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竹在范閒與太子長公主之爭中,立下了頭功。但是後來,他又差點害死了范閒!
這個洪竹,並不是一個像王啟年鄧子越那樣忠心耿耿之輩,而是一個見風轉舵的小人,一個投機者。
慶帝發起大東山之戰,太子、長公主、二皇子趁機在京都造反,范閒回京平叛。但是,洪竹卻私自放走了太子和皇后,美其名曰「報皇后恩」。
但其實,八面玲瓏的洪竹,只不過是想給自己多幾條出路罷了。
洪竹放走皇后太子的行為,可謂是一箭三雕。
如果慶帝戰勝歸來,肯定會賞識洪竹的「心地善良、知恩圖報」。
如果慶帝戰死,太子長公主打敗了范閒,那麼,洪竹在太子面前,又成了新皇帝的救命恩人,立一大功。
如果范閒最後贏了,那麼,他了解范閒,知道範閒不會亂殺人,而且重情義,范閒肯定也不會怪罪他。
因此,洪竹的這個舉動,可謂思慮深遠,完美三贏。
果然。
雖然洪竹的背叛,無疑將范閒置入了一個危險境地,甚至有被捲土重來的太子一幫幹掉的可能。
但是范閒不但沒有怪罪洪竹,反而讚賞他有情有義。
慶帝從大東山回來,眼見范閒坐大,而洪竹「不畏權臣」,私放太子和皇后,於是,非常高興,將洪竹提拔為宮內首領大太監,繼續將其視為自己的心腹。
最後,洪竹又幫助范閒將慶帝殺死,扶持三皇子繼位,又成為三皇子面前的紅人。
而范閒找新皇帝要走了洪竹,帶著洪竹一起隱居江南,並讓洪竹做了自己的大管家。
其實范閒也是對洪竹不放心,因為知道這個人太會審時度勢,隨時就會翻雲覆雨,置別人於死地,也就只有放在自己身邊,親自看管著,才能防止他再作妖。
而洪竹從此也就跟著范閒在江南享福啦。
縱觀洪竹一生,雖然身世悲慘,但是他憑藉著自己的心機與眼光,在任何時候都能把握住機會和命運,在皇室危險複雜的權謀鬥爭中,始終與得勝者站在一起,從而讓自己也成為了人生的大贏家。
其心智之深、做事之機變,令人佩服,又令人恐懼!
(文/第一滴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