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印度女子嫁安徽農民,婚後隨夫姓,8年後,帶妹妹也遠嫁中國

2024-06-12

神秘古國印度,自古便將所謂尊卑分的明明白白。

上等婆羅門貴族,享受諸多特權;稍遜一籌的剎帝利負責生生世世守護婆羅門,也擁有者諸多資源。

第三等的吠舍屬於普通大眾,日子不好不壞,大多靠著小生意支撐家庭。

最末等的首陀羅只能一生為奴為婢,永不得翻身。

在種姓制的壓制下,首陀羅的生活可謂是艱難苦恨繁霜鬢。

印度女孩

可有這一個不認命首陀羅,卻靠著遠嫁中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還捎帶著妹妹也遠離了貧困。

我命由我不由天

她的名字叫所羅門·莫迪娜,本是千千萬萬首陀羅中最普通的那一個。

但她足夠幸運,有一個明事理又有遠見的爺爺,讓一家人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逆風翻盤。

「我們搬到緬甸去吧,我老了不中用了,莫迪娜的父親又不在了,這片土地已經容不下我們了。」

爺爺含著淚,顫抖著對莫迪娜幾姐妹規劃未來的方向。

原本莫迪娜家的情況就不算太好,一家人住在貧困區,日子捉襟見肘。

尤其到了下雨天,冰冷的雨水會從屋頂的縫隙滲進屋內,打濕屋內的一應家具。

莫迪娜的父親是家裡唯一的勞動力,靠著做苦力養活一家人。

印度貧民窟

可屋漏偏逢連陰雨,父親因為過渡勞累,還是去了,只留下妻子和幾個女兒連同老父親一起受苦。

在印度這個大環境下,首陀羅家庭完全沒有翻身的可能性。

女性更是受覬覦的弱勢群體,極容易受到迫害,像莫迪娜家這樣女眷眾多的家庭更是如此。

還沒等莫迪娜一家從失去頂樑柱的悲痛中緩解過來,新的問題就出現了。

家中的男性只剩下爺爺一個,可是老人家身體大不如前,根本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

莫迪娜和幾個姐妹又是柔柔弱弱的女孩子,根本不敢拋頭露面。

印度對待女性又極不友好,不少地區,嫁女兒還能多少得到男方家的資助。

但印度,女孩出嫁反而要陪嫁妝,讓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印度貧民窟兒童

不僅如此,時至今日,印度依舊盛行童婚,有新聞報道,最早結婚的印度女孩只有七歲。

雖然在1978年,印度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印度婚姻法,將男女婚齡提高到二十來歲,也頒布了禁止童婚的法令。

但千百年延續的陋俗並沒有在法律面前止步,印度的農村或偏遠地區仍舊盛行童婚,不斷壓迫著女性。

每年春暖花開之後,印度不少地區就會爆發一波結婚潮。

只是婚禮的女主角普遍都是些不滿18歲的少女,有些甚至只有十來歲。

這些被迫接受童婚的孩子們會被強行盛裝打扮,在成年人的指引下,繞著「聖火」轉圈圈,並完成其他儀式。

很多時候,幼女們結婚的對象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甚至還有七十多歲的白髮老者。

很難想像,本該是上學年齡的孩子會遭遇這樣的事情。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印度童婚受害女孩

