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吳英為周家誕下一子二女,她的精力就會被分散,也就不會有26歲的億萬富姐的故事。
不幸的是,吳英從2001年結婚後,並沒有跟周紅波養育過孩子,兩人把心思都撲在事業上。
2005年,小有成就的吳英,犒勞了一下自己,花了20多萬買了一輛汽車,但還欠10多萬,因為是按揭。
二、
有了小汽車後,吳英想去哪兒放鬆,就是一腳油門的事。
她到了義烏,跟好友聚會,席間,吳英聽說義烏的計程車生意好做,尚有外債的她,內心蕩起漣漪,也想著入局汽車租賃行業。
但啟動資金從哪裡來呢?夫家不可能拿出這樣的天文數字,自己經營的幾間店鋪也不能說關就關。
用現在的話講,吳英的計程車生意,就是她的一個副業。
在席上,吳英把自己的苦惱講了出來,好友出招:「咱們這江浙地區呀,藏富於民。」
有了解決辦法,吳英開始在民間四處攬錢,給出的甜頭很簡單,高額回報的誘惑。比如說,吳英借到了100萬,從欠條生效的那一天起,吳英每天都得支付7000塊的「油水」,一個月下來就是21萬。
但是這筆借款不能隨隨便便借,還得把它的最後一絲剩餘價值榨出來,所以吳英夫婦從這一刻起,就在謀劃「億萬富姐」的炒作局。
與其花100萬做廣告,不如花100萬買10輛汽車。
也是在2005年,吳英高調亮相,一口氣買了10輛汽車,很多機構爭先報道,吳英出現的詞條達到了170多條。
看著自己成為了名人,吳英夫婦也嘗到了甜頭,為了擴大自己的資產板塊,他們把先前的手法炮製了一番。
聽說哪個行業生意好,吳英就一頭扎進去,開服裝店、開酒店、開網吧,順勢組建起了本色集團。
而她的啟動資金,自然也就是「撬富於民」,在這一塊上,吳英保持著良好的口碑,也在口碑的推波助瀾之下,上一年還是借錢買車的吳英,下一年就成為了東陽的億萬富姐。
吳英的憑空冒出,使她成為了東陽的一個傳奇,同時外界也在議論紛紛,這個億萬富姐什麼來頭?
有人猜測,吳英是在境外發了財,這筆錢要麼不乾不淨,要麼是從槍林彈雨廝殺來的,總之就是滿足了「一夜暴富」的所有幻想。
相應的機構聽說了吳英的財富來源,原本走正常程序借出的資金,扣住不放了。
誰也不知道,吳英的原生家庭是在農村,也沒有人知道,吳英的資金來源,便是「藏富於民」。
為了順利找到資金來脫困,吳英夫婦利用了「炒作」這個方案,周紅波把吳英推到聚光燈下,上了知名雜誌,標題很顯眼:身家37億的26歲的億萬富姐。
為什麼把吳英推到風口浪尖?
周紅波後來的解釋簡單:26歲的億萬富姐,成功的幾率大一點。
效果跟吳英夫婦料想得一般,2006年10月,吳英徹底出名了,但吳英簽下的那一張張欠條,累積8億多,如同窟窿一般,將要吞噬吳英。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