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第二季》的劇情,已經進行到精彩重頭戲——春闈舞弊案階段。這段重頭戲篇幅很長,中間幾次險象環生,高潮迭起,看點十足。
二皇子被慶帝下令禁足,但他人閒著,腦子卻沒有閒著,叫來未婚妻葉靈兒,大訴衷腸,令武痴姑娘葉靈兒對其充滿了同情,然後二皇子瞅準時機,恰到好處地向葉靈兒提出請求,請求葉家聯合上書,向皇上進言,讓范閒擔任春闈考官。
看起來這是個位置非常重要的美差,但二皇子這是把范閒架在了火上烤。、
范閒如果像別的考官那樣貪污受賄,那麼就被二皇子抓住了把柄,趁機把范閒整倒。
若是范閒堅持公平正義,清正廉潔,發現春闈舞弊,就嚴查此事,那麼,范閒勢必會得罪百官重臣,被所有朝臣孤立仇視。
由此可以看出二皇子這一招有多陰狠。
幸虧范閒不是吃素的。
先不說他隱藏的慶帝私生子的身份,只說他身邊,有多少厲害人物在幫助他,保護他。
一個鑒查院院長陳萍萍已經足夠厲害,再加上一個準岳父林相,更是深藏不露的陰謀家。
還有一個養父范建,表面上忠厚老實、克制忍讓,實際上在經濟方面非常厲害(要不范思轍那麼會算帳呢,這都是遺傳),只是有意不在慶帝面前顯露出來罷了,將來要在戶部幫助范閒干翻慶帝。
武的方面,有戰無不勝的智能機器人五竹,有用毒高手的師父費介,還有王啟年這個輕功一流、追蹤暗訪超級拿手的得力幹將。
而且范閒又新近收復了鄧子越,下一步還將收用史闡立,打天下的隊伍將越來越壯大。
但是這些人都在皇宮之外,要第一時間了解慶帝的心思,精準掌握宮裡的動靜,還需要皇宮中也有一個心腹幫手才行。
這不,最新劇情中,這個未來要在宮中隱秘幫助范閒的好幫手來了!
他,就是宮裡的太監洪竹。
別看這個洪竹年齡不大,但是其城府和心機,絕非一般太監能比。
在檢蔬司主管太監戴公公倒台事件中,洪竹審時度勢,先是幫著慌亂的戴公公出主意,令戴公公非常賞識和依賴,之後,在朝堂激辯中,戴公公被慶帝下旨叫去對質,眼見戴公公倒台,其他小太監都避之唯恐不及,但洪竹反而湊上前去,幫助戴公公將他被拖拽掉的靴子遞過去穿好。
洪竹這樣的舉動,落在旁人眼裡,會不由自主地對他添幾分敬意,因為這小太監知道感恩,不落井下石,若是皇帝知道了,也不但不會怪罪他,反而會欣賞他。
畢竟,有哪個主子不喜歡忠心耿耿又仁厚的奴才呢。
於是,戴公公倒台後,洪竹順理成章成為了新任檢蔬司的主管,並且得到了慶帝身邊的紅人侯公公的賞識。
最新劇情中,春闈科考閱卷結束,本來一切萬事大吉,但是范閒發現,自己之前注意到的優秀考生楊萬里,居然落榜了!
范閒去禮部調查考卷,才發現楊萬里的考卷,被太子的門生冒名頂替了。
范閒大怒,要嚴查此事,並且帶上王啟年直奔東宮。太子承認頂替者是他的門生,卻不承認做手腳的人是他派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范閒第一時間想到是二皇子乾的,於是和太子一起去找慶帝告狀。
進宮時,是太監洪竹領路,出宮時,也是洪竹送他們出來。
在領路時,洪竹看似無意地說起,小范大人為考生主持公道的事情,已經滿城皆知,表面上是在讚頌范閒,實則是在側面提醒他。
在出宮的路上,太子去看望皇后了,洪竹趁機將范閒拉到一邊,倒頭便拜。從此,范閒在宮裡多了一個心腹幹將。
原來,洪竹本不姓洪,而是姓陳。他家本是潁州府潁上縣的首富,洪竹也算是一個小富二代。
但是,想不到意外災禍來臨。
陳家豐厚的產業,被吳知縣盯上了,於是吳知縣憑藉權力和手段,將陳家所有家產據為己有,最後還勾結山賊,將陳家滅門。
幸虧當時洪竹和哥哥出門在外,所以僥倖逃得性命。
之後,洪竹一咬牙,就進宮當了太監,伺機報仇。
而這個仇,范閒「無意中」替他報了!