但印度,這就是現實,地獄就在人間。

莫迪娜的祖父不願意孫女經歷這樣的人生,帶著一家人歷經千辛萬難移居到了鄰國緬甸。

一開始,一家人在陌生的環境下很不適應。

無論是語言差異還是生活習慣上的區別,都給莫迪娜一家人帶來了無盡煩惱。

但好在這裡不是印度,少了種姓制的桎梏和對女性的偏見。

莫迪娜的行動不再受到限制,有了認識世界的機會。

莫迪娜帶著家裡其他幾個姐妹出門碰運氣,從最簡單的手工作業開始做起。

積累了一定的本錢之後,莫迪娜在景區找到了屬於自己攤位,做起了創業者。

說是創業者,其實也就是擺個地攤賣些貨,但莫迪娜對於現狀還是比較滿足的。

畢竟比起在印度,一家人的生活條件改善了不少,自己也有機會能接觸外界的新鮮事物。

緬甸景點

莫迪娜每天在景區擺攤,生意冷清時,就觀察來往行人。

久而久之,她注意到來的遊客多是一些黃皮膚的人,並且出手闊卓,總是會買一大堆的紀念品。

莫迪娜的攤位也經常迎來這些黃皮膚的大款,總能掙得盆滿缽滿。

莫迪娜敏銳嗅到了商機,虛心向周圍攤主請教後才知曉,這些大方的客人都來自中國。

「真的嗎?中國人!他們的日子很普通啊,還不如我老家那邊。」

莫迪娜很是驚訝,她在印度這些年,印度媒體宣傳中國總是帶著一種輕蔑的態度。

說我們的國家是一片貧瘠之地,人們生活環境惡劣,總是食不果腹。

在莫迪娜的刻板印象里,中國人日子過的並不算太好。

可如今看中國遊客出手如此闊綽,似乎中國人的生活並非想像中的那樣。

緬甸旅遊區攤位

莫迪娜想要多掙點錢補貼家用,恰好中國遊客是她生意的目標群體。

於是,莫迪娜做出了一個影響她一生的決定,學習中文。

偶然的機遇

莫迪娜獨在異鄉為異客,最清楚,遠在外國的人有多希望能聽到母語。

因而,她想到了學習漢語,好在眾多攤位中脫穎而出。

莫迪娜自己學習中文,也帶動妹妹一起學習。

作為旅遊區最卷的攤主,莫迪娜如願讓收入翻倍,還認識了改變她命運的貴人。

那是風和日麗的一天,莫迪娜已經學會了不少中國詞彙,一見中國遊客,就賣力用中文吆喝。

一位看似其貌不揚的中國男性注意到了明明是外國面孔,卻會說中國話的莫迪娜。

「老闆你好,你中文真不錯」男子紳士搭訕了莫迪娜。

緬甸唯美風光

「您好您好,我是自學的中文......」莫迪娜立馬切換職業微笑熱情招呼起了客人。

兩人相談甚歡,談話間,莫迪娜得知男子是一位商人,表露出對中國的極大興趣。

男子第一次遇到像莫迪娜這樣的女孩,見到對方對自己的國家滿臉嚮往,便邀請莫迪娜來一次中國行。

莫迪娜有些受寵若驚,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但她還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便先告辭中國客商,回到家試圖說服家裡人自己即將遠遊。

莫迪娜飛也似的沖回家,與家人分享自己的奇遇。

家裡人有些不以為然,畢竟在他們並不了解真是的中國,認為現在的中國還如七十年代那般,人民生活困苦不安。

害怕莫迪娜會在千里之外受很多委屈,很是擔憂。

但莫迪娜決心已定,並且在她看來見見世面總歸是有意義的。

中國旅人緬甸旅行照

莫迪娜以最快速度準備好相關護照等必需品,跟隨這個機緣巧合下認識的男人踏上了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坐上飛機那一刻,莫迪娜興奮不已,默默在心裡為自己禱告一切順利。

