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養父扛煤氣罐供棄嬰成博士,生母拿50萬欲認回,結局如何?

2024-05-29

2022年4月,「錯換人生28年」第二次訴訟結束。這起訴訟案件再一次將人們的視線拉回到這兩個因為抱錯孩子而產生一系列糾紛的家庭,也讓人們重新探討起生恩與養恩孰輕孰重。

有人說:養大於生。也有人說:生大於養。

11年前,針對這個問題,有個叫肖晶晶的女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那麼她的選擇是什麼呢?

命運多舛的家庭

1987年出生的肖晶晶從小就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自打上學起,她的成績就穩定在班級前列,完全不用父母操心。

看到聽話懂事上進的女兒,中年得女的肖崇陽、祁春蘭夫婦心裡別提多美了。

祁春蘭常年身體抱恙,只能在家料理家務。肖崇陽在湖北省孝感市的一家棉紡織廠工作。這份工作收入不高,勉勉強強夠一家三口的日常開銷。

祁春蘭一年到頭的醫藥費不是個小數目。隨著晶晶的長大,開銷也與日俱增。這一切都重重地壓在了肖崇陽的肩上。

上世紀90年代初,受國家改革、企業重組以及各種因素的影響,棉紡廠的經濟效益與日俱下,到最後發工資都成了件難事。企業運營困難,養活不了那麼多人,那麼裁員就是唯一的出路。很不幸,肖崇陽出現在了冷冰冰的裁員名單中。

對於無後顧之憂的人來說,被裁員頂多是換份工作。但是對於肖崇陽這樣有家庭的人來說,被裁員的消息不亞於天塌了。

於是,沒技術沒學歷的肖崇陽就找了一份拉板車的活,這活又累又髒,一般人都不願意干。他卻很滿足,覺得能養活家人就行。

然而,隨著交通工具的發展,拉板車也成為了夕陽行業。賺不到錢的肖崇陽又換了份扛煤氣罐的活。

扛煤氣罐有多辛苦呢?在那個年代,很多小區都沒有電梯,五六層的樓房他要一層層地扛上去。

夏天天氣炎熱,煤氣罐扛在肩上時,都能擦出火花。這個工作導致他常年腰酸背痛,直起身子都困難,落下了不少病根。

肖崇陽總是想:再苦再累他都能扛著,只要家人在身邊,就足夠了。

然而,霉運再一次找上了肖崇陽,他這一簡單的願望都實現不了了。2001年,晶晶上初中時,常年抱病的祁春蘭禍不單行,被查出患有癌症。

癌症也被叫作眾病之王,得知患癌症的祁春蘭,第一時間並沒有想著如何治療,而是擔憂女兒和丈夫的未來生活,以及思考一個隱藏在心中很久的秘密,那就是晶晶的身世

祁春蘭想著她已經時日無多,決定先和肖崇陽商量,將晶晶的身世告訴她。

於是一天趁晶晶去上學,祁春蘭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肖崇陽聽了後,稍作遲疑,同意了,也是時候將真相告訴女兒了。

晶晶的身世

就這樣,晶晶的身世浮出水面。她並不是祁春蘭和肖崇陽的親生女兒,而是他們在外面撿到的。

故事要從1987年一個寒冷的冬日說起,肖崇陽陪同身體不適的祁春蘭前往醫院就醫。就醫後,祁春蘭不適症狀緩解,兩人便回家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回家途中,離醫院不遠的公園草叢裡,不時傳來細弱的啼哭聲。祁春蘭以為自己病糊塗,產生幻覺了。可奇怪的是肖崇陽也聽到了。

最開始,兩人也沒往心裡去,畢竟公園裡野貓很多,說不定是野貓的叫聲。

可兩人走著走著,啼哭聲卻越來越明顯。這聲音不像是貓叫聲,更像是嬰兒的啼哭聲。兩人默契地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地開始尋找聲音的位置。很快,一個被凍得臉色發紫、啼哭不止的嬰兒就被他們發現了。

說來也糟心,想要孩子的死活懷不上,不想要孩子的生了卻不上心。

這些年,夫妻倆做夢都想要一個孩子。因為祁春蘭身體不好,這個願望遲遲沒有實現。而如今,他們看到這麼可愛的孩子居然被「遺忘」在這偏僻的草叢裡,心一下子就揪緊了。

來不及細想,夫妻倆看著嗷嗷大哭的嬰兒,擔心她生病,趕忙又返回醫院。所幸,嬰兒並無大礙,只是被凍得啼哭不止。

在夫妻倆和醫生的精心照顧下,嬰兒的臉蛋由最初凍得發紫變成了紅蘋果,煞是可愛。夫妻倆對這個可人的嬰兒滿心喜歡。

人們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一開始,夫妻倆心裡猜測這個孩子可能是個棄嬰,但又不願相信天下真的會有如此狠心的父母,能置孩子安危不顧。所以,他們選擇先去警局報案,幫助嬰兒尋找親生父母。

