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了整整20年的媽媽走了,現在趕去吉林樺甸,送她老人家最後一程。」
這是2017年7月27日,重慶開縣退伍士兵廖良開在微信中發布的一條消息。
從重慶到吉林,山南水北、路途遙遠。
廖良開為了儘快趕到,先是從成都坐飛機到了長春龍嘉國際機場,然後坐動車到達吉林市,最後換乘汽車來到樺甸市。
梁桂茹老人已經入殮,廖良開祭拜完畢後,和老人的其他親屬站在一起,為老人守靈,幾天幾夜都沒有合眼。
廖良開和梁桂茹本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為何他會稱老人為「媽媽」,並為其守靈盡孝呢?
此事還得從1996年開始說起!
同年入伍,一年後戰友救人犧牲
1996年10月,在青島海軍的一個訓練基地里,迎來了今年參軍入伍的新兵。
隊伍里有兩個小伙子:一個名叫廖良開,重慶開縣人,時年22歲;另一個名叫劉繼強,吉林樺甸人,剛滿18歲。
在訓練基地參加完新兵軍政訓練後,兩人又一起學習了半年的艦艇專業,後來又一同被分配到了葫蘆島海軍某試驗船大隊。
在大半年的相處過程中,兩個人相互了解,彼此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廖良開年歲稍長,性格外向沉穩,劉繼強性格內向,不善言辭。
因為廖良開擅長寫寫畫畫,後來被挑到了勤務連當文書,劉繼強則在艦艇上當操舵兵。
每當廖良開去各艦給戰友們送書報的時候,他總會抽出時間找劉繼強聊聊天,偶爾也會將自己的書籍當成禮物送給他。
彼時,兩個年輕人相互鼓勵,要好好學習,將來一起考軍校!
看到廖良開像哥哥一樣對自己關心照顧,劉繼強心裡十分溫暖,有一次,他囁嚅道:
「良開,你對我這麼好,我都沒錢請你吃飯,我家境不好,母親生病需要錢看病,自己那幾十塊錢的津貼費也都寄回了家裡。」
廖良開擺擺手,哈哈一笑,回答道:
「說這種客氣話幹嘛,我也是窮苦人家的孩子,現在我有時也有幾塊錢的稿費,我都攢著呢,等我們一起考上軍校了,再找個地方好好搓一頓!」
昔日美好的相約、兩人之間淳樸的戰友兄弟情,誰能想到在一年後,被無情打破!
廖良開
1997年9月28日下午,廖良開正在自己的崗位處理文書工作。
想著明天就是給各艦送書報的日子了,到時候又可以找好戰友劉繼強聊會兒天,他的心情非常不錯。
不一會兒,一個噩耗傳來:劉繼強因救人犧牲了!
聽到這個消息,廖良開身體一陣顫抖,手裡的筆掉在了桌子上。
他懷疑自己聽錯了,反覆找周圍的人確認,但奇蹟沒有發生,眼淚一下子奪眶而出。
「說好的一起考軍校!說好的一起吃大餐呢?」
那天下午,廖良開含著眼淚,一直反覆呢喃著這兩句話。
雖然兩個人相處的時間並不算很長,但在他們彼此的心裡,二人早已成為了好戰友、親兄弟。
第二天上午,劉繼強的父母趕了過來,廖良開也想上去和叔叔阿姨說幾句話,安慰他們幾句,但一直沒有機會,他的內心十分遺憾。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得知劉繼強的家境不好,父母都有病在身,在按照政策發放了足額的撫恤金外,部隊上還組織官兵對他們進行了捐款。
聽到這個消息,廖良開沒有絲毫的猶豫,他將自己入伍以來辛苦積攢下的200多元全部捐出。
在當時那個年代,對於一個家境普通、剛入伍的新兵來說,200多元稱得上是一筆「巨款」了。
兒子戰友和領導們熱心捐助,劉繼強的父親劉銀智卻堅辭不受,他說兒子當兵了就是國家的人,犧牲了也是光榮的。
在部隊領導的再三勸說下,劉父推辭不過,只好勉強收了下來。
在兩位老人處理好事情返回吉林老家後,廖良開一個人跑到了劉繼強犧牲的地方發獃。
那是一道防波堤,有十幾米高,坡面特別陡,從堤上往外看,洶湧的海浪猛烈地衝擊著堤岸,轟隆的巨響讓人膽戰心驚。
從這裡跳下去救人,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那一天中午,一位男子不小心從堤上落入海中,瞬間就失去了蹤影。
聽到朋友們的呼救聲,正在附近值班的劉繼強一下子跳了下去,尋找那位男子。
不一會兒,劉繼強便找到了那名落水者,奮力地將他拉到了堤邊,但因為沒有東西抓住,陡峭光滑的壩面讓他們無法爬上來,一個浪頭打過,兩人又捲入了水中。
男子的朋友站在壩上向下拋了幾次釣線,但每一次都被掙斷了。
如此反覆三次後,不識水性的落水者被海浪卷著,腦袋重重撞在了石頭上暈了過去。
劉繼強也精疲力盡,沒有力氣再抱住他,兩人一起被惡浪捲走,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中。
這一年,劉繼強才剛滿19歲!