男人帶莫迪娜抵達目的地南京後,出於好心,幫助莫迪娜在當地的製鞋廠找了一份工作。

那年,1987年出生的莫迪娜剛滿十八歲,得到了人生中最好的一份禮物——新的工作。

或許,在我們看來製鞋廠的工作並不算高大上,可對於當時的莫迪娜來說確實一份相當棒的事業。

畢竟,假如在印度,莫迪娜早已嫁人,變成籠中鳥。

日日夜夜被困在鍋碗瓢盆之中,永無翻身的可能。

初到南京,人生地不熟的莫迪娜有些惶惶不安,同時也對未來充滿希望。

中國護照

她驚嘆於南京這所城市的雄偉壯麗,跟之前聽聞完全不同,完全是她心目中超級都市的模樣。

莫迪娜慢慢適應著新的環境,工友們也在努力適應這來自異國他鄉的友人。

「你是印度人啊,你們那邊牛真的有那麼神聖嗎?」

「對啊對啊,你去過恆河嗎?」

莫迪娜一邊嫻熟地工作,一邊回答同事們的問題。

在南京,莫迪娜並沒有因為外國人的身份而受到「特殊待遇」。

反而是被熱情的同事們各種安利景點和美食,一有時間就被新認識的小姐妹們約出去逛街。

她的工資不算特別高,但足矣讓她衣食無憂,還能存一些錢寄給遠在緬甸的家人。

不知不覺,2年過去,莫迪娜的中文已非常熟練,有時還能講上一兩句南京話。

南京一景

在中國生活的這兩年時間裡可謂是歲月靜好,可世界之大,只有莫迪娜一人,總歸有些孤單。

莫迪娜做完工作休息,和同事閒聊時,無意中透露自己想找個伴的想法。

同事們瞬間八卦之魂點燃,問起她的擇偶標準。

其實莫迪娜並沒有很高的要求,也沒有明確考慮過類似的問題。

畢竟,在她的老家,女孩子的婚事都是由家裡人做主,自由戀愛對她來說幾乎是一種奢望。

莫迪娜只是隨口一說,但同事們對這事很上心,很快車間傳遍了莫迪娜想找一位如意良君的事情。

不少熱情的同事開始還幫莫迪娜物色對象,詢問身邊適齡的單身男青年是否有意向認識一下印度女孩。

就這樣,莫迪娜結識了田孟冰。

只一眼,田孟冰便淪陷在莫迪娜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之下。

南京城市風光

注意到莫迪娜會說一口流利的中文之後,田孟冰更是高興地幾乎要跳起來。

美夢成真

田孟冰講述起自己以往的經歷,他祖籍在安徽省亳州市一個小山村裡。

雖然改革春風吹滿地,但田孟冰家卻沒有被這陣春風吹拂,依舊家徒四壁。

別的同齡孩子都在父母的呵護下高高興興上了學堂,田孟冰卻只能留在家裡做農活。

終於,熬過了最艱難的日子,田孟冰也長成了一個大小伙。

他告別家裡人,到城裡打工,一來二去就到了南京。

田孟冰說起以往種種,有些黯然神傷。

引得莫迪娜也想起她跟一家人告別故土,顛沛流離的日子。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兩個人來自不同的國度,接受著不同的文化薰陶。

可是這一刻,兩人頗有種惺惺相惜之感。

牽手唯美畫面

一番推心置腹後,莫迪娜與田孟冰越走越近,很快便確定了男女朋友關係。

田孟冰迫不及待向莫迪娜介紹了自己的家人,莫迪娜也在一次與家人的日常通話中介紹了田孟冰。

兩顆熾熱又孤獨的心緊緊連在一起,跨越了一切障礙。

這對小情侶隨著交往逐漸深入,萌生了相守一生的念頭。

莫迪娜有些擔心田家接受不了自己是個外國人,向田孟冰吐露了自己的擔憂。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田孟冰聽完莫迪娜的煩惱,寵溺地颳了一下莫迪娜的鼻子,又親吻了莫迪娜的額頭。

「傻瓜,想什麼呢,這周末就帶你回家一趟,可不要嫌棄我們家簡陋哦。」

到了周末,田孟冰如約帶著莫迪娜回了老家。

莫迪娜想像中的冷遇並沒有發生,她一到田孟冰家,就受到了田家人熱情地接待。

安徽地圖

她未來的婆婆更是一進門就拉著她的小手不放,不停問東問西。

詢問田孟冰是否貼心,莫迪娜來中國生活這幾年會不會感覺不習慣。

莫迪娜鼻頭一下酸了起來,自從來了南京,她身邊的人全都對她很好。

可如此親切的問候,還是頭一遭,讓莫迪娜久違地感受到了媽媽般的溫暖。

莫迪娜在男友家度過了愉快的周末,兩人順便將婚期定了下來。

到了婚禮當天,莫迪娜穿上嫁衣,牽著心愛人的手,在親朋好友面前立下莊重承諾。

無論前路有多少風風雨雨,都不會放開彼此的手。

2012年,莫迪娜如願擁有了如意郎君和新的家庭,也正式加入了中國國籍。

為了表達自己對丈夫的愛意以及對現狀的歡喜,莫迪娜還為自己取了一個中國名字「田瑪丫」。

婚後,田瑪丫的日子依舊甜蜜。

田孟冰與田瑪丫

田孟冰對田瑪丫疼愛有加,公婆也很心疼遠嫁的媳婦,將田瑪丫視作親生女兒一般疼愛。

丈夫一家厚待,田瑪丫並沒有被驕縱成跋扈的「凶媳婦」,反而是非常尊敬公婆,總是搶著做飯、做家務。

空閒時間,田瑪丫依舊會打視頻與家人共享片刻溫馨。

見到田瑪丫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家人都替她高興。

一晃幾年過去了,算起來,田瑪丫已經有足足八年沒回過緬甸探望家人。

雖然田家人帶她極好,可日子一長,也免不了有些思鄉之緒。

田孟冰的表弟來家中做客。

田瑪丫殷勤地跑前跑後,為表弟端茶倒水,並親自下廚,做了滿滿一桌子菜。

表弟看到嫂子如此賢惠,又能講一口流利的中國話,羨慕極了。

「嫂子,你對我哥真好,我要是也能找上你這樣的印度媳婦人生就圓滿了。」

印度女孩

表弟或許只是隨便說說,但田瑪丫卻將這些話放在了心上。

田瑪丫有一小妹還沒有成婚,正是花一般的年紀。

要是能撮合表弟和妹妹,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田瑪丫嫁給田孟冰後就生下了兩個小孩,照顧孩子花費了田瑪丫大量的精力。

