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年,很多農村人因為就業謀生、子女教育或結婚等等原因,脫離了農村,去往城裡安家落戶。
雖然他們離開了農村,也享受了城市的繁華和便捷,但絕大多數人還是會忘不了農村老家的生活,時常都會想回農村去,甚至有些人會為了這份鄉愁,花大價錢在農村建一棟房子。
其實每個農村出來的人,有這般鄉愁是很正常的,可是我作為從農村走向城市的農二代,卻想奉勸已經在城裡紮根落戶的農村朋友們,如果不是特別有錢,還是不建議會為了一份鄉愁,而回農村建新房。
因為普通人在農村建新房,會面臨這5大問題:
1、回農村建房,並不比城裡買房容易
今時不同往日,十幾二十年前,我們在農村建房倒是挺容易的,在自己老房子旁邊,或者在屬於自己的地皮上,想建就建,也不用什麼手續。
建房也不用找什麼工程師傅,直接村裡就有不少建房師傅,最後建房成本也不大,花個一二十萬,就能建個很不錯的二層小樓。
然而現在的農村,想要建房可沒這麼容易了。首先,要有戶口在農村,才有機會獲得宅基地建房,其次有宅基地了,還要去村裡、鎮里再到城裡,層層申報。
最後可以建房,找師傅也很難,現在農村的師傅老的老,走的走,還能幹的基本去了城裡發展,就這樣,想要在農村建房,都得去找專業建房工程師傅,那工程造價就貴了。
我們村一戶在城裡住了30多年的,10年前回村建了棟二層小樓,占地才80平,預估是30萬左右可以搞定,結果建成後加裝修卻花了40萬,看似40萬換來160平的居住環境,也挺值得的。
但是建房花了一年半才建好,還沒法像城裡買房一樣按揭,直接全款38萬元,一年內付清,這就讓我這老鄉掏空了積蓄,還欠了不少外債。
最後也讓他很是後悔,有這40萬,還不如在城裡全款買套小公寓好。
2、在農村建房是非多
很多人離開農村後,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鄰里之間的「勾心鬥角」,還有村裡一些見不得別人好的風氣。我這不是說,農村所有人就是這樣,更不是說只有農村人會這樣,只是在農村這種風氣盛行。
我的老鄉在10年前建房的時候,正常都是六七個月就可以完成的,為什麼他要花一年半時間?其實除了天氣原因以外,最大原因就是農村裡的是非問題。
老鄉房子旁邊有一塊自己的空地,是三四十年前老瓦房倒塌形成的,過去沒條件就一直閒在那,放些柴火雜物啥的,後來進城後,就荒廢雜草叢生沒去管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