因為勇救落水男子犧牲,上級領導為劉繼強追記一等功,並認定他為革命烈士。
劉繼強烈士
認戰友父母親作爸爸媽媽
兄弟戰友的突然離去讓廖良開心如刀割,想到劉繼強年邁多病的父母,中年喪失了唯一獨子,他們心中的難過比自己豈止多了萬分,廖良開覺得,自己應該為他們做點什麼。
幾夜無眠思考,深思熟慮之後,廖良開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替劉繼強盡孝,做兩位老人的兒子,照顧他們後半生的生活。
因為自己還在部隊里,又害怕冒昧打擾了兩位老人,廖良開決定先寫書信,以文字來撫慰老人家心中的傷痛。
自從兒子犧牲後,兩位老人也經常收到一些信件,都是表達敬意和慰問的。
但像廖良開這樣,一次又一次地來信,除了慰問之外,還彙報自己的學習工作情況,那是從來沒有的。
慢慢的,雙方之間的了解越來越深,劉銀智夫婦知道了廖良開是兒子生前的好友,和他書信聊天就像和兒子談話一樣,這讓老兩口的心裡有了些許安慰。
轉眼間到了第二年,這一年的3月31日,是劉母梁桂茹的生日,廖良開很早就開始著手準備了。
他親自動手做了一張生日賀卡,並在賀卡上寫下了一段像詩一樣的祝福話語:
█東方金報網HTtp://Www.dfjb.net██敬愛的爸爸媽媽
雖說我不是你們的親生骨肉
請你們放心
我就是繼強的化身
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
向你們盡一份兒女的孝心
當這一張生日賀卡連同50元津貼,被郵寄到梁桂茹老人的手中時,老人的心裡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
當天晚上處理好工作後,廖良開給梁桂茹打了一個電話。
一開口,他就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句:「媽媽,祝您生日快樂!」
半晌,梁桂茹才回過神來,眼含熱淚,哽咽地回應道:「哎,兒子,媽很好!」
兒子生前的好友,一個和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年輕人深情地叫自己媽媽,這怎能不讓人感動!
從那以後,廖良開就稱呼劉銀智夫婦為爸爸媽媽,劉銀智夫婦對他的稱呼也改了口,由之前的「廖良開同志」變成了「開兒」。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得到了老兩口的認可,雙方之間的電話、書信來往更加密切了,廖良開會關心二老的情況,逢年過節給他們郵寄一些小禮物,自己在部隊里的成長,他也會進行報告和分享。
有一次,廖良開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十分激動,立馬將這篇文章剪了下來,郵寄給劉銀智夫婦。
而像通過大學自學考試、被評為優秀士兵等,廖良開也會巨細無遺地向老兩口報告。
在兩位老人的心裡,兒子似乎並沒有離開人世,而且還在部隊里干出了許多成績。
他們也會叮囑廖良開要注意身體,別太累著,自己為他所取得的成績而感到自豪。
劉銀智夫婦
一直以來都是通過媒介進行聯繫,在雙方的心裡,都有著能夠見一面的衝動,但就是沒有機會。
2001年春節剛過,劉銀智馬上就要迎來50歲生日,這一天他接到了一個電話,廖良開說要請假幾天回家陪爸爸過生日,這讓老兩口欣喜若狂。
他們在家裡忙前忙後,先是將家裡收拾得一塵不染,然後將兒子劉繼強生前所住的房間整理好,鋪上新買來的床單被套,以便廖良開居住。
家裡面吃吃喝喝的東西,他們也都事先一一預備好,尤其是當地的一些特色食物,老兩口準備了很多,要給廖良開嘗嘗鮮。
辦完這些後,劉銀智夫婦天天盼望著,電話里沒有消息,他們就去郵局裡等信件、去村口的汽車站旁等人。
生日當天,廖良開還是沒有到來,夫妻倆照例去村口汽車站旁等待,此時,一輛汽車開了過來,裡面走出了三個大學生模樣的女孩子。
只見她們手裡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一下車就向劉銀智打聽劉銀智夫婦的家住在哪裡。
