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假的永遠不可能變成真的,真相總有到來的那一刻。
經過醫院的治療,張勇能簡單的出聲說話了。面對民警的詢問,他緩緩說出了那天晚上的慘劇。
父子倆一前一後回到家裡後,他便厲聲質問兒子,要求張文趕緊把錄取通知書拿來看一看。
可張文又哪裡拿得出來呢,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搪塞推諉。而看著兒子這幅模樣,張勇的心裡也湧起了不安和懷疑。
質問的過程中他不免說出了一些重話,甚至覺得兒子根本就沒考上大學。
這個猜測擊中了張文脆弱敏感的內心,他隨即和父親爭吵了起來。後來又像失控般地拿起桌上的利器,朝著父親的喉部刺去。
張勇對這一行為沒有任何防備之心,霎時間喉部就湧出了大量鮮血。為了自保,他拾起手邊的板凳狠狠砸在了兒子的後背上。
人在求生本能下所迸發出來的力量是驚人的,所以儘管張勇受了傷,但他的這一砸還是將張文砸了個半死。
被父親砸倒在地後,張文突然像醒悟過來似的,掙扎著跪了起來,低垂著頭一言不發。
而張勇害怕兒子再做出什麼恐怖的舉動,因此慌不擇路地奪門而逃,一路連滾帶爬地摔倒在了小袁家門口。
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轉身逃跑的那一瞬間,張文也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跑到了陽台上,然後毫不猶豫地翻身而下。
最後父子倆都被送進了搶救室,可惜只有一個人活著出來。當張勇得知這個噩耗時,他忍不住潸然淚下。
但這時大家不免疑惑,為什麼家人對張文3三年來的情況一無所知?哪怕參加過一次家長會,都不會被矇騙至今啊。
可實際上,張勇只在兒子上初中的時候去參加過一次家長會。事後他覺得這種會議根本沒什麼意義,索性就不再參加了。
而此舉更合了張文的心意,他就是不能讓父親去參加家長會,否則謊言就維持不下去了。
並且張勇從事的是保安工作,每天上的是夜班。他上班的時候高中晚自習還沒有下課,他下班的時候早自習又開始了。
父子倆的作息時間完美錯開,導致他們就像兩個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偶爾的假期時間,張勇也喜歡出去打麻將,不會太過關注兒子的情況。
他只問過一次,為什麼都快高三了,家裡還沒有一本學習資料?
對此張文的解釋是都放在學校里了,他也在學校里做完了所有功課。
得到這個回答後張勇並沒有懷疑,此後也不再過問兒子學習上的事情。
至於張文的母親和姐姐,一個常年在外地打工,基本上一個月才通話一次;一個在外地上大學,很少會往家裡打電話。
偶爾的通話,關心的也是那些衣食住行的問題,有關學習從來都是三兩句話帶過。
也正是由於家人這種聽之任之的態度,才使得張文能繼續一個謊言長達3年之久。
其實他從一開始就不是那種成績優異的學生,但不知為何家人總對他有種錯覺。
據張文的初中班主任回憶,他在班級里的存在感不高,在課堂上總是沉默寡言的。
中考成績出來之後不太理想,不過家長卻沒有找過他們老師諮詢,後來聽其他同學說,張文已經轉到成都去上高中了。
但這只是他欺騙同學的一種說辭,為的就是和以前的熟人切斷聯繫。後來在一年時間內,他把這些同學好友全都從通訊錄里刪除了。
至此再也沒有人聯繫過他,不過初中班主任倒是聽別人說起,好像經常能在網吧里見到張文。
而根據曾經的那些同學回憶,張文在私底下還是挺活潑開朗的,他特別喜歡打籃球,對影視、明星和遊戲等都很感興趣。
本來大家玩得好好的,可自從中考過後他就逐漸淡出了圈子,聽說他去成都上學後,連聯繫方式也沒有了。
但誰又能想得到,張文欺騙了身邊所有的人。直到最後謊言被戳穿,他便選擇了一條永遠回不了頭的末路。
而張勇一直想不通兒子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從來沒給他太大的壓力,不要求他一定要考得多好,幹嘛要做出這種事呢?」
但也許就是因為他們太不關注張文了,才導致這個孩子一直處於一種缺愛的狀態。
在最需要父母家人管教、支持和鼓勵的時候,他沒有得到過足夠的關注。
沒人關心他的學習成績,沒人關心他的心理健康,父母好像覺得只要在衣食住行上不虧待他,其他的事情就一切隨緣不必操心。
但這种放養的模式,與其說是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不如說是父母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讓孩子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和學習的動力。
後記
張文的手機通訊錄里只有3個人的聯繫方式,分別是父親、母親和姐姐,可這3個人和他聯繫的次數是屈指可數。
他中考落榜後沒有人知道,一方面是他自己沒說,另一方面也是做父母的不關心。
他「考上」高中後,父母對此一無所知,兒子說哪個學校就是哪個學校。
甚至於在他「考上」大學後,父母也沒有細究過他這高中3年是怎麼過來的,學習壓力大不大、考試卷子難不難?
他們都在為了生計而奔波,自以為給了孩子足夠好的生活條件。可在不知不覺中,張文已經走偏了。
他無法跟任何人傾訴,卻又害怕父母失望,所以想出了自欺欺人的辦法。
可他從頭到尾都沒有沉溺於網絡,證明他只不過是一個缺愛、渴望得到關注的小孩。
張勇和妻子對孩子的愛太遠太鬆了,骨肉至親之間一點都不親近,所以張文傾訴的途徑只有貼吧,聊天的對象只有網上的陌生人。
他在很多條貼文中都如此自嘲:「一個人在世界的角落,連寂寞都在笑我太墮落。」
沒有正常的交際圈和生活圈,隱匿於網吧當中的那3年,他過得也極其壓抑和痛苦。
而在事後悲痛欲絕的張勇夫婦,哪怕當初對兒子多一點點關心和嚴厲,都不會走到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