在領獎台上)

他的這一舉動不僅在實質上回饋了社會,同時,給社會帶來了更多難能可貴的正能量。

為此,他還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

在頒獎儀式上,他誠摯地說:

「這些榮譽從來都不屬於我自己,而是屬於所有為父母為他人無私奉獻的人們。」

與此同時,他還獲得「中華孝親敬老楷模」、「浙江驕傲」、浙江十大「孝心好兒女」等榮譽。

一時之間,他成了閃光燈下的寵兒,走到哪裡,都有關注他的目光。

然而,彼時的光環卻成了他日後卸不掉的枷鎖。

他開始害怕。

他認為,外界表揚的只是一個他們認為的那個劉霆。

但事實上,他們根本就不認識那個真實的「劉婷」,「他」是一個女孩子。

媒體的每一次報道,都讓劉霆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中。

在外界看來,他似乎是完美無瑕的孝子,一切都那麼美好。

但他想告訴所有人,告訴全世界:

我是一個女孩子,為何你們都要把我報道成一個男孩子?

我不是你們想的那樣,我只是想照顧好媽媽那麼簡單。

我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戀愛,自己的生活習慣,我有我自己想要追求的人生!

他把這些想法告訴了母親,想得到母親的幫助。

然而,母親卻告訴他:「這些事情你想都不要想,更何況你現在已經是個道德模範了。」

他只想做一個女生,因為這件事,一向孝順的劉霆沒少和母親發生爭吵。

(劉霆母親)

甚至,他開始想要放棄自己,離開這個世界。

而母親也常常因為兒子想做變性手術,偷偷躲在廁所哭泣。

她不明白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兒子為何會不男不女。

母親的不接受,讓劉霆再一次將那個真實的自己埋藏在內心最深處。

為了不讓母親傷心,為了配合所有人,他不得不假裝自己是個男孩,去適應一個男性的身份。

大學畢業後,劉霆在工作中無數次地遭受到了歧視和排擠。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很多人認為他不男不女,招聘表格上明明顯示的是男性,為何入職的是一個女人模樣。

而每一次的傷害,那些異樣的目光,背後的閒言碎語,他只能獨自默默地承受。

(劉霆化妝時)

漸漸地,母親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她不忍看著兒子一日比一日消沉,如同沒有靈魂的提線木偶。

2013年12月,母親決定帶劉霆去看心理醫生。

經過專業的心理診斷,劉霆被診斷為:

易性症,而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對自我性別自動不認同,異性認同感強烈。

如果一個男性,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女性的話,他會對自己的性器官非常的討厭,每天看著它就是個痛苦。

嚴重的會自殘、自殺。

而唯一能治癒的方法,決定權在於劉霆。

醫生告訴他:

你是想為誰活著,你得自己決定。

如果你是為社會而活,那你就聽社會的;

如果你聽從自己的內心,那你只能為自己而活。

醫生的話,瞬間讓劉霆看到了方向,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內心:

HTTP://WWW.dfjb.net東方金報網我只想為自己而活!

他告訴母親:「我只能先為自己而活,才能夠再去做別的事情。」

在得到醫生肯定的回答後,母親自責不已。

她一度認為,兒子是因為童年的苦難經歷,和多年來照顧自己的勞累壓抑,才患上這樣的「心理疾病」。

而事實上,只有劉霆自己知道,他是先天性的。

母親常常想,兒子要是做了變性手術,未來他該怎麼活下去。

可她不知道,如果兒子不去做手術,她就有可能徹底地失去兒子。

(劉霆宣告變性現場)

2014年8月14日,劉霆在廣州現身「宣告變性」的新聞發布會。

他堅定地站在近百家主流媒體面前,在無數閃光燈下,講述自己渴望回歸本性的故事,坦露自己在孝道與夢想之間掙扎的心路歷程。

發布會現場,他一身中性打扮現身,韓國第一變性美女——河莉秀還親臨現場為劉霆打氣。

河莉秀將一雙鑲滿水鑽的高跟鞋和一套精美絕倫的婚紗送給劉霆,希望他能破繭成蝶,重獲新生。

然而,劉霆宣布變性後,預料之內的引起一陣譁然。

他想逃避一個男人該有的責任和承擔。

自己的生活自己決定,不需要經過誰的允許。

在無數人的評判中,劉霆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

這次,他絕不妥協,沒有誰可以干涉他的選擇。

2015年1月,醫生切除了劉霆的男性器官,對他進行女性外生殖器官塑形。

從此,她成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劉婷。

對她來說,痛並快樂著。

這是她期盼已久的時刻,終於可以擺脫一直帶給自己困擾、屈辱的身份,可以真正地做一個女孩了。

同年6月,29歲的她拿到了自己的新身份,身份證上顯示——姓名:劉婷,性別:女。

這一次,終於可以堂堂正正地將「他」稱呼為「她」了。

那一刻,她仿佛擁有了全世界,她感受到從未有過的開心和快樂。

(劉婷)

她終於結束靈魂與軀體無法匹配的人生,真正蛻變為一名女孩子,新的人生自此啟航。

2015年9月,劉婷參加了中國賽區國際聯合國小姐選美大賽。

在舞台上,她自信地邁出腳步,露出最燦爛耀眼的笑容。

她說:

自己壓抑了那麼多年,這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意識到,自己是為了自己而活。

經過重重選拔,劉婷順利進入總決賽,並獲得「最美蝶變獎」。

2016年1月,她還獲得聯合國女署頒發的「2015年女性傳媒大獎女性榜樣」獎。

在頒獎台上,她落落大方地說:

我今天穿了一身白色衣服,代表我還是一張白紙。

未來,我還有很多路要走,路還很遠,希望自己能夠越走越遠。

她不懼世俗,遵從自我,大方自信的樣子,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變性者的光芒,被譽為「新一代女性挑戰傳統性別歧視的典範人物。」

為了能讓更多的人關注易性群體,她以自身經歷為故事,寫下了自傳《我本佳人》。

她希望這個群體能被更多的人理解、呵護,她們,並不是異類。

(劉婷)

她還將所獲得的收入,一半用以貧困山區兒童的公益助學。

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世人:

「即使生在荒野,也要活成自己,更要懂得傳遞愛,懂得感恩。」

2022的年初,劉婷在微博上發布一篇長文。

文中說,自2005年被媒體曝光後,自己就開始遭受網絡暴力,至今未停。

雖然她一直在積極努力地向前看,但自己的精神狀態卻始終不佳。

如今,她只希望能遠離媒體的聚光燈,不被打擾,過平淡的生活。

對於自己,她依舊會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

每當母親為她梳頭時,她會感慨:「我突然變得好幸福,小時候的遺憾現在都補償給我了。」

她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為了自己的夢想,時刻準備著。

對於愛情,她也夢想著屬於自己的白馬王子能夠早日出現。

她說:「希望他能把我當小女生那樣寵著,愛我,顧家。」

17年前,背母上學,感動無數人;7年前,選擇變性,驚艷無數人。

看完劉婷的故事,我只想感嘆:

人生不易,不為別人而活,勇於活成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也許,我們一輩子都可能是無名之輩,但不要忘記,你是自己生命的主角。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