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世界就這樣,我也還在路上,沒有人能訴說……」
在從溫州去往福建泉州的高速公路上,從一輛大卡車的駕駛室里傳來了一陣歌聲。
張琳
正在唱歌的人名叫張琳,是一個95後卡車女司機。
在奧斯卡獲獎導演柯文思新拍攝的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中,專門找她當了第二集的主人公。
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
也正因為柯文思導演的拍攝,我們開始熟知了這個女孩。
她直率、敢於表達,而又積極向上地面對生活。
然而,就是這樣的她,卻沒有因此而受到命運的饋贈和垂憐,反而在一路上受盡了折磨和苦難。
因為6000塊錢,還未成年的她被幾乎是被賣給了別人。
即使天不亮就起來幹活,卻還要遭到婆婆的責罵和苛待、丈夫的毒打。
這樣的一個人,是怎麼受到奧斯卡導演的青睞呢?
囚籠
「他們認為,貨車不是女人開的,它是男人開的。
我就覺得每一個工種每個人她都有實力去做它,只是你有沒有克服它的心理。」
張琳接受採訪
這是張琳受到採訪時說的,現在她是一名95後重卡司機,和一個9.6米的大卡車日夜相伴。
當然,當重卡司機並不容易,特別是張琳還身在快遞行業,為了把貨物儘早、準時地送到客戶手裡,張琳經常在夜間開車。
她一般晚上十一點多發車,開八個小時到達福建泉州中轉站,休息一天,到晚上一點多,又開始繼續發車回去。
由於總是在路上,她都是在卡車裡休息,洗漱、洗衣、洗澡之類都在服務區里。
張琳在服務區里晾衣服
最難的還是洗頭髮、洗澡,沒有熱水,用涼水洗頭、洗冷水澡都是常態。
特別是到生理期的時候,身體容易疲憊,還沒有熱水洗頭洗澡。
但開車最忌諱的就是疲勞駕駛,每次都是開夜車,難免會經常感到困,特別是到了早上三四點鐘,困得睜不開眼,還會感到噁心、頭暈。
為了提神,張琳也試了各種方法,吃檳榔,買一大包辣椒麵吃,或者是抽菸、喝紅牛之類的功能飲料。
辣椒麵
但是短時間內,這些方法還有些用,時間長了就沒有那麼強的效果了。
為此她還會用手拍打自己的臉,以保持清醒。
或許會有人問,為什麼她要對自己這麼狠呢?除了開重卡,為什麼不去做別的呢?
但是了解了她的經歷後,你才會體會到這個個子小小的女生所蘊含的能量有多大。
張琳出生於雲南彝良縣,那裡四周都是山,風景壯美。
雲南彝良縣
壯麗的景色薰陶了她樂觀、爽朗的性格,但封閉的大山禁錮了人們的思想,絲毫沒有給她的生活帶來順遂和幸福。
作為家裡最小的孩子,卻因為是個女孩,就不得不每天幹活,家裡買什麼東西也都是先讓給哥哥,而自己只有看著的份。
從她懂事起,每天放學後,把書包放下就要去幫家裡幹活,每天都要割豬草。
圖源網絡
即便如此,她還是因為家裡邊條件不好,交不起學費,初中僅僅上了兩個禮拜就回家了。
輟學來掙錢,供哥哥讀書。
後來,又為了6000塊錢彩禮,加上父親的那句「該放就放吧」,她就這樣被賣了出去,彼時還只有15歲的她成為他人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她從一個苦難,跳到了另一個影響她一生的囚籠。
每天五點多,天還沒亮,她就要起來,割豬草,喂豬,砍柴,做飯,洗衣。
即便是這樣馬不停蹄地幹活,她的婆婆也沒有給過她一點好臉色。
常常含沙射影地辱罵她,挑剔她乾的活,向她的兒子、張琳的前夫告狀。
再後來,張琳生下了一個兒子,也沒有得到一絲關懷。
圖源網絡
可能對他們來說,他們花六千塊錢買下她,不就是讓她來傳宗接代、伺候婆婆和丈夫的嗎?