80年代,信息化完全不能和現在相比,大街上沒有攝像頭,也鮮有傳播消息的媒介。警局那邊沒有什麼動靜,夫妻倆也沒有干坐著,肖崇陽一有空就出去打聽有沒有誰家丟了孩子,祁春蘭則負責去醫院照顧嬰兒。

轉眼好些天過去了,任憑多方尋找,嬰兒的親生父母始終杳無音信。說是嬰兒被遺忘,但是夫妻倆心知肚明,這苦命的孩子八成就是個棄嬰。

找不到父母,嬰兒只能被送進福利院。夫妻倆十分心疼這個一出生就嘗盡苦頭的孩子,決定收養她。

當時,大街小巷的孩子們最喜歡唱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夫妻倆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小星星,於是給她取名肖晶晶,希望她永遠活得光亮。

晶晶的到來給這個原本就幸福的家庭錦上添花,也填補了夫妻倆多年的遺憾。

為了不讓晶晶被說閒話,夫妻倆一開始就和知道實情的鄰居親戚打好招呼,不能當面和晶晶說這個話題。

夫妻倆倒不是害怕晶晶知道實情會離他們而去,而是擔心年幼的她自卑。

然而,在晶晶的成長過程中,總有好事者忍不住提上一嘴。每每遇到這種情況,晶晶總是第一時間跑去問他們。他們也總是心疼地將晶晶摟在懷裡,跟她說:「你就是我們的親生孩子,永遠都是。」

不管經歷多少風吹雨打,一家三口就這樣幸福地生活著,該有多好呢?只可惜,天有不測風雲,祁春蘭已經時日不多。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親口向晶晶道出實情。

祁春蘭的一言一詞都讓晶晶覺得雲里霧裡的。雖然每句話晶晶都聽懂了,但是當所有的話連在一起組成一個殘酷的事實,讓晶晶一時懵了圈。

對晶晶的任何反應,夫妻倆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晶晶在經歷短暫的沉默後,說出口的第一句話不是刨根究底地追問,也不是大哭大鬧的發泄,而是說:「你們就是我的父母。」

正所謂未生而養,百世難還。如字面意思,這句話說的是養父母把孩子撫養長大,大恩大德此生無以為報,只能用永世來報答。小小年紀的晶晶就已經參透了這個理。這也預示了生父母來認親時,晶晶的選擇。

祁春蘭將實情告訴晶晶後,沒多久,便毫無遺憾地撒手人寰。幸福的三口之家變成了相依為命的父女倆。

雖然父女倆對祁春蘭的病情有所心理準備,但真正到了生離死別的那一刻,父女倆還是崩潰了,終日陷在悲傷中。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祁春蘭去世時,剛好是晶晶中考的關鍵時刻。肖崇陽意識到不能再這樣沉淪下去了,於是他振作精神,每天既當爹又當媽地照顧晶晶。經歷喪母之痛的晶晶在父親的鼓舞下,踐行母親的遺言:好好學習。

從小就是優等生的晶晶沒有讓父母失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湖北省首批重點高中—孝感一中。

2005年,十年寒窗苦讀,晶晶拿到了夢寐以求的211、985高校華中農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晶晶拿到通知書後喜極而泣,第一時間告訴了父親。父女倆欣喜若狂,立即跑去了祁春蘭的墓地,告訴她這個天大的喜訊。

祁春蘭在九泉之下,看到父女倆過得還算不錯,晶晶還考上了重點大學,想必也能安心了。

親生父母來認親

晶晶上大學,需要一筆不菲的費用。這些年,家裡的花銷全靠肖崇陽扛煤氣罐承擔,隨著他年紀增大,干體力活也越發力不從心了。晶晶看到父親的辛勞,懂事地開始了勤工儉學。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有些人的大學生活是吃喝玩樂,而晶晶的大學生活除了無止盡的學習就是勤工儉學。

累並快樂著,晶晶的努力有了回報。本科畢業時,她被華中農業大學保送為預防獸醫專業的研究生。

讀研期間,她始終不忘初心,刻苦求學。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眾多優秀的競爭者中,她脫穎而出。加拿大卡皮拉諾大學向她拋出了橄欖枝。她抓住機會,順利獲得了公費留學的機會。

2011年,小鎮出了個公費國外留學的博士生,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少小鎮的居民都聽說了父親扛煤氣罐把女兒培養成博士生的新聞。父女倆也成為了小鎮的紅人。

