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也就說,尊敬自己的老人,進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孩子,進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的孩子。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少數人因為思想狹隘,做人道德有問題,使得大家對於別人家的老人和孩子再也愛不起來。
5月24日,某街頭,一則老人摔倒,女子打傘在旁不扶,非要喊路過小哥幫扶的消息引發關注。網友說,女子為何不扶?
烈日下,一位老人摔倒在路邊,她努力掙扎了一下,坐了起來,想站起來,手臂力量不夠,撐不起來。
而這時候,老人身邊站著一個中年婦女。因為特別愛護自己的形象,擔心曬黑,撐著遮陽防曬傘,戴著墨鏡,手裡還提著一個包。老人跌倒,她沒有去扶,而是拉路人去扶。
一個小伙子路過,她一個勁招手示意讓小伙子去把老人扶起來。
小伙子看著倆人這個樣子,擺手道,「我不去,我不去,我怕你們訛我!」
為了讓小伙放心過去扶,女子說,「沒事的,這是我母親!」
「是你媽,我也不去,我怕你訛我!」小伙子被這母女倆嚇得說話開始有點語無倫次。
「你這個小伙子,咋就這樣呢?看到老人摔地上也不過來扶一把!」中年女子說這話的時候,老人也不停招手讓小伙子過去扶她。
小伙子雖然沒有去扶老人,但是他還是很熱心,他給出了建議:「你還是 jing報吧!」
這一幕,看著小伙子很冷漠,作為年輕人,他沒有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許不是他不尊重老人,長輩,而是真的被嚇怕了。
萬一老人真的訛上他,他上有老,下有小,家裡就一個頂樑柱,日子咋過?
身邊的中年女子說是老人的女兒,不清楚女子是為了讓男子過去扶老人,臨時編的謊話,還是真的是她的母親,她自己有特殊情況,扶不起母親,才求助於路人的。
如果中年女子是路人,說明她還有做人的起碼良知,不過,不是很多。因為她完全可以放下傘和手裡的包,把老人扶起來。
如果真的是她自己的母親,卻把扶起母親的希望寄托在路人身上,這其中就大有問題。
因為看得出來,女子有手有腳,說話底氣十足,身體健康,完全有能力把母親扶起來。她連自己都不愛母親,卻試圖綁架路人去尊老,實在是可惡。
對於這一幕,網友看了,議論紛紛,有網友說,自己的母親不扶就算了,還自己撐著傘,讓母親曬太陽,這女兒也太過分了吧。
也有網友說,有可能中年女子不是老人的女兒,也是過路人,也是怕訛,所以,才出此下策,把這風險轉嫁到小伙子身上。
甚至有網友說,現在的人,誰還敢隨意去陌生人啊,被訛的人還少嗎?
筆者觀點
這些年世風日下,做了好事最終被訛的事件層出不窮,使得很多原本善良的人,在做好事的時候,猶豫了。
不是他們冷漠,不是他們不尊敬老人,而是萬一遇人不慎,扶人的成本太大。
所以,很理解男子的做法。因為大多這個年齡階段的男性都是家裡的頂樑柱,承擔不起這個風險。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