可那時她也才十幾歲,她的同齡人還衣著鮮亮,坐在教室里學習。
她已經成了一個孩子的媽。
本來以為這一生也就不過如此了,就這樣沒有希望、渾渾噩噩地度過了。
但噩夢又悄然降臨,結婚一年後,她的丈夫又開始了家暴,經常不順心了就打她一頓泄憤。
圖源網絡
第一次的時候,她惶惶不安,只知道受了委屈往家跑。
可是,她沒有得到骨肉親人的撐腰和幫助,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他們只是勸她忍耐、原諒。
她跑了三次,她的哥哥把她送回去了三次。
這對她的前夫來說,是一種無形中的支持與肯定,無疑助長了他的氣焰,他下手越來越重,打得也越來越頻繁。
打得最重的一次,張琳在床上躺了半個月,沒能下得來床。
沒有現在人人說的所謂「Girls help girls」,在張琳受到家暴時,她的婆婆絲毫沒有勸解。
長久的封閉思想使她認為,媳婦就應該打,為此,她每次要麼在旁觀看,要麼添油加醋、火上澆油。
而且,那是她的親兒子,那是六千塊錢買來的外人,孰親孰遠呢?
張琳也沒有吃過一頓好飯,幾乎常常是白開水泡飯,就那麼過了幾年。
白水泡飯
長久以來的這些折磨和暴打,沒有能夠摧殘她堅韌向上的性格,沒有磨滅她面對生活的勇氣,反而使她更加堅定地嚮往外面自由的生活。
終於,她找到了機會,帶著五百塊錢,出逃了。
逃亡
出逃之路並不順利。
淳樸的大山給了她善良的性格,卻沒有教會她如何在陌生的環境中保護自己,使她只知善,而不會避惡。
在火車上,第一次獨自出過遠門的她,弄丟了自己的行李,還有那僅剩的一點錢。
綠皮火車
好不容易逃離了那裡,跑到了杭州,卻在那個偌大的城市裡身無分文,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
生存要解決的首要和最大的問題便是吃飯,她餓得頭暈眼花,可是自己沒有錢,哪裡會有人把東西賣給她呢?
為了生存,她在那裡一直找工作,可是她也沒有工作經驗,找工作並不順利。
餓得實在受不了了,她找到一家麵館,向老闆說清情況後,問老闆她能不能留在那裡打工。
在飯館工作
就這樣,好心的老闆收留了她,她的出逃有了些結果。
在那裡乾了三個月後,她悄悄地回到了家鄉,補辦了身份證。
之後她離開了麵館,去到了工廠,成了一名流水線工人。
流水線的工作枯燥而又無聊,沒有什麼波瀾。
但這並沒有困住張琳,她平時喜歡刷快手,看別人分享有趣的生活。
於是她也註冊了自己的帳號,開始在上面分享一些趣事。
張琳的快手
她分享的視頻很貼近生活,又十分有趣,很快便吸引了很多粉絲,其中就有她的第二任丈夫陳勛。
陳勛是貴州遵義人,也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早早地出來工作。
陳勛的工作是開重卡,他們結婚時,沒有選擇轎車作為迎親車隊。
陳勛找來了一起開重卡的朋友們,用重卡組成了一支迎親車隊,開在路上,十分拉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重卡迎親
婚後,陳勛每次出車的時候,張琳都一直跟車陪著他。
這讓張琳仿佛發現了新大陸。
在她眼裡,開著這麼大的車真的是太帥了,這讓她也萌生了開這樣的車的想法。
於是,她和陳勛一商量,想要也學重卡駕照,以後自己開,這樣他們兩個人開車,也能早些攢錢買房買車。
但是她並沒有得到支持,女生開重卡的人不多,而且開重卡太辛苦了,日夜顛倒,常常熬夜,張琳一個人開他也不放心。
張琳決定的事,不會輕易放棄。
最終,陳勛經不住她的軟磨硬泡,同意了。
之後張琳就全心練車,陳勛閒暇時候也會指導她,功夫不負有心人,張琳終於成功拿到了B2駕照。
駕駛證
可是,拿到了駕照後,張琳又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沒有車隊願意招她。
他們懷疑張琳能否勝任這份工作,更有甚者,還說張琳的駕照是不是買來的。
雖然屢次被拒絕,張琳還是沒有放棄。
之前受過那麼多苦,她都走過來了,眼前的這些算什麼?
