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鄉村的小路上,空氣中瀰漫著泥土和稻花的清香。
今天是村裡的大喜日子,我兒子終於要結婚了。院子裡張燈結彩,人聲鼎沸,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然而,在這喜慶的氛圍中,卻隱藏著一絲不和諧。只見大姑姐韓娜,面色通紅,氣沖沖地朝二姑姐韓梅走去。
「韓梅,你這是什麼意思?侄子結婚,我隨禮六百,你卻隨禮兩萬,你這是故意讓我難堪嗎?」大姑姐的聲音尖銳而刺耳,引來了周圍不少人的圍觀。
二姑姐也不示弱,她冷笑著回應:「大姐,你這是哪門子的道理?我隨禮多少,那是我自己的心意,你憑什麼來指責我?再說了,你侄子結婚,你隨禮這麼少,還好意思來質問我?」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吵聲越來越大,引得賓客們紛紛側目。這場原本應該喜氣洋洋的婚禮,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爭吵,變得有些尷尬。
我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要說起這場爭吵的根源,還得從大姑姐和二姑姐的家庭背景說起。
大姑姐是家裡的老大,從小家境貧寒,她早早地就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幫助父母操持家務,照顧弟弟妹妹。因此,她對於金錢的看重,也遠遠超過了一般人。
而二姑姐則不同,她自小聰明伶俐,學習成績優異,後來更是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畢業後在大城市裡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她的生活過得相對寬裕,對於金錢的看法自然也就與韓娜不同。
在侄子的婚事上,二姑姐覺得自己作為姑姑,應該盡一份心意,於是她毫不猶豫地拿出了兩萬塊錢作為隨禮。而大姑姐則不同,她覺得自己的經濟條件有限,六百塊錢已經是她能夠拿出的最大限額了。
然而,在大姑姐看來,二姑姐的這種做法無疑是在打她的臉。她覺得二姑姐這是在故意是在炫耀自己的財富,故意讓她這個窮姐姐難堪。
於是兩人之間的矛盾就這樣產生了。
隨著爭吵的升級,圍觀的人群越聚越多,兩個人的情緒也越來越激動。
大姑姐指著二姑姐的鼻子,聲音顫抖地說:「你……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傢伙,忘了當年是誰供你上學,是誰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幫你一把了嗎?你現在有了錢,就忘了本了!」
二姑姐一聽這話,頓時火冒三丈,她反駁道:「大姐,你少來這套!當年你供我上學是沒錯,可我也沒白吃你的飯!這些年,我給你們家寄回來的錢還少嗎?你現在居然拿這個來指責我,真是好心當成驢肝肺!」
兩人越說越激動,周圍的親戚們也開始紛紛勸解,但都無濟於事。
這時,兒媳婦也走了過來,她試圖平息這場爭吵,但大姑姐和二姑姐卻像是被點燃的爆竹,根本停不下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