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有一強勢的兒媳,對婆婆非常不好,吃飯也不讓婆婆上桌。老公是個耙耳朵,看著母親受委屈,不敢吭聲。兒子懂事後,說了一句話,讓婆媳關係得到了改善。
劉太婆家的兒媳婦仗著自己娘家有錢,就看不起婆家。嫁進劉太婆家後,作威作福,不把丈夫和婆婆放在眼裡。
有次劉太婆生病需要一大筆錢,丈夫就跟妻子娘家借。妻子娘家人二話沒說,就借給了他。
劉太婆好後,兒媳婦就經常在劉太婆面前說,你現在活著,還不是因為我娘家。我是你的救命恩人,你就該好好報恩。
劉太婆本身就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就因為借過兒媳婦娘家錢。兒媳讓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兒子看不慣要跟兒媳婦離婚。劉太婆差點給兒子跪下,讓他不要因為自己,把家都毀了。
媳婦兒每天都忙著打麻架,家裡的所有事全都丟給劉太婆。劉太婆兒子外出打工賺錢,每月都全數上交妻子。
孫子是劉太婆一手帶大,祖孫感情很好。小的時候,媳婦兒打孫子,劉太婆總是把孫子護在身後。媳婦兒見狀,就直接打在老人身上。
劉太婆總是生病,兒媳擔心劉太婆傳染自己,就不再讓劉太婆上桌吃飯。兒子也不敢說話,一說話媳婦兒就跟自己吵鬧。
劉太婆也習慣了,一個人坐在院裡吃飯。
後來孫子大了點,也漸漸懂事。一天吃飯,孫子夾起一塊雞腿,想給自己的奶奶吃。劉太婆兒媳就罵孩子,什麼都向著外人。
兒子將碗一摔,說:「媽,你們怎麼對我奶奶,以後我就怎麼對你們。我長大了,掙錢了,就帶奶奶走。」
劉太婆在院裡聽到孫子的這番話,哭的稀里嘩啦。走過去,抱著孫子說,他們才是你的父母,你長大了要好好孝順父母。
孫子說:「沒有奶奶,就沒有爸爸,沒有爸爸就沒有我。奶奶對我最好,爸爸不乖,我不要跟爸爸學,我要替爸爸孝順奶奶。」
劉太婆兒子聽到後,也哭著跪在了劉太婆面前,扇起了自己耳光。說自己有了媳婦兒忘了娘,他鬼迷心竅了。
說完將媳婦兒趕出了家,還說要離婚。
幾天後,兒媳婦娘家人提著東西登門,讓劉太婆看在孫子面上,原諒自己女兒。
劉太婆很好說話,說都是自己不好,才讓他們夫妻不和。勸自己兒子,跟兒媳婦好好過日子。
兒媳婦回來後,也跟變了個人一樣。什麼事都自己搶著做,還經常給劉太婆買新衣服,買些零嘴。
劉太婆更加寵愛自己孫子,要不是孫子的一句話,自己現在還是過著低人一等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