不知是不是因為人紅是非多的緣故,家裡來了兩個不速之客,打破了父女倆原本平靜的生活。

來者正是晶晶的親生父母,他們並不是空手而來,而是帶了50萬元的巨款。他們希望用金錢來報答晶晶養父母的含辛茹苦,也希望認回女兒,來修復與晶晶破裂的親情。

從親生父母的口中,晶晶終於知道了當初被遺棄的真相。肖崇陽夫婦也沒有猜錯,這個孩子不是丟了,而是確確實實被遺棄了。

1987年,社會上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晶晶的親生父母在已有一個女兒的情況下,又生下了晶晶。他們對此很失望,再加上做生意虧得血本無歸,實在無力撫養晶晶。這才一狠心,將晶晶遺棄了。

這次見面,晶晶還得知了一個令她心碎的事實。親生父母與養父母家在同一個小鎮,兩家相隔不過幾公里。這24年來,這麼近的距離,親生父母卻從未想過找她、看她。

錢是能解決很多事情,可是對於感情,有錢也無能為力。

於是,知道真相的晶晶沒有半點猶豫,直接拒絕了親生父母的相認請求。正如當年她在病危母親祁春蘭床前說的:肖崇陽和祁春蘭才是她真正的父母。

反而是肖崇陽看著不停哭訴的晶晶親生父母,感覺於心不忍,勸說晶晶接受認親,這樣也能多一份父母的愛。

然而,晶晶是打定主意就不會變的人,說到做到。親生父母看到晶晶的態度如此堅決,只能遺憾而歸。

本以為認親的事情就告一段落了,可令晶晶意想不到的是,一場始料未及的壓迫性認親又來了。

為什麼要說壓迫性認親呢?這還要從一個曾火爆大江南北的電視節目《中國夢想秀》說起。那晶晶怎麼和《中國夢想秀》聯繫在一起呢?

這是因為2015年,晶晶的親生姐姐為夢想參加節目,節目需要親人助力。姐姐向晶晶提出助力的請求,晶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晶晶認為當年是父母遺棄她,和姐姐沒有關係,同時她也非常希望能有個姐姐,所以自上次與親生父母見面後的4年里,她一直和姐姐保持著良好的互動。

令晶晶沒想到的是,姐姐的請求不單純是因為節目需要助力,更多地是希望藉助節目組的平台,促成她與親生父母的相認。

節目現場,晶晶得知姐姐的意圖後,禮貌地拒絕了。

然而主持人並不打算就此結束認親,毫不客氣地說:「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敢認的人,你讓你的孩子如何面對你。」

節目組的立場已經路人皆知,然而晶晶並沒有被屈服,她始終堅持自己的看法:不認可這份遲來的親情。

晶晶為什麼這麼堅持呢?

她這樣解釋道:「在我最需要父母的時候,他們沒有出現。而且就在一個鎮子上,才幾公里而已。他們從來沒有來看過我。」

晶晶的這個回答足夠說明她的態度了,她不是沒有想過相認,只是遲來的愛意比草賤,她對親生父母早已寒心。

但主持人並沒有捕捉到晶晶情緒的變化,反而依舊不依不饒地說道:「父母或許有難言之隱。」

不可否認世上有難言之隱,晶晶也認同父母在當時或許有難言之隱。但她始終認為生父母的難言之隱實在是過於蒼白無力了。

因為是女孩,因為貧窮就可以置親生孩子於不顧了嗎?在寒冷的冬天,將還是嬰兒的晶晶丟在草叢裡。這不是簡單的難言之隱,這是構成遺棄罪的。

晶晶當然明白如果沒有養父母或許她早已凍死在那個寒冷的冬日。所以現在談原諒,太遲了。在她的生命里,從前或許需要親生父母的愛,但是現在絕對是不需要了。

不管節目現場主持人如何施壓,親生父母如何大哭,晶晶始終只有一句話:「養大於生」。

面對生母懺悔的淚水,晶晶有所觸動。雖然她還是不願認親,但是她接受了與親生父母拍全家福的提議。

而面對晶晶一再拒絕認親的做法,生父母或許也明白了,晶晶再也不會回來了。雖然傷心,但是也尊重女兒的想法,沒有再打擾晶晶。

後來,晶晶學有所成,選擇去上海工作。等到工作穩定後,她便將肖崇陽接到上海,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

結語

孩子不是物品,不是不喜歡、養不起就可以隨意丟棄。等到後悔的那天,千金難買感情深。為時已晚時,一切都將於事無補。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晶晶與養父母之間的情深義厚著實令人動容。真心換真心,雙方用真摯的感情澆灌出了愛的蒼天大樹。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