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峰
事業小有成就的時候,李雪峰總在想:我的大哥,他在哪兒?如果看到我現在的樣子,他一定會為我高興,為我驕傲。
即使李雪峰賺了很多錢,他還固執地選擇火車做出行工具,他期望著,某一天,他會在火車上,再次遇見周書軍。不僅如此,自周書軍離開,李雪峰再沒過過生日了。不是沒錢,而是周大哥沒在身邊。一邊工作,一邊找人,周書軍始終杳無音訊。
2007年,李雪峰結識了愛人,並在一年後,步入婚姻的殿堂。妻子也知道周書軍的存在,所以,兩人有空也會一起找。
愧疚的李雪峰
遷安有十二個鎮,七個鄉,一個街道,李雪峰全都跑遍了。可無論是打聽,還是親自尋找,都沒有一絲消息。隨著時間的流逝,與思念共生的還有愧疚,在李雪峰看來,當年,對方對他那麼好,但他始終沒有回報。
2009年,李雪峰的女兒出生了,孩子的出生,為這個家庭增添了歡聲笑語,但李雪峰卻愁的睡不著覺。之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李雪峰開始在網絡上發布尋人帖子。猶如大海撈針,有時也有人提供消息,但對方始終不是周書軍。
2011年,李雪峰在家鄉重新創業,做有機農產品,雖然換了賽道,但周書軍當初的話語,卻時時鼓勵著李雪峰越走越遠。恩人哥哥的幫助,讓李雪峰惦念了數年。這些歲月里,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和尋找對方。但一次次的希望,卻讓他變得絕望。
節目圓夢 悲痛欲絕
漫長的尋找和等待後,希望又一次來臨。
《等著我》
2015年,李雪峰在看電視的時候,突然看到一檔尋人節目,叫《等著我》。懷抱著希望,他在官方平台上,填寫了尋人信息。
2016年8月,李雪峰參加了《等著我》。節目現場,他講述了困窘的童年生活,提及往事,幾度哽咽。錄製過程中,李雪峰哭著說:「書軍大哥,我想了你15年,找了你15年,你在哪裡?你還記得我嗎?」
李雪峰的自述
主持人詢問李雪峰:「如果找到周書軍的話,你會對他說什麼?」李雪峰說:「如果找到我哥,我會給他鞠躬,說聲謝謝」。
很快,節目到了李雪峰期待的環節,在主持人的提示下,他來到了那所大門前。心中有忐忑,有激動。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台下的觀眾,也都緊張地盯著門。
哭泣的李雪峰
可是大門打開,只有空蕩蕩的椅子。李雪峰絕望了,眼淚在他的眼眶裡打轉,他像一個被拋棄的小孩,不知所措地站在那裡。
很快,節目組的工作人員來了,對方說:「我們已經找到周大哥了,但是在和他的家人聯繫後,我們得到一個不好的消息,就在2004年,周大哥,因為一個意外,離開了」。
李雪峰崩潰了,聽到消息的這一刻,他突然覺得周圍的聲音都消失了,只有周書軍離開了,這幾個字在他的耳邊,不斷地縈繞著。
當反應過來的時候,眼淚已經掉下來了,他捂住眼睛,無聲地哭泣著,但顫抖的身軀卻出賣他的悲傷。悲傷的氛圍,籠罩了全場,主持人不由自主地走到李雪峰的面前,試圖安慰他。
李雪峰哭著說做夢的事情
李雪峰卻哭著說:「我有一次做夢,夢見他了,但我怎麼喊他,他都不理我」。說話的聲音在這裡戛然而止,但哽咽聲卻迴蕩在現場,久久不息。台下台下,沉默一片,大家都拿著紙巾擦眼淚。
不知過了多久,看著漸漸平息的李雪峰,主持人繼續說:「其實,周大哥逝世之前,也曾對家人提到你,但因為他們不願面對這個悲傷的事實,所以,周大哥的家人今天沒有過來,但他們給你捎帶了一張照片」。
看著照片中的周書軍,李雪峰再次大哭。節目接近尾聲的時候,李雪峰拿著照片,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離開了現場。後台,工作人員給李雪峰留了周家人的詳細地址。
李雪峰給周書軍的父母下跪
次日,李雪峰去了河北遷安,在那裡,他見了周書軍的父母和弟弟。看到年邁的老人,周書軍說:「你們的後半輩子就交給我,我會替周大哥好好照顧你們的」。說完話,他就跪下來給對方磕頭,周書軍的父母連忙攙扶。
李雪峰來到周書軍的墳墓前 中間
當天下午,天還下著雨,李雪峰在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周書軍的墳墓前,雖然不能親眼見到對方,但李雪峰還是鞠躬說了謝謝。
十五年的尋找,終於了結了,雖然周書軍逝世了,但李雪峰卻通過自己的行動,將這份沒有血緣的兄弟情,將這份溫暖和恩情,繼續傳遞下去,這是值得肯定、值得讚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