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後傳》中,大西國來到慶國後,和范閒李承平慶國地方勢力,簽訂了四方協議,與三方的合作各占1/3。這樣的結果是,慶國的產品,比原來的三大坊水平,有了較大的升級。
有了更好的產品,慶國地方勢力的三大坊技術,就過時了。早在這以前,范閒就已經把技術一次性賣給了他們,不再繼續收取轉讓費了。
范閒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這些人聯合起來,給李承平上書,說范閒一直倡導公平平等,自己卻把持著三大坊技術,持續收使用費,范閒說一套做一套,就是一個偽君子。
范閒沒有辦法,才被迫把技術一次性賣給了他們。同時,范閒防止他們創新以後也搞持續技術壟斷,也安排人上書,建立了專利保護制度。
通過和大西國合作,新皇帝李承平憑空獲得了一塊大蛋糕。慶國的地方勢力,有了新技術後,原來的三大坊技術和設備,就需要找出路。
此時的西胡草原,是海棠朵朵管理,海棠朵朵本來就是北齊聖女,她只和北齊范閒打交道,不接受其他各方的東西。
慶國的地方勢力,尤其是李雲睿二皇子的餘部,並沒有被連根拔起。他們中出現了一個人,暗中接替了李雲睿的位置,繼續以一個體系存在。這個體系,也有很多工業作坊,和大西國也有合作。
李雲睿餘部和慶國其他地方勢力,要走出去,只能向南和西南方向。
但是,慶國南部周邊的地方,還處於原始階段,比西胡草原還落後很多。同時,這些地方叢林密布,各個部落之間,常年打仗,不是一個好去處。
向西南方向,是崇山峻岭,交通十分困難,運輸成本非常高。還有,一旦把技術設備輸出去,如果所在地出事,利益保護更是一個難題。
同時,范閒已經把原來的三大坊遷移到了北齊,他們更不可能過去,北齊和范閒可是一家人。
在這種情況下,李雲睿餘部的選擇,就只有西胡草原了。於是,他們便在西胡策動了部落叛亂,要一起推翻海棠朵朵。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