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同樣都是告老還鄉,為何梅執禮必須死,林若甫卻可以活?

2024-05-30     影墨     6452

陳萍萍暗示範閒慶帝要讓黑騎刺殺林若甫,若是沒有陳萍萍的暗示,范閒也不會趕著去救林若甫,陳萍萍表面對慶帝忠心耿耿,這件事勢必有慶帝的手筆,既然提前讓范閒知道,也就證明了慶帝根本就不想殺了林若甫,都是選擇告老還鄉,梅執禮明顯就沒有這麼好運氣了,回鄉途中被「馬匪」截殺,落得一個死於非命的下場,為何慶帝對兩人完全不同呢?

《慶餘年》同樣都是告老還鄉,為何梅執禮必須死,林若甫卻可以活?

梅執禮作為京都府尹,他應該效忠的人是慶帝,卻畏懼太子和二皇子的權勢,在范閒與郭保坤的案件上沒有辦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他應該為京都百姓主持公平,卻成了權勢的走狗,這是慶帝不能容忍的,他不能容忍梅執禮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就效忠於其他人,所以梅執禮必須死。

《慶餘年》同樣都是告老還鄉,為何梅執禮必須死,林若甫卻可以活?

林若甫比起梅執禮聰明多了,也識時務多了。他知道慶帝的意圖,也知道春闈舞弊一事就是慶帝為自己設的局,雖然猜錯了慶帝是想要廢除宰相制,但大致上慶帝的意思他也清楚,知道慶帝想要自己離開朝堂,立刻向慶帝表明,自己年事已高,不適合繼續當宰相,兩人演了一出君臣情深的戲碼,彼此心中都有算計,比起梅執禮被逼得走投無路,只能告老還鄉,林若甫的自請離開,不僅為自己保留了最後的臉面,也讓慶帝看到了他的聰明。

林若甫對慶帝來說是所用的。

《慶餘年》同樣都是告老還鄉,為何梅執禮必須死,林若甫卻可以活?

梅執禮是京都府尹,在京都中,他的職位雖不低,卻也算不上位高權重,即便在路上遇到了馬匪,也沒有人真的會去追究什麼,梅執禮對於慶帝而言,沒有任何的利用價值,林若甫不一樣。

林若甫作為百官之首,在朝堂呼風喚雨多年,手下門生無數,他的死可不是一句「意外」能糊弄過去的,對於慶帝而言,殺了林若甫是不划算的,況且林若甫還有作用。

《慶餘年》同樣都是告老還鄉,為何梅執禮必須死,林若甫卻可以活?

慶帝想的是廢除宰相制,同時自己又不想做那個惡人,林若甫門生故舊太多,慶帝想要他手上的那份名單,同時也希望廢除宰相這件事由林若甫提出,林若甫在朝為官多年,還是積累了一定的人脈和威望,這樣一來,由林若甫牽頭,他手下門生故舊附和,大家也怪不到慶帝身上。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