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輕人放假都不愛回家?端午回公司加了個班,我終於明白了

2024-06-11     緣分     6310

至於中間好幾個節假日不回去,也不是家裡遠,因為家在隔壁縣,不到200公里的路程,而是從他出門在外開始,家裡的父母也好,爺奶也罷,還是一些親戚鄰里,就總是不停地催他結婚。

每次回家,好像就是回去相親的一樣,根本得不到消停和安靜。

95年的同事表示,他也是差不多,不回去就是怕被父母催生。23歲結婚的他,早早就生了孩子,以這麼早就把成家立業這件事做好了,就可以了卻父母的心愿,結果生了一胎,父母竟然還要二胎,甚至聽到三胎放開,更想要三胎。

所以他們兩個都覺得,每次回家過節,就跟過劫一樣,要面臨家裡人的各種催促,而且家裡人也從不考慮他們的內心感受,最後讓他們煩到不愛回家了。

為什麼年輕人放假都不愛回家?端午回公司加了個班,我終於明白了

2、過節回家舟車勞頓,讓人累

有一個91年的同事說,他不回家,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就是回家過節太累人了。

首先,他家在隔壁市,大概也是200多公里,坐車要三四個小時,到了老家還要轉車,很麻煩;

自己開車的話,就自己一個人開車,也挺累的,並且算起油錢也不划算。而且過個短期假,除去頭尾一路奔波,中間回去根本沒啥好享受的。

其次,他小孩才幾歲,回去意味著不是休假,而是回去帶娃,所以,他情願省點車油錢,給父母和老婆多發點紅包,也不想回去遭罪。

為什麼年輕人放假都不愛回家?端午回公司加了個班,我終於明白了

3、過節失去了趣味和意義,讓人厭

而這群沒回去的同事,都說出一個不回家過節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覺得,現在的節日已經失去趣味和意義。

他們說小的時候,過節都是熱熱鬧鬧各種活動,不管是在外面,還是在家裡都會有很濃厚的節日儀式。

比如端午節,過去都會包粽子、燒香祭祀,有些熱鬧的還有遊行、拔河、賽龍舟等活動。

而如今,粽子到處有賣,家家都不做了,鞭炮不能放,家家也懶得祭祀。

那些節目活動,也通通消失,每家關起門各過各的。

回去過節,無非就是買菜做飯吃,然後吃完就看電視、打牌、刷手機,等於換個地方吃喝拉撒睡,很沒意義。

所以,他們就對過節沒啥太感興趣,當作過周末一樣,怎麼舒服怎麼來。

為什麼年輕人放假都不愛回家?端午回公司加了個班,我終於明白了

4、過節是中老年人的狂歡,年輕人的悲傷

和幾位年輕同事暢聊後,我發現最大的問題,還是現在的過節,成了中老年人的狂歡,年輕人的悲傷。

因為現在的回家過節,其實不是過節,而是在走人情往來,說白了就是等於回家送錢的!

畢竟回個家不得買些東西給父母、親戚朋友,真不像話的。

就像這端午節,公司都有發粽子,你回去見父母和親戚,總不能兩手空空回去讓人笑話吧?肯定也得帶點禮物回去送送人。

像我人沒回去,都要妻子帶了七八份粽子禮盒和茶葉回去送人。

而像我們這些在外工作的中年人,一般都有一定經濟條件和財富儲蓄了,這過節消費,基本可以接受的,並且還有過節消費的快樂。

可是對於那些剛出門不久,成家不久,掙錢不多,各種壓力極大的年輕人來說,過節消費那些,無疑就會成為他們一大負擔。

尤其是在當下家家都喜歡攀比的情況下,這人情往來的隨禮,也變得越來越貴重,再也不像過去,隨便送點東西,意思一下就行的。

就這樣,面對過節消費越來越大,現在的年輕人回家過節,哪裡還會期待和喜歡。

為什麼年輕人放假都不愛回家?端午回公司加了個班,我終於明白了

我不知上面說的四個問題,能不能代表所有年輕人,但我敢肯定的是,不管是家裡的原因,還是自身的情況和喜好,現在的年輕人放假不愛回家都已經成為常態,而這種現象也是正常的。

對此,大家覺得那些放假都不愛回家的年輕人,還有其他什麼原因嗎?歡迎來留言探討!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