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裝修簡單的八十多平的房子,除了一張床墊,一套桌椅,一個衣櫃,一台洗衣機,其他什麼都沒有,相當的空曠。
床墊除了睡覺之外,還是她的瑜伽墊。每天五點半的鬧鐘響起,她就把床單一疊,在床墊上練習瑜伽。
一件灰白的運動衣,也是清洗曬乾後立即就穿,並不是說她特別喜歡這一件衣服,是因為她的衣服實在太少了!
也許你會覺得,這個女孩收入微薄,難以餬口。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她每月的工資幾萬元,屬於妥妥的白領階層。
01
她叫喬桑,是一位資深的銷售人員。
她做事幹練有魄力,常常做出令同事羨慕的銷售業績,自然她的工資收入也常常令同事羨慕,同事們評價她是職場上的「拚命三郎」。
曾經,喬桑最大的愛好就是購物,正如她自己說:「每年雙十一,就是最快樂的日子!」她不僅自己大買特買,而且還給親朋好友也買,這樣買對她來說錢不是問題,就圖個樂趣。
然而,喬桑悲哀地發現,這樣的高消費並未帶給她預期的快樂,反而讓她陷入了莫名的焦慮和精神內耗之中。
她會不斷地陷入選擇困難症,穿哪一件?用哪個?這樣的問題時常困擾她,同時面對一大堆並不需要的物品,也會突生莫名的煩惱。
一天晚上,手機中的一個視頻吸引了她。視頻中講的是丁紅,她因為踐行極簡生活而爆紅網絡。
丁紅沒買房,也沒租房,全部家當塞在一個背包里。每天睡在公司辦公室的地鋪上,吃飯主要吃別人剩下的,洗漱蹭健身房的。
但丁紅依然過得舒心瀟灑,似乎沒有一點煩惱。她的開支,一月合下來不會超過500元。
「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種活法!」喬桑感覺打開了一個新世界,也讓她不自覺地反思自己的生活。
眼瞅著擁擠不堪的衣櫃,塞滿各種食物的冰箱,她突然明白了自己為什麼煩惱。
她決定,從此刻起,要做出改變!
「丁紅因為不消費主義活出了精彩,自己通過不消費主義獲得快樂也未嘗不可呀!」
打定主意,喬桑開始說干就干。
她把所有柜子里的東西都倒騰出來,不需要的全部快遞給別人,多餘的物件能送人則送人,能扔則扔,這樣一折騰,家一下子寬敞明亮起來。
然而,喬桑的做法卻引起了男友的反感。
因為,他們能走到一起,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因為共同的愛好——買買買。
如今喬桑選擇「不消費主義」,讓男友斷然不能接受。
於是男友提出分手。因為喬桑決心已定,因此也沒挽留,她迅速地結束了這段感情。
後來,喬桑用自己的積蓄首付了一套八十多平的房子,屋內只進行最簡單的裝修,家具不是必需的統統不要。
她還把屋內非承重牆砸了,房間全部貫通,喬桑的心情,也隨著房間的空曠一下子明亮起來。
02
但是,有了不消費主義的觀念,花錢竟又成了喬桑很痛苦的一件事。
她並不是怕花錢,而是討厭花錢,感覺花每一分錢都是一種「罪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衣服只要有一兩件穿的,她都儘量不買。於是,對於喬桑,一件衣服穿好多天都是常事,如果髒了,用洗衣機洗掉甩干,接著穿。
不僅如此,對於日常生活用品,也是能不花錢儘量不花,她每天會和同事交換多餘的物品。
一開始,同事感覺很好奇,當她知道喬桑奉行不消費主義後,驚訝地說:「你真是瘋了,掙錢不為吃穿,生活的意義在哪裡?」
但喬桑並不在意,只要自己開心,怎樣活都是活!
同事理解了喬桑,於是,就把自己囤積的或者不要的東西送給喬桑,喬桑自然照單全收。她很滿足於這樣的生活狀態!
為了把不消費主義貫穿到底,喬桑還專門回了趟老家,翻找出父親幾十年前用過的一個飯盒。她還把家裡多餘的食物交給朋友,和他們進行物物交換,因為沒有浪費食物,她感到很開心。
她也會去菜市場購買打蔫的蔬菜、不新鮮的水果,並且樂此不疲。
這樣的生活堅持下來,一個月之後,喬桑驚奇地發現,自己竟只花了二十多塊錢。
然而,這樣的不消費主義,也給喬桑帶來了許多困惑。
她特別害怕食物匱乏,沒有足夠的食物,喬桑就挨著,可飢餓實在太難挨了,同時她也特別擔心自己會因此營養不良。
喬桑有了自己的房子後,曾有一種久違的安全感。
然而,時間稍長她才發現,房子並沒有給心靈帶來多少慰藉,好多時候,她依然有不知所措的感覺,甚至是焦慮。
因為,一個人擁有一套房子,孤獨是必然的。
尤其長夜漫漫,睡不著的時候,黑夜讓她惶恐。
於是,她想到了看書打發時間,閱讀是她曾經的愛好。
但此時,她卻有點看不下去,每次的每次,她都是硬著頭皮在看。
然而,不久後發生的一件事,讓她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有一個網友,給她寄來了一本舊書——《月亮與六便士》。
喬桑打開書剛讀了一會,就有一種一發不可收拾的感覺。
她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六便士,輾轉奔波在城市中,在無數人手中流轉,可絲毫不妨礙自己,在無意間抬頭看看月亮,愛上月光。
喬桑認為,自己就是在追尋心中的那片月光,在塵世中尋找屬於自己心靈的一片凈土。她的閱讀也慢慢漸入佳境,完全是心靈的一種需求了!
