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幫小兒帶娃三年,生病讓大兒媳辭職伺候,大兒子:她月薪3萬
01
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偏心,莫過於父母對某個子女的偏愛。
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都是父母的孩子,卻偏偏喜歡一個不喜歡另一個。
其實人生來對待事物就有一定的選擇權,喜歡什麼樣性格的人,不喜歡什麼類型的人,對於孩子也是一樣,甚至還多了些比較。
喜歡活潑型的父母,自然就對好動的孩子更加關注,而喜歡安靜的父母,又會覺得調皮的孩子讓人頭大。
雖然都是自己的孩子,但難免在比較之下,更加留意自己喜歡的那個,投入的多了,自然就更加偏愛了。
當然還有一些人,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喜歡兒子,不喜歡女兒,喜歡小的,不喜歡大的,總之能得到多少父母的愛,也並不取決於你是否很努力,而是取決於父母的想法,如此而已。
02
小金的父母打小就對弟弟偏愛的很,雖然哥倆只差了兩歲,但差別待遇可是差了很多。
小金打小就不太愛說話,但弟弟卻活潑開朗,每次去親戚家,弟弟都會表演上一段歌舞,相比之下小金連和長輩問好都磕磕巴巴。
因為這樣的事情,小金沒少挨過母親的數落,「沒出息」這樣的話,幾乎是天天掛在耳邊。
其實小金學習很不錯,很努力,腦子也活,就是不太會表達,但母親根本看不到小金的優點。
後來弟弟和小金都長大了,也都考上了大學,小金的性格也開朗了很多,畢業後工作也不錯,弟弟由於心高氣傲,什麼工作都看不上,畢業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呆在家裡,也讓母親操碎了心。
本來以為有工作了,離開家了,母親也就管不上自己了,反正無足輕重的孩子,也不配得到母親的關心。
但事情並沒有小金想的那麼簡單,結婚,才是小金和母親矛盾的開始。
工作的第二年,小金遇上了自己一生的摯愛,女朋友溫柔體貼,很懂他,也很為他著想,兩個人對未來的規劃也十分相似,所以戀愛不久,兩個人就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
本來小金也沒指望父母能給多少支持,彩禮錢多少都要意思一下吧,但不巧的是,剛好弟弟也打算結婚了,母親就把所有的金錢和精力都投在了弟弟身上。
「你媽我攢的錢,只夠給你們一個人娶媳婦兒的,你當哥哥的讓著點兒弟弟,要不你再等個四五年我們老兩口砸鍋賣鐵再給你攢!」對於小金的婚事,母親顯然不是很在意。
好在女朋友家裡也不是很在意彩禮什麼的,女朋友看中的也是小金這個人,所以兩個人還是結婚了,婚後也通過自己的努力買了房子,但小金心裡始終覺得對不起妻子。
婚後沒多久,小金的妻子就懷孕了,懷孕初期,母親還是很高興的,吵著要來照顧妻子,小金還以為母親是轉性了。
但母親的到來,並沒有讓妻子松閒半分,反而每天除了上班,還要做母親的飯。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而母親來,也只是監視妻子有沒有按時吃飯,生怕肚子裡的孩子餓著,時不時來一句對大孫子的憧憬,雖然都是些日常小事,但母親的到來顯然讓妻子很不舒服。
小金也說了母親幾次,但母親每次都非常不滿意,覺得自己是來照顧兒媳婦起居的還被嫌棄。
看在孩子出生以後還需要母親照顧的份兒上,小金也沒有把事情鬧的太僵,不過一切都是小金想多了。
孩子出生沒多久,弟媳婦兒就懷孕了,大孫子瞬間不香了,母親連夜打包了行李,就去了弟弟家。
丟下月子裡的妻子和剛出生的孩子,母親就這麼走了,都沒等小金出差回來。
這件事情,讓小金和母親徹底鬧翻了:「當初是你說要來照顧孩子的,結果你倒是走的瀟灑,你要一早就說你不照顧,我們也可以再想別的辦法,你這事兒做的叫事兒嗎?」
可不管小金怎麼生氣,母親就一句,她沒錯。
後來還是丈母娘幫忙帶大了孩子,而母親在弟弟家一住就是四年。
這幾年小金也沒和家裡來往,過年也是在丈母娘家過,再聽到母親的消息,是弟弟打電話來說母親住院了。
母親是腦溢血,突然就倒下了,人是搶救過來了,但雙腿癱瘓了,以後都得有個人來照顧。
怎麼也是病人為大,小金的妻子專程請了幾天假來醫院照顧婆婆,本來以為弟媳婦兒會來一起輪班,結果一個星期也沒見到過人。
小金本來想和弟弟商量以後怎麼照顧母親,結果母親先說話了,弟媳婦兒工作挺好,肯定不能辭職,希望小金的妻子可以辭職來照顧她。
雖然是母親,可這話說出來也太不講道理了:「我媳婦兒一個月三萬的工資,不可能辭職,你偏心誰就讓誰去伺候你。」
小金是故意說自己媳婦高薪的,就是為了賭氣。
最後,小金的母親還是被送回了老家,小金請了個護工,和弟弟分攤費用,事情也算有個了結。
03
有些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從不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所以總會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做出一些別人無法理解的事情。
第一:厚此薄彼,是為人父母者最大的糊塗。
有太多的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喜歡的時候就逗一逗,不喜歡了就丟在一邊,他們希望孩子是什麼樣子,就努力把孩子變成什麼樣子,從來不考慮孩子的感受。
所以他們從來不在乎孩子的心理,也更不會覺得自己偏心有什麼問題。
在他們心裡,是以自我為中心,喜歡弟弟,就加倍的對弟弟好,不喜歡哥哥,就什麼髒活兒累活兒都是哥哥的,他們只是從自己角度去表達自己的感情,卻從不考慮,這樣會對兩個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而多數這樣的家庭中,無論是偏心還是被偏心的孩子,在成長中都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很多父母以為的對孩子的好,不過是滿足自己對喜歡的東西掌控的慾望,而不是真的為孩子好。
真正聰明的父母,要平衡對子女的愛,而不是厚此薄彼,讓孩子寒了心。
一如上文中小金的母親,心裡裝的都是小金的弟弟,任何時候想著的也都是弟弟,對小金從來都不屑一顧,就連照顧小金的妻子,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心思並沒有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