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與不幫忙帶孫輩的老人,晚年有何差距?2位老人的話很現實

2024-05-26     緣分     5650

導語

生活中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當父母的要給子女帶孩子嗎?每個人的選擇各有不同,那這個選擇對他們的晚年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01

社會中有這樣的幾種情況,有的年輕夫妻不想生孩子,覺得是負擔,老一輩的催著生,見一次說一次。

還頻頻表示孩子生了他們幫忙帶,不會給年輕的夫妻多大的壓力,可真的等到孩子出生了以後,讓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老人幫忙帶,年輕人還能出去工作時,很多老人又都選擇了不給幫忙,早已把自己以前的狀語拋擲腦後。

也有的夫妻那是只管生不管養,生了孩子往父母跟前一扔,拋棄自己應該承擔撫養、教育孩子的責任,把這個無形的重擔給了父母。

而有的年輕夫妻卻是為了生存,不得不需要父母的幫助,不需要父母給予錢財,而是需要父母幫忙帶帶孩子,能讓他們的生活壓力小一點,可以安心的工作,掙錢養家拼未來。這時候同樣的兩級分化又來了。

02

有些老人對於帶孫輩很是喜歡,他們認為自己應該給孩子幫忙,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安心地工作。

這類人一般都是通情達理,對家庭有責任的人,他們不會把自己的私心放在首位,反而處處替家人考慮,年輕的時候他們一般是讓父母放心的孩子,年長的時候,他們成為了自己孩子的依靠。

有人老人則選擇無視孩子的困難,在他們看來,對於孩子,養到他們踏入社會自己的責任也就完了,其他的過得好與壞,跟他們沒有關係。

當然了,孩子的孩子也跟他們沒有關係,那不是他們的責任,是孩子的責任。他們的餘生只要享受孩子的孝順就好了。

他們看不到孩子的困難,活得比較自我,老了也不願意為家裡人付出。在他們看來:反正養兒防老,他們做到了,盡了自己的責任,那麼自己老了,孩子養自己也是應該的。

那麼不同的選擇會導致什麼樣的區別呢?一起看看這2個故事吧。

03

我是趙阿姨,比較看重感情,特別是親人之間的感情,我都是把他們放在首位。

在我看來,帶孫輩是一個當老人,在必要時候應該伸手幫的責任,畢竟是自己的孫輩,兒子也是自己的,他們有困難,作為老人有餘力,那必須幫。

雖然幫忙帶孫輩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可那種感情和喜悅也算是其他東西無法給予的,孩子是自己的延續,是晚年溫暖的所在。

有些老人因為嫌棄帶孫輩累,而選擇了撒手不管,對於兒子和兒媳婦的困難視而不見,這些在我看來是不可取的。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