但是,她依然奉行不消費主義,生活中,她嚴格控制花錢的地方,就如在地上為自己畫了一個圈,不能超越半步。
她為自己買了一個滑板,幫助自己出行。廁所里不用廁紙,她使用馬桶自帶的烘乾功能。皂角配上紅糖,自製洗髮水。她為自己畫的圈時常讓她感到慶幸。
然而,不期而至的新冠疫情,卻讓喬桑有點措手不及,她的不消費主義有點堅持不下去了。
03
由於疫情封閉,喬桑被隔離在了家裡,以前靠同事接濟,現在吃飯問題真就成了問題。沒辦法,喬桑不得不花錢購買需要的蔬菜水果。
花錢讓喬桑重新不安焦慮。
有一天,喬桑感到身體極度不適,上吐下瀉不停。她感覺自己就要死了,心裡特別害怕。
她趕緊到醫院檢查,醫生卻笑著告訴她:你只是吃壞了肚子,其他一切正常。
喬桑還是不放心,她強烈要求醫生檢查一下自己的心臟,結果依然是沒問題,只是心肌功能有點偏弱。
醫生告訴喬桑說:「沒多大事,以後注意鍛鍊身體就行!」
喬桑不僅想活著,而且還希望自己健健康康地活著。
於是,她決定每天早起鍛鍊身體,她在網上找好了瑜伽操,每天準時跟著視頻做瑜伽。吃飯也重視營養搭配,不再一味地想著省錢,畢竟身體更重要。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每天,喬桑定好手機上的鬧鐘,爭取做到早睡早起。她的生活一下子變得規律起來,每天都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漸漸地,喬桑愛上了這樣的生活,也不特別討厭花錢了。
某一天,喬桑有事要急著回家,就花了40塊錢打了車。之後她把這個事情分享到了自己的主頁,就有粉絲@她:「什麼不消費主義,你在騙人吧?」
喬桑因為有了新的想法,所以大方地做了回應,她說:「不消費主義不是不花錢,是不把金錢看得太重,是不重錢而儘量不花錢!」
喬桑因此有了新的認識:她覺得,自己不愛花錢,是因為沒必要花錢;而花錢,也是因為真的需要,不會刻意地為省錢而捨不得花錢。
對花錢有了新的理解,喬桑一下子感覺輕鬆起來。
她說:「自己當初選擇不消費主義後,就已經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了,干自己想乾的事,就是最大的快樂!」
甚至,喬桑現在覺得,自己一直在乎的房子,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束縛,房子就像是一個圈,把自己圈在裡面,妨礙自己大膽地追求各種各樣的生活。
於是,喬桑萌生了把自己的房子,改造成一個流浪書店的想法。因為,她現在有全國各地的粉絲寄來的舊書。
這些舊書完全可以免費借給喜歡的人,讓它們重新發揮新的作用。
04
有人說,喬桑如今已經不是「不消費主義者」了。
但喬桑卻認為,自己依然是不消費主義者,只是對不消費主義有了新的認識,不消費主義就是低慾望的讓自己開心、快樂、健康的生活。
喬桑今年破戒了,在一次網上購物時,她掉進了商家的陷阱,為了湊夠滿減,選擇了一些自己不那麼需要的東西。
她很懊悔,所買的東西再一次讓她心裡不平靜。為了避免再次發生這樣的事情,她直接卸載了所有的購物APP,從此選擇線下購物。
現在,喬桑喜歡上了做菜,當然還是自己夠吃就行。做一些簡簡單單的菜,不求豐富,只求營養搭配自己喜歡。
其實,她主要也是迷戀做菜的過程,帶給自己心靈的寧靜。
奉行不消費主義以來,喬桑會每天直播一天的生活,目的是讓粉絲監督自己,逼著自己自律。同時通過打卡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
後來隨著粉絲的增多,她會帶著粉絲一起做瑜伽、做菜、運動。
一開始,她感覺,在粉絲的監督下自己越來越接近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而現在,喬桑已不需要粉絲的監督,不消費主義,已徹底地變成了她的一種生活習慣。同時她感覺,找到了特別適合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現在的她,可以在這囂嚷的城市中從容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受環境的影響。
喬桑說,自己就是一個一邊「心靈修行」,一邊忙碌打工的人,白天她可以穿上正式的衣服,從容地奔波穿梭於職場,晚上則享受屬於自己的心靈寧靜。
現在,她的粉絲越來越多。
她說要感謝粉絲們,在他們的鼓勵和監督下,她擁有了一個好習慣,讓自己的心靈變得充實而寧靜。
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她建了許多群:易物群、不消費群、讀書群、瑜伽群。每天,她會準時帶領粉絲打卡記錄消費,互相分享閒置物品,一起讀書健身。
她的堅持帶動了一大批粉絲,贏得了粉絲讚譽,央視《生活減法》欄目組也邀請她做節目,拍攝記錄她的極簡生活。
其實她還有一個終極目標,就是辭去工作流浪世界,讓心靈得到徹底的釋放。
05
2022年3月,喬桑毅然決然地辭去了工作,和妹妹去踐行心中的「流浪」之旅。她們的第一站是貴州,之後計劃還要去更多的地方,追尋內心的寧靜。
當我們深陷物慾的旋渦,不消費主義無疑是一種選擇,但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只有你去真心地接納它,快樂地踐行它,才是最好的。
茫茫塵世,物慾橫流,只有讓心靈歸於平靜,不受世俗太多的干擾,就是自由。人生沒有對錯,活出真實的自我,就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