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閒不敢相信剛才還慷慨激昂、義憤填膺的賴御史,就那麼被活活打死了,血肉模糊,死不瞑目。
而慶帝最為陰險的一招是讓范閒作賴御史被杖斃的見證人,都察院從此與范閒勢不兩立。
2 范閒孤立於百官之外
科舉對於天下的學子來說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尤其是寒門學子,苦讀數年為得也不過是鯉魚跳龍門,通過科舉成為人上人。
可慶國的科舉卻是遞條子、開後門、加塞的渠道,范閒被二皇子舉薦成為春闈主理人,這本身就是一條長滿了荊棘的路。
不得不說二皇子夠狠,慶帝夠陰。
范閒被看不見的手推著往前走,在春闈中發現了各種貓膩,以范閒的性格是不可能忍著不管的,尤其是看到一眾學子那殷殷期待的眼神,范閒不能視而不見。
楊萬里被替換,這件事到底是誰做的?答案顯而易見,只能是陳萍萍在慶帝的授意下做的。不然,誰還有這麼大的膽子,難道真的不要命了嗎?
范閒拉著太子進宮討公道,慶帝和陳萍萍早就拿著以前的奏摺等在那裡,范閒接下這滔天大案。
而這些案子中所有的主謀或者說是背後之人都指向了一個人,當朝宰相林若甫,林婉兒的父親,范閒的老丈人。
這一切其實范閒心知肚明,慶帝讓他做孤臣。孤臣就要和百官為敵,試想范閒將當朝宰相扳倒,而這朝堂之上大部分官員又都曾得到過林若甫的提攜,面對范閒,誰能不恨他?
可范閒萬萬沒想到,剛要查老丈人林相,慶帝就送上了證人,舉證林相殺人滅口。
林相得知此事後,萬念俱灰,一生為慶國鞠躬盡瘁,到頭來卻落得個免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下場。林相為了范閒,更為了保全一雙兒女不得不藉口養老回鄉。
此事發生的一切,范閒越來越看不懂慶帝,但他卻從未想過要與他為敵,直到後來陳萍萍出事,才讓范閒與慶帝徹底決裂。
3 最強之人卻迎最慘結局
陳萍萍活至今日只有一個目的,為葉輕眉報仇,為范閒鋪路。他的人生在得知葉輕眉死訊之時就結束了。
直到范閒長大成人來到京都,陳萍萍的眼中才有了光,仿佛他的生命得到了延續。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