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實是被冒名頂替了。」2020年,36歲的陳春秀聽完山東理工大學王老師的這句話,眼前一陣眩暈,她連忙用手扶住身邊的桌子,頃刻間,她崩潰了。
16年來遭受的委屈一幕幕浮現在眼前,眼淚如同決堤的江水,傾瀉而出。
2004年高考落榜,是陳春秀心中永遠的痛,可沒想到,竟然是無恥之人竊取了她的勞動成果。
5月,一陣風過,竟然讓陳春秀猝不及防地打了一個寒顫,她雙手抱膝蹲坐在地上。
憤怒、委屈、絕望,所有的情緒一瞬間襲擊了這個質樸的農村女人,痛哭以後,陳春秀不禁質疑:「身份證,准考證都在我手裡,別人究竟是怎樣取代我去上大學的?」
她發誓,要找尋真相,給自己16年來所遭受的委屈討一個公道。
01
對於像陳春秀這樣的農村孩子來說,考上大學是跳出農門、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可是這救命稻草卻被人為地折斷了,她怎能不崩潰?
陳春秀出生在山東冠縣的一個農村家庭,排行老二,雖然家裡窮得叮噹響,但是農村人就任一個理兒:讀書才有出路。
「你們倆好好學,爸媽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你們上學。」父親講不出來什麼大道理,對於一個老實本分的莊稼人來說,他明白的最大道理就是:皇天不負有心人。
但他不知道的是,皇天還會欺負老實人。
一家人都以為品學兼優的陳春秀會如願考上大學,成為家裡最有出息的那個人,可2004年高考結束四個多月了,直到10月份,陳春秀依舊沒有收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可她明明考了546分啊,心急如焚的她一打聽,自己竟然落榜了,樸實的農村人怎麼也不會想到,落榜背後還會有另外一種可能。
「你再複習一年,再考一次!」父親語重心長地跟她說。陳春秀看著一貧如洗的家,看著因節衣縮食而瘦骨嶙峋的父母,她的心在滴血,她實在不忍心再加重父母的負擔。
帶著落榜的自責,帶著對父母的愧疚,陳春秀踏上了去煙台的打工之路。
因為沒有文憑,陳春秀只能在流水線上當工人。
當她的手被食品廠的冷凍生鮮凍得滿手凍瘡時,陳春秀心裡五味雜陳,如果不是落榜,此時的她應該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她越想越自責,眼淚止不住地往外流。
之後陳春秀輾轉到電子廠、拉麵館打工,她每天幹著繁重的體力活,卻拿著微薄的工資,嘗盡底層勞動者的辛酸,她不止一次地暢想著夢中的大學,暢想另一種人生。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