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獨生女!她「60歲高齡產雙胞胎」遭批自私,12年後反思:為女存3000萬教育基金

2022-05-04     言諾

失去獨生女!她「60歲高齡產雙胞胎」遭批自私,12年後反思:為女存3000萬教育基金

13年前,大女兒的離世,帶走了盛海琳的全部。那一年,她給自己買好了墓地,隨時準備去陪女兒。也許是女兒不忍,也許是天意,有一天墓園的一幕徹底改變了盛海琳的想法。

在墓園,盛海琳看到有對夫妻帶著孩子祭拜親人,這對夫妻和孩子年齡差距很大,很顯然孩子是試管得來的。那一刻,盛海琳好像在死胡同里找到了一個縫隙,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失去獨生女!她「60歲高齡產雙胞胎」遭批自私,12年後反思:為女存3000萬教育基金

於是,已近花甲的她決定再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然而這一決定卻受到了丈夫的反對。高齡產婦的兇險無可估量,已經失去女兒的丈夫,根本無法忍受妻子再有意外。但誰又能攔住一個連自己墓地都買好的母親呢?

於是,12年前,盛海琳以60歲高齡產子,一雙女兒平安出生。她也以一己之力打破生育極限,成為大陸最高齡產婦

01高齡產女,自私還是偉大?

那年她60歲,女兒剛出生;如今,她72歲,女兒們也才12歲。

一方已步入古稀,一方才剛到花季,母女間橫著一個花甲。輿論將這個母親推上了風口浪尖:

失去獨生女!她「60歲高齡產雙胞胎」遭批自私,12年後反思:為女存3000萬教育基金

有人批評:自私,只為自己考慮,不考慮她們的成長和未來嗎?

也有人讚揚:這種母愛偉大的令人淚目,加油

面對質疑盛海琳曾說:失獨家庭的痛,沒有人能感同身受;面對追捧,她也理智勸解: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也許會考慮得更慎重一些

失去獨生女!她「60歲高齡產雙胞胎」遭批自私,12年後反思:為女存3000萬教育基金

怪不得網友感嘆:這位經歷過女兒生死的母親,一直都很清醒!

高齡產女,自私還是偉大?12年過去了,也許很多人心裡也有了答案。說實話,我一直不贊成高齡拼子,但卻不得不為盛海琳深厚的母愛點贊。

12年前雖然孩子的出生給老兩口帶來了極大的喜悅,但現實情況卻打了盛海琳兩口子一個措手不及:

由於兩孩子早產必須進保溫箱,開始一天花3萬(約新臺幣13萬),後來少了也要6000元(約新臺幣2.7萬)。尤其大女兒在保溫箱待了33天,出院時家裡存款已經用去了一大半。再加上年齡太大,盛海琳不能享受生育保險,這讓原本每月擁有一萬五千元(約新臺幣6.7萬)退休工資的老兩口,很快陷入經濟困境。

失去獨生女!她「60歲高齡產雙胞胎」遭批自私,12年後反思:為女存3000萬教育基金

屋漏偏逢連夜雨,孩子還小丈夫又中風了。盛海琳在本該退休的年紀,被迫成了家裡的頂樑柱,她不敢生病、不敢停下。她知道:別人病倒了,有兒子兒媳接手孩子,假如自己有一天倒下了,誰來接手她的女兒呢?

為了不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上,盛海琳更是憑藉自己半生的醫學經驗,四處開講座,不斷奔波。一場講座收入4、5千(約新臺幣1.8萬-2.2萬),她知道自己多出去一場,女兒的興趣就多一份保障。於是,她含淚將襁褓里的一雙女兒交給了保姆,自己披荊斬棘重新出發。

失去獨生女!她「60歲高齡產雙胞胎」遭批自私,12年後反思:為女存3000萬教育基金

12年過去了,盛海琳終於為女兒攢夠了教育基金,700萬(約新臺幣3千多萬)足以保證兩個女兒教育無憂。而這位進了古稀之年的母親,也終於能鬆一口氣了,這樣的母愛即便帶了一點自私,誰又能有資格去說她呢?

02如今盛海琳過的很好,但她的做法不建議復製

不可否認,盛海琳如今過得很幸福。每周接送女兒們上學,帶著孩子上興趣班,這樣平靜的生活是她拼盡全力換來的,所以現在的盛海琳特別享受和女兒們相處的每分每秒。

這些年很多人慕名前來諮詢,但不得不承認盛海琳的做法很難復製,主要因為以下3點原因:

普通人沒有她的技術儲備

盛海琳退休前本就是醫院院長,她有強大的技術儲備。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老牌醫護人員,無論何時她對自己的身體都有清楚的了解。

可以說她對高齡產婦可能面對的危險有著充分的了解,對各種問題出現後的解決流程也了如指掌。

而我們普通人,別說處理突發事件了,就是連試管嬰兒到底啥流程都很難說清楚。盲目強上一旦身體出了問題不能及時察覺,就很可能導致胎兒和媽媽同時出現危險。

都說不打無準備的仗,我們不得不承認,盛海琳的工作是她高齡生子成功的大前提。

普通人沒有她那樣強大的經濟後盾

盛海琳和丈夫的退休金幾年前就高達1.5萬,加上工作時的投資,以及孩子出生後為孩子賺來的700萬教育基金,她的家庭條件就能吊打90%的普通家庭。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