最後,有個公司願意給她一次機會,張琳終於可以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身高1米55的她,終於能和眾多青壯年的男人一樣,開著東風重卡,獨自奔波在路上。
夫妻兩人都要經常開車,聚少離多,但每隔幾天,他們能在泉州的轉運中心見一次面。
張琳和陳勛
生活雖然不容易,張琳也甘之如飴。
「他們很多人都說你一個女娃開大卡車,你不累呀。
其實說老實話,累,還是累,但是我的生活沒得辦法的,因為各行各業都有難的時候,都很累。」
她對此沒有任何的抱怨,這樣兩人可以靠著自己的雙手過上更好的生活。
「我才不要在家裡給你帶娃娃。」
雖然早早輟學,但多年來的漂泊勞苦的生活教會了她更多。
她越來越渴望獨立,實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想成為誰的附庸。
後來柯文思導演找上了她,邀請她作為自己新紀錄片的女主,她同意了。
在紀錄片的拍攝中,我們了解了她的過去和現在。
張琳
在鏡頭的見證下,張琳和陳勛用存的錢,終於買了一輛轎車。
自始至終,張琳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終於也能開上四個圈圈的車了。」
張琳一直想去海邊,陳勛就開著她們新買的車,帶她去海邊玩。
在路上,經過一處海邊的房屋群時,張琳激動地說,以後我們就在這裡買房子。
陳勛也是滿臉笑意地答應。
張琳還帶著陳勛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帶他去了解自己曾經的生活。
雖然在這裡她度過了人生中煎熬灰暗的十幾年,但她還是決定在陳勛的陪伴下,與過去和解,也宣告了自己的新的生活。
新生
如果說之前的人生,是她不可選擇,無可奈何、被迫接受的,現在終於是她自己選擇的人生路,宛如是她的新生。
凰浴火重生,而她迎難而上。
在家鄉,張琳向陳勛一一介紹著,建好的大橋、正在新修的路、以前愛吃的小店……還有自己幼年的生活。
張琳向陳勛講述過去
陳勛都耐心地聽著,他們之前對彼此的了解並不多,只是聊了幾十天後就快速閃婚。
但他們是未來要相伴一生的人,也希望能夠對妻子多一些了解。
本以為他們就可以這樣共同努力,過上越來越好的生活。
卻在結婚幾個月後,猝不及防地離婚了,爭吵的導火索,是二百塊錢。
張琳和前夫生有一個兒子,這一點早在二人結婚前,張琳就坦誠告知過。
但陳勛並不介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以後的生活是屬於兩個人的,況且他知道自己娶的女孩有情有義、堅強樂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可是,他雖不介意張琳曾經生過孩子,卻不願意張琳和前夫家有太多接觸,其中也包括和前夫生的孩子。
因此,好不容易回到家鄉後,張琳提出他們一起去看看孩子時,陳勛藉口自己要睡覺,拒絕了。
於是張琳去買了電話手錶,獨自去學校看了兒子。
張琳去看望孩子
雖然母子二人之前也會通電話,但由於長時間沒有見面,孩子見到她時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欣喜,只是默默地把臉別過去,不敢相認。
這一幕狠狠地刺痛了張琳的心,她也想陪伴在兒子身邊,看著他長大,參與到他的成長中,可這顯然不太可能。
離婚後,孩子歸了前夫家,自己在外面跑車,回來的時間少之又少。
即使讓孩子跟著自己,可是孩子不能跟著自己過那種長途奔波、日夜顛倒的生活啊!