得知面前的這兩位老人就是她們要找的人後,女孩們又驚又喜,熱情親切地和兩位老人握手。
原來,其中的一個女孩是廖良開的高中同學郭麗,正在吉林大學讀書,另外兩個是她的好朋友。
廖良開本來已經請好了假來給劉銀智祝壽,可是昨天突然接到通知,部隊有緊急任務要執行。
他不想讓劉爸爸失望,就委託自己的同鄉同學郭麗,帶上生日禮物來給老人過生日。
劉銀智夫婦感動得老淚縱橫,雖然這次生日非常熱鬧開心,但沒有見到廖良開的面,心裡總是有小小的遺憾,見兒子的心情也就更加強烈了。
2001年國慶節,劉銀智夫婦見兒子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廖良開趁此機會休探親假,回重慶老家見過自己的親生父母后,他就趕赴吉林樺甸市大營村七組,尋找劉銀智夫婦。
聽說兒子要來,老兩口天還沒亮就等候在村口,家裡的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只差廖良開的到來。
上午九點多鐘,廖良開從一輛汽車上下來,見到兩位老人,他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而兩位老人早已迫不及待撲過去抱住了他。
梁桂茹不停地擦去眼角的淚水,劉銀智這位憨厚的農民,拍著廖良開的肩膀,站在旁邊一個勁地傻笑。
除了劉繼強這個兒子,劉銀智夫婦還有三個已經出嫁的女兒,廖良開到家的這一天,他們將女兒全部叫了回來,陪弟弟一起吃飯。
看著父母親和姐姐對自己噓寒問暖,不停地往自己碗里夾菜,廖良開感到很溫暖,就像回到了自己重慶老家一樣。
當天晚上,他和兩位老人一起睡在一張大炕上,三人一直聊天,直到東方破曉。
2003年年初,廖良開認識了自己人生中的另一半趙靜,二人成為了戀人。
聽說男朋友主動替犧牲的戰友盡孝,趙靜深受感染,她也很想見一下英雄的爸爸媽媽、自己的另一對準公公婆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在廖良開的安排下,二人一路奔波,來到了吉林拜認公婆。
見到劉銀智夫婦倆,趙靜提前喊了一聲「爸、媽」,老兩口樂得合不攏嘴,重複答應著。
當年五一,廖良開和趙靜結婚,並打電話告訴劉銀智夫婦,他們要去吉林度婚假。
這次夫妻倆的準備前所未有的隆重,不僅將一間房屋裝修得煥然一新,給廖良開兩口子做新房,還準備了好幾桌豐盛的飯菜,就像兒子在這一天結婚一樣。
當廖良開和趙靜趕到後,周圍的鄰里鄉親早就前來祝賀,廖良開給劉銀智敬酒,趙靜給梁桂茹敬茶。
看著一大家子幸福的樣子,周圍人紛紛稱讚老劉頭好福氣,親生兒子雖然不在了,但又有了跟親生兒子一樣的好兒子和好兒媳。
在劉銀智夫婦家度蜜月的那幾天,廖良開和趙靜什麼事都搶著自己做,儘量讓老兩口多休息,就連回娘家的姐姐們要幹活,也插不上手。
盡孝25年,為媽媽梁桂茹送終
2004年年底,因為家庭的原因,廖良開退伍了。
回到家鄉以後,廖良開帶著妻子趙靜,來到了成都打拚。
他們開了一家攝影工作室,主要承接婚禮、證件照等攝影錄像工作,廖良開每天忙前忙後,妻子就幫他打下手。
雖然生活十分忙碌,可廖良開為烈士戰友盡孝的心一刻也沒有變過。他照顧好在農村老家生活的親生父母時,也經常抽空去東北,探望自己的另一對父母。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那時候的趙靜有了身孕。
因為地震的破壞,造成通訊中斷,劉銀智夫婦打了無數次電話都聯繫不上廖良開,這讓兩位老人急得茶飯不思。
廖良開知道劉銀智夫婦會擔心自己,在地震之後,他安頓好自己的妻子,然後走了很遠的路程,終於找到一個可以打電話的地方,向兩對父母報了自己的平安。
幾個月後孩子出生,劉銀智夫婦得到消息喜出望外,他們忙活了很久,給廖良開繼續了一個大包裹。
翻開包裹一看,裡面是梁桂茹親手縫製的嬰兒衣服鞋帽,中間還夾了一封信,信上表達了兩位老人的思念,以及對廖良開做父親的祝賀,還有怎麼帶好孩子的注意事項。
撫摸著那些精緻的衣物,讀著那令人感動的手寫信件,廖良開仿佛看到了長白山腳下的兩位老人,在昏黃的燈光下一針一線縫製、在老舊的木桌上一字一句書寫。
他熱淚滾滾,一滴滴打在了信紙上,久久不能自止!
