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2》二大結局時刻,范閒孤身一人參加明家的鴻門宴,被對手明目張膽的擺了一道。
他明知道這是一個局,為什麼不多帶點人呢?
官威何在,兵威何在?
范大人還是大意了,沒想到兩隻老狐狸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當著他的面,上演一出移花接木。
賞金案,阻礙范閒下江南,那些無辜的百姓差點全部屈死。
明家根本不把人當人,他們的眼裡只有金錢和權勢。
幸虧現場沒有錄音錄像,否則范閒所說所做,將會被記錄在案。
身為鑑察院提司和欽差大臣,一人入局,有些太危險。
二皇子,長公主很可能都是他這樣被算計的。
母子倆在演戲,演的真真切切,感天動地,他們自認看門狗,講的是一個忠誠二字。
他們真的忠誠嗎?他們只會對利益忠誠。
我們就是狗,
你們皇家養的狗,
不是野狗,
不會咬人,看門狗而已。
若是看門狗吞吃了所有的家產,那已經不是看門狗,是狼,這對母子就是惡狼!
他們以為小范大人年輕,幼稚,容易衝動,更容易被騙,只要利益到位,明家繼續把控三大坊。
他們以為范閒與二皇子是一樣的人,畢竟都是一個爹。
席間,范閒見證明家過繼一名兒子的場面。
若是需要,相信會有更多的兒子過繼到老太君的名下,他們都是來頂罪的,當然他們的子女會被明青達捏在手心裡,無人敢有怨言。
是什麼讓這些人心甘情願成為棋子,獻出自己的生命?
是什麼讓孩子們看著自己的父親屈死面前,不落淚,不哀嚎,更不悲傷,他們像是看到一條狗死去?
或許,他們見慣了類似的事情發生,
或許,他們的親情早就成為利用工具,涼薄是家族氛圍的主題。
這樣的孩子長大一樣會成為老太君一樣的人。
明家比皇家更無情。
替身背鍋俠死了兩次才死透。
范閒若是有霸道真氣在,一定會出手阻攔,但現場的局面無法控制,他沒想到明家的人都這麼喜歡自盡。
至於那些無辜的人,他們也深懂其中之道,自願送上人頭,為家人掙取微薄的銀兩。
錢可買命,普通人命不值錢。
過去他們一輩子都無法掙到一條命換來的錢。
也算值了!去的無聲無息。
這就是封建社會人吃人的真切寫照,范閒,具有現代意識,如何改變這個世道?
他改變不了。
君君臣臣的文化若不能剷除,等級制度階層體系若不能打破,文明不可能進步。
幾千年,均是如此!
隨後的劇情中,范閒用智慧財產權的辦法來解決利益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
他這樣做,慶帝同意嗎?
他這樣做,在損害皇家的利益,一定會有人站出來阻撓。
三皇子雖然口裡不說,但等他做皇帝,一定會恢復原樣。
明家或其他門閥繼續當看門狗。
權力租賃一直都很興盛,范閒白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