現在她只有趁著課間休息,抱著兒子一點點地交代、絮叨,不經意間,兩人都紅了眼眶。
孩子在上課
目送著孩子進了教室後,張琳再也忍不住,跑到角落裡痛苦了起來,
多年來對兒子的想念、愧疚,以及這麼多年走過來的艱辛,在這一刻徹底爆發。
張琳
等到孩子放學後,她接上孩子,帶著給孩子買的一堆東西,去到了前夫家裡。
她給兒子看自己拍的開車的視頻,了解兒子缺少什麼,陪兒子騎自行車,似乎是要盡力彌補這些年的虧欠。
張琳陪孩子玩耍
「我在網上全部給你買好,喊你奶奶去給你拿。」
「我以後會經常過來看你的,還有媽媽還回去上班,還給你轉錢,還供你讀大學,媽盡最大的努力來幫你、愛你。」
對兒子她總是很愧疚,她總是自責於自己把他生了下來,卻沒有能力把他養大。
那天陪了他很久,張琳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可回去後,她與陳勛就因此爆發了爭吵。
在陳勛看來,他雖然不介意張琳的過去,可是那已經是過去了。
張琳應該和他們斷絕關係,不再來往,而張琳卻一而再、再而三地給前夫家的兒子買東西。
這次還沒有跟陳勛商量,直接拿了二百塊錢給孩子買自行車。
聽到這些,張琳也有些憋不住了,陳勛早就說過不介意,可如今又拿這兩百塊錢說事。
陳勛
再說了,給自己的小孩買東西,是一個正常的母親都會做的,就算是跟前夫離婚了,可孩子畢竟還是她懷胎十月生下來的。
而這次要去看孩子,她已經事先問過了陳勛,本來要兩人一起去的,但是他不願意去。
從他們之後的爭吵中,似乎也能明白為何張琳買自行車沒有事先告知。
「那我請問一下,我給我媽轉錢,我給你商量了,你讓了嗎?」
在婚姻生活中,人們常戲言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可如今張琳自己也掙著錢,掙的還不比陳勛差多少,給兒子、父母轉自己掙的錢時,還是沒有自由。
這次爭吵也讓張琳認清了這段關係,認真思考了這段婚姻是否適合自己,究竟什麼樣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
從老家回去之後,張琳還是選擇了離婚,結束了第二段婚姻。
現在的張琳繼續開著大卡車馳騁在路上,還是會在夜裡犯困時,大聲地唱著歌,或者吃點辣椒麵。
辣椒嗆人的氣息鑽入鼻腔,讓人忍不住泛起淚花,辣味痛得嗓子舌頭火辣辣的,但這有什麼關係,她的生活也本該是火熱而又充滿激情的。
閒暇時候她還是會繼續分享自己的生活,她分享的視頻已經吸引了快兩萬粉絲。
在紀錄片播出後,更是有上萬人慕名而來,感動於她的故事,為她加油打氣。
她還考取了載貨汽車最高級別的A2駕照,工資也越來越高,生活也越來越好。
經歷了大風大浪,張琳活得愈發通透。
「不一定說女性只能帶孩子、做家務,女性也可以自己賺錢去買她自己想要的東西。
她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每一個好的家庭都是夫妻之間非常的包容、非常的扶持、非常的尊重。」
在紀錄片的首映儀式上,張琳面對記者的採訪時,如是說道。
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首映儀式
上世紀八十年代,張潔在《方舟》的開篇寫下:你將格外地不幸,因為你是女人。
而在四十年後,張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時代的發展、人們思想的覺醒。
若是人們心中成見的大山無法移開,那就在絕境中生根發芽。
開出一朵希望之花,花會越來越多,再堅硬的大山,也總有一天會土崩瓦解、分崩離析。
就比如現在的張琳,雖然曾經因為自己的性別而受盡磨難,但在這一路上,她受到的支持和幫助也越來越多。
麵館老闆、給她工作機會的公司、導演柯文思,以及網絡上眾多的人。
花還在路上繼續盛開,張琳也始終堅定地走在路上。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大家的認可是我們持續創作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