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的一個偏遠山村,唐尚珺的名字早已與「高考釘子戶」緊密相連。這位今年已經35歲的考生,在2024年的高考戰場上再次揮毫潑墨,完成了他的第十六次高考之旅。
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他的心情似乎有些沉重,因為他對自己的表現並不滿意。
高考結束後,唐尚珺接受了媒體的採訪。他坦言,這次考試自己的發揮一般,尤其是在一些難題的攻克上留下了遺憾。他預計自己的分數可能與去年相差無幾,大致在590分左右。
對於這樣的成績,唐尚珺並沒有過多地解釋,只是簡單地表示,由於今年是新高考模式,自己在複習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加之年齡的增長,學習能力和記憶力都有所下降,導致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
在談到未來的打算時,唐尚珺表示,自己依然傾向於報考師範類院校,首選是北京師範大學。
他解釋說,自己有著多年的高考實戰經驗,如果再去讀個師範專業,將來或許可以成為一名高中老師,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更多的學生。
此外,他也表示,自己並不喜歡復讀,也不提倡復讀,過去由於個人原因走了彎路,希望這次能夠順利進入大學,走出這個循環,為身邊的人和社會做出一點貢獻。
然而,與唐尚珺的平靜和堅定不同,評論區里的聲音卻呈現出一邊倒的吐槽之勢。
許多網友對他的行為,表示了強烈不滿和質疑。有人認為他占用了高校的錄取名額,耽誤了其他學生的入學機會;
有人指責他浪費了自己15年的青春和精力,卻只為了一所夢想的大學;還有人認為他這種行為是在炒作自己,以博取眼球和關注。
「這人太壞了,占著茅坑不拉shi。」一位網友在評論區里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他認為唐尚珺雖然有著堅持不懈的精神,但他的行為卻對其他人造成了不公平的影響。因為在他放棄的那些錄取名額中,很可能就有其他孩子苦苦追求而不得的機會。
還有網友質疑唐尚珺的動機和目的。他們認為唐尚珺之所以如此執著於高考和大學,並不是出於對知識和學術的追求,而是為了一種虛榮和滿足感。
他們指出,唐尚珺在復讀多年間已經累計獲取55萬獎學金,這些錢不僅足夠他獨立生活,還慷慨地給父母留下了18萬養老錢。
因此有網友質疑他復讀的真實意圖,認為他是在利用高考作為一種手段,來獲取更多經濟利益。
此外,還有網友對唐尚珺的未來表示了擔憂和質疑。他們認為唐尚珺即使考上了師範大學,也不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高中老師。
因為除了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外,還需要具備很多其他的素質和能力,如溝通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等。而唐尚珺在多年的復讀過程中,可能已經失去了很多這些方面的鍛鍊機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面對網友們的質疑和吐槽,唐尚珺並沒有過多的回應。他只是淡淡地表示,自己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引起一些爭議和不滿,但他依然堅持自己的選擇和夢想。
他相信只有經歷過磨難和挫折的人,才能更加珍惜和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同時他也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給其他人帶來一些啟示和反思,讓他們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唐尚珺的故事讓我們不禁思考,人生的價值究竟是什麼?是追求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還是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我們是否應該像唐尚珺一樣堅持不懈?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我們是否應該選擇放棄還是堅持?
這些問題或許沒有固定答案,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出選擇和決策,但無論選擇何種道路,都需要付出相應的努力和代價。
不過,有一點唐尚珺沒說錯,他的人生經歷更多是一個反面教材,我們也應該明白,人生的選擇是多種多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但我們也應該正視現實,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