時間一年年過去,從西南到東北,相距千里之遙的兩個地方,牽上來一條特殊的感情線。
有時候是廖良開一個人去探望,有時候是帶上妻子和孩子來回奔波,看著劉銀智夫婦一天天老去,廖良開的心裡有莫名的心酸。
但對於老兩口來說,能夠看一眼兒子、兒媳和孫子,他們就感到特別的幸福和滿足。
好人骨子裡的善良似乎是與生俱來的!除了照顧烈士戰友的父母外,這些年來,廖良開還資助了幾個貧困學生上學。
有一個名叫燕子的小女孩,父親已經過世,母親身體殘疾無法工作,生活十分困難。
在廖良開的長期資助下,燕子能夠繼續讀書,考上大學,後來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人民警察。
除此之外,每當看在街上或者周圍的群眾有困難需要幫助,廖良開總會毫不猶豫地搭把手,有時出錢、有時出力,儘管他自己的生活也並不是十分富裕。
看望父母
2017年春節,廖良開帶著妻子和9歲的兒子回吉林陪兩位老人過年,一家人歡歡樂樂度過了春節。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轉眼間到了廖良開返程的時候,媽媽梁桂茹為他們收拾行李,將他們送到車站,拉著廖良開的手不肯鬆開,眼裡充滿了不舍。
廖良開給了媽媽一個擁抱,告訴她不久後自己會再來看她,然而這一去,竟然成了母子二人的永別!
當年7月26日,廖良開接到了爸爸劉銀智打來的電話,母親於當天中午突然辭世。
收到消息後的廖良開站都站不穩,當時他正在店裡,立馬走出門外,向著東北方向跪了很久。
梁桂茹是因為多年的糖尿病導致的腎衰、心衰過世的,廖良開一面安慰爸爸,一面央求他等自己,讓他送媽媽最後一程。
7月27日下午四點,幾經輾轉之後,廖良開終於趕到了殯儀館,對著梁桂茹的遺容,淚如雨下。
「親愛的媽媽,你怎麼突然離去了?我們母子離得太遠太遠了,開兒沒有照顧好您,心裡真的好難受,好愧疚……」
在梁桂茹的靈堂前,廖良開長跪不起,直到父親劉銀智將他拉起來,他只好跟著周圍的幾個姐姐一起守靈。
在梁桂茹遺體火化那天,廖良開召集了很多當年在新兵連時的戰友,他們既是廖良開的戰友,也是劉繼強的戰友。
一行人站成一排,莊嚴肅立,向烈士的母親、自己尊敬的「媽媽」敬上最後一個軍禮!
在送行的現場有二三百人,有親戚朋友,也有很多自發的村民,他們一來尊敬英雄的母親,二來為梁桂茹和廖良開深厚的母子情誼所感動。
處理完老人的後事後,廖良開又在吉林多住了幾天,他每天晚上和父親劉銀智同床而睡,陪他聊天聊到深夜。
劉銀智催促廖良開回家,因為他知道兒子還有自己的父母和工作,廖良開只好答應8月1日建軍節回去。
在建軍節的前一天晚上,父子二人並頭躺在炕上,都無法入睡。
如今母親不在了,廖良開想讓劉銀智跟隨自己去四川,方便以後照顧。
劉銀智說自己在吉林住慣了,這兒有他的根,況且他還有女兒,是離不開家鄉的。
廖良開只好作罷!父子二人暢談了一宿,劉銀智突然感嘆道:
█東方金報網HTtp://Www.dfjb.net██「開兒,你心地這麼善良,是不是上天專門派來幫助弱者的?」
廖良開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爸,我不是上天派來的,我是國家和部隊培養出來的。雖然現在退伍了,但身上的使命感沒有忘記,那就是做一個善良的人,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母親去世後,廖良開回東北的次數越來越多了,歲月在流逝,父親在衰老,真的是見一面就少一面,他要讓自己的人生少留遺憾。
從1997年到2022年,廖良開替烈士戰友盡孝25年,盡職盡責做好一個兒子的該做的事情。
2017年,他榮登「中國好人榜」,第二年被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授予「誠信之星」。
2019年9月,廖良開又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沒有心中的善良、責任和人間大愛,何人可以做到如此?
這些輝煌的榮譽,廖良開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