更讓她見識到了「惡童」們的威力,少一不留神,忙點其他事,尿不濕里就滿是排泄物。

雖然婆婆也給田瑪丫幫了不少忙,可孩子一離開田瑪丫的懷抱就哭鬧個不行。

田瑪丫耗盡心血將兩個孩子拉扯到了能走會跑的年紀,好賴熬的夜少了一些。

有了餘力,田瑪丫就抽出個多時間與家人視頻。

千里姻緣一線牽

在表弟無心之言後,更是詢問了妹妹的意見,是否有興趣認識一下中國小伙。

印度美女

妹妹是最早被姐姐安利中國的人,還跟著姐姐學會了中國話,成為了旅遊區攤位的主力軍。

姐姐在中國八年,日子確實越過越滋潤。

姐夫又對姐姐極好,讓妹妹對中國男人很有好感。

於是,妹妹欣然同意了姐姐的提議。

搞定妹妹後,田瑪丫趕忙讓丈夫帶話給表弟。

一開始表弟還有些錯愕,後知後覺之後,不禁羞紅了臉。

表弟加上了妹妹的聯繫方式,相談甚歡,儘管相隔千里,卻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時間一長,表弟愛上了妹妹,妹妹也被這個樸實的男孩打動了。

趁著妹妹與表弟情意正濃,田瑪丫也難得抽出時間,準備帶著丈夫一起到緬甸探望老母親。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田瑪丫幼年喪父,祖父行動不便,母親是她唯一的依靠。

印度女孩

要不是母親執意不肯離開緬甸,田瑪丫早就將母親接到身邊盡孝了。

登上回緬甸的飛機後,一切過往的回憶湧上心頭。

8年前,田瑪丫憑著一股闖勁隻身來到中國,雖然沒有闖出一番大事業。

但在人海茫茫中找到靈魂伴侶,也算了卻人生大事。

她牽著丈夫的手,不斷地訴說著自己以往所見的平淡卻不平凡的故事。

田孟冰微笑看著田瑪丫,一邊點頭一邊為為田瑪丫整理鬢角的碎發。

「老婆,這些年,辛苦你了。」

無須什麼華麗辭藻,一切隱如塵煙,陪伴就是最長情的告白。

生活雖不能事事如意,但億萬人中能遇到屬於自己的知心人,就該多笑笑。

順利抵達緬甸後,田瑪丫第一時間就飛奔回家,抱住母親哭出了聲。

8年,母親的兩鬢有些斑白,眼角旁的皺紋也多了幾條。

印度姐妹花

田瑪丫看著母親百感交集,但聊起想要將母親帶到中國,還是遭到了拒絕。

人到了一定年齡,本能不願適應新的環境。

母親大半輩子都耗在緬甸,讓她離開熟悉的土地,簡直就是在割她的肉。

見母親心意已決,田瑪丫便改變話題,說起來小妹和表弟的事情,並向母親鄭重介紹了自己的愛人田孟冰。

田孟冰第一次在線下與岳母見面,有些坐立不安。

「媽,我是小田,那個新年快樂,哎呀不是,丫丫老跟我說您,謝謝您把她養這麼大。」

田孟冰前言不搭後語,又是說吉祥話又是拜年,完全忘記岳母根本不會中文。

他紅著臉遞上見面禮和遲來的聘禮,讓田瑪丫做翻譯,表明了自己將守護田瑪丫一生的決心。

母親對這個中國姑爺很滿意,一家人有說有笑又聊起了妹妹的終身大事。

印度女孩

表弟因為工作原因,沒能與妹妹奔現,但兩人郎情妾意,早已約好非彼此不可。

母親同意了兩人的婚事,田瑪丫又在緬甸待了一段時間,將一切準備妥當後,預備回國。

一方面,田瑪丫掛心家中幼子;一方面,她想儘管促成妹妹的終身大事。

妹妹除了早些年舉家遷徙,再沒出過遠門。

幾人順利抵達安徽,思念愛人心切的表弟等不及妹妹進村,殺到火車站捧著鮮花迎接妹妹。

表弟見到妹妹,一個勁傻笑,一副憨樣。

過了一段時間後,妹妹適應了中國的飲食和生活,在鄉親們的祝福下,風風光光嫁入表弟家。

表弟以田孟冰為榜樣,也將媳婦捧在心尖尖。

有了姐姐的前車之鑑,妹妹也改了個中國名字「田瑪琪」。

印度女孩

不久後,妹妹的肚子漸漸凸起,幾月後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嬰。

至此,這對印度姐妹花都在遙遠的國度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

村裡村外,這兩段跨國奇緣被傳為一段佳話。

村民們都羨慕老田家娶了好媳婦,不少男青年也叫嚷著要去皮革廠工作尋個印度女娃回家。

其實,近年來,像田瑪丫姐妹這樣融入中國家庭的外國人越來越多。

有些一開始只是出於好奇,來中國旅遊。

可看了大好河山又品嘗了各類美味佳肴之後,漸漸離不開這片土地。

最後長期定居中國,並找到了佳人,溫暖了歲月。

千里姻緣一線牽,願天下恩愛男女都能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印度女孩假如中國家庭實拍

觀眾朋友們如何看待這位傳說中的最是好福氣的七寶媽媽?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您的認可是我們繼續創作的不竭動力!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