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的離婚率節節攀升,每年都有很多人離婚。有的是新婚夫婦,有的是老夫老妻。現在的人們普遍把婚姻看得太輕,根本就沒把婚姻當成一件人生大事。隨著人們價值觀的轉變,離婚早已不再是一件失敗的事情。反正結婚很隆重,離婚很隨便,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象呢?
無非就是女性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不再遵循三從四德。感情淡了,大不了就離婚。不再像男尊女卑的時代一樣,感情淡了,只有男人休妻的說法,沒有女人離婚的權利。現在很多女人都能夠經濟獨立,可以自己掙錢養活自己,也就不用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給男人。婚姻里,要是遇到不公平的事,可以大膽地去抗爭。
李蘭結婚前對何強愛得很深,不顧一切地嫁給了何強。她想過結婚後會面臨的種種難題,但是她有信心可以為了這份愛堅持下去,她也相信何強能夠帶給自己幸福。
不幸的事,李蘭遇到一個蠻不講理的婆婆。結婚後,婆婆就把李蘭當成是一個下人使喚,把所有家務都交給她去做,稍有看不過眼的地方就惡語相向。李蘭也不是一個全職太太,一邊忙著工作,一邊忙著家庭,也看不慣婆婆的做派。所以李蘭和婆婆之間三頭兩頭都在吵架,但是何強在這件事情上一直保持沉默。
李蘭找到何強,希望何強能夠在這件事情上跟婆婆說一下。李蘭不奢求婆婆能幫自己分擔家務,只希望她能做到不要動不動就罵自己。自己是來這個家做媳婦的,不是來做下人的。
可是沒想到的是,李蘭這樣做反而適得其反。最初在李蘭和婆婆之間,何強還可以選擇沉默,但是李蘭找到他說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反而覺得李蘭太矯情,對李蘭說:「長輩本來就有權利教育後輩,媽媽罵你,肯定是你有什麼地方沒做好。你和媽媽吵架我都沒說你,你反而還找我訴苦,你這不是逼我看不起你嗎?」
李蘭心灰意冷,但是她此時還沒想到離婚。因為她懷上了何強的孩子,她還抱有一絲期望。希望孩子生下來以後,婆婆可以對自己好點。做最壞的打算,就算婆婆依然那樣,有了孩子,何強也會在一些事情上幫著自己說話了吧。
可是孩子生下來以後,生活並沒有好轉。坐月子期間,婆婆不願意照顧自己,李蘭想要找月嫂。可是何強對李蘭說:「明明我媽可以照顧你,還找什麼月嫂。難道你嫁過來這麼久,寧願去相信一個外人,也不願意相信我媽嗎?」
後來,婆婆極其不情願地照顧了李蘭一個月。但是這個照顧,僅僅是李蘭不用做家務。因為這件事,李蘭對何強徹底死心。李蘭心想:何強明明知道自己和婆婆之間是什麼關係,還放心地把自己交給婆婆照顧,對自己不聞不問,他還是當年愛著自己的那個何強嗎?
身體剛剛恢復,李蘭就跟何強提出了離婚。這些日子的爭吵,也讓夫妻之間的感情下降到了冰點。何強沒有選擇挽留,在財產分配問題上也達成了共識,唯一的爭執的地方是孩子跟著誰。兩人為這件事鬧上了法庭,最後,孩子還是判給了李蘭。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何強因為這件事終日愁眉苦臉,不是因為和李蘭離了婚,而是孩子沒有判給自己。看見兒子這個樣子,媽媽安慰他說:「兒子,孩子就讓她養著,我就不信孩子長大了不認你這個爸爸。」
從這句話中,也能看出來李蘭的不幸。嫁過來這麼久,沒有得到婆婆的認可,和何強的感情也破裂。留給自己的,只是一個人辛苦的撫養孩子。
陌上情感寄語
能夠走到結婚的情侶,肯定一開始都是非常相愛的。情到深處,才會想到結婚。有人說愛情可以遠離生活,但婚姻的本質就是生活。是愛情成就了婚姻,但是婚姻卻成了檢驗愛情的標準。能夠扛住幾十年婚姻檢驗的愛情,才算的是真正的愛情。
想必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在婚姻里,面臨的第一道挑戰就是婆媳關係。婆婆和兒媳之間,大多都不是一開始就能處到一起的。對婆婆來說,活了大半輩子,心中唯一在乎的也就是家庭。而兒媳的話,在娘家一般都是嬌生慣養。在剛成家的時候,肯定對家庭不是很重視。在處理家庭事務上,也不是那麼老道。所以兒媳做很多事情都入不了婆婆的眼,矛盾也就發生了。
當產生婆媳矛盾的時候,也是男人最難做人的時候。不過更多的時候,男人肯定都偏向自己的媽媽。因為媽媽對自己有養育之恩,每個人心中都埋藏著一顆感恩父母的心。說白了,娶老婆的一個原因也是想找一個人照顧自己的爸爸媽媽。
一個女人最無助的時候,就是在婆家,和婆婆發生矛盾,家裡沒有一個人為自己說話,哪怕有的時候明顯是婆婆的問題。
一個女人最需要安全感和歸屬感,既然老公給不了自己安全感,這個家給不了自己歸屬感,那這個女人對老公的感情也會越來越淡,離家庭也會越來越遠,自然而然地也就想到了離婚。
所以在婚姻中,婆媳關係不可怕,可怕的是男人的不作為。婆媳關係可以慢慢磨合,但是丈夫要是不能帶給妻子安全感,只會讓妻子對丈夫慢慢死心,最後選擇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