當然,范閒並非無意而是有心,他查探清楚了洪竹的所有底細。
然後在查貪過程中,已經升任潁州府知府的老吳,被范閒查出貪腐處死了,替洪竹報了血海深仇。
范閒「投桃」,洪竹自然要「報李」。
原本姓「陳」的洪竹,之所以改姓「洪」,是因為他在宮中機緣巧合,討得了大太監洪四癢的歡心,洪四癢親自給他賜姓「洪」,意思是把他當乾兒子看。
洪四癢可是武功九品的太監,而且是名義上的四大宗師之一(實際上是慶帝的替身,慶帝才是四大宗師之首)。
宮裡的兩大太監都賞識洪竹,現在,洪竹又借著感恩范閒之際,與范閒搭上了關係。
不得不說,洪竹年紀輕輕,卻能做到左右逢源,處處示好,是個厲害角色。
范閒本就想在宮中安插一個親信,之所以替洪竹報仇,一是公心,二也是想發展洪竹為自己人。
洪竹既感恩小范大人,又看小范大人前途無量,於是,他就此投靠了范閒,從此成為范閒在宮中的耳目和幫手。
後來,在范閒與太子和長公主的鬥爭中,洪竹為扳倒太子和長公主,立下了頭功。
大家都知道太子暗戀自己的姑姑。
李雲睿被發配時,太子整天畫姑姑的畫像,以寄思念。後來,太子與姑姑真的私通了,而這件事情,本來慶帝被瞞得滴水不漏,就是洪竹幫忙捅出去的。
洪竹根據范閒的計劃,設計讓皇后因為一件丟失的玉珏,殺了宮女,然後洪竹在宮中傳播流言,引起慶帝的注意,之後,太子和長公主的醜事,就被慶帝查出來了。
慶帝一怒之下,血洗兩宮,但洪竹卻被慶帝視為立下大功的親信,不但倖免一死,反而還進一步升遷,得到了慶帝的信任。
洪竹在范閒與太子長公主之爭中,立下了頭功。但是後來,他又差點害死了范閒!
這個洪竹,並不是一個像王啟年鄧子越那樣忠心耿耿之輩,而是一個見風轉舵的小人,一個投機者。
慶帝發起大東山之戰,太子、長公主、二皇子趁機在京都造反,范閒回京平叛。但是,洪竹卻私自放走了太子和皇后,美其名曰「報皇后恩」。
但其實,八面玲瓏的洪竹,只不過是想給自己多幾條出路罷了。
洪竹放走皇后太子的行為,可謂是一箭三雕。
如果慶帝戰勝歸來,肯定會賞識洪竹的「心地善良、知恩圖報」。
如果慶帝戰死,太子長公主打敗了范閒,那麼,洪竹在太子面前,又成了新皇帝的救命恩人,立一大功。
如果范閒最後贏了,那麼,他了解范閒,知道範閒不會亂殺人,而且重情義,范閒肯定也不會怪罪他。
因此,洪竹的這個舉動,可謂思慮深遠,完美三贏。
果然。
雖然洪竹的背叛,無疑將范閒置入了一個危險境地,甚至有被捲土重來的太子一幫幹掉的可能。
但是范閒不但沒有怪罪洪竹,反而讚賞他有情有義。
慶帝從大東山回來,眼見范閒坐大,而洪竹「不畏權臣」,私放太子和皇后,於是,非常高興,將洪竹提拔為宮內首領大太監,繼續將其視為自己的心腹。
最後,洪竹又幫助范閒將慶帝殺死,扶持三皇子繼位,又成為三皇子面前的紅人。
而范閒找新皇帝要走了洪竹,帶著洪竹一起隱居江南,並讓洪竹做了自己的大管家。
其實范閒也是對洪竹不放心,因為知道這個人太會審時度勢,隨時就會翻雲覆雨,置別人於死地,也就只有放在自己身邊,親自看管著,才能防止他再作妖。
而洪竹從此也就跟著范閒在江南享福啦。
縱觀洪竹一生,雖然身世悲慘,但是他憑藉著自己的心機與眼光,在任何時候都能把握住機會和命運,在皇室危險複雜的權謀鬥爭中,始終與得勝者站在一起,從而讓自己也成為了人生的大贏家。
其心智之深、做事之機變,令人佩服,又令人恐懼!
(文/第一滴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