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一個家庭的幸福指數和經濟情況直接掛鉤。
但事實上,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並不是貧窮,而是父母都已過了50歲,卻還在瞎折騰。
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兒女和整個家庭的上限。
如果父母已經五十多歲,卻還處在以下四種狀態,註定是晚景淒涼,兒女寒心。
1、父母五六十歲,還在鬧離婚
一個家庭里,最重要的就是夫妻關係。
只有父母之間的關係恆久且穩定,才能維持家庭的幸福。
尤其是當父母到了五十多歲,子女正期盼著和父母一同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享受晚年生活的安寧。
然而,有些夫妻在暮年時期,卻還在不停的爭吵,甚至是大打出手。
作為子女只能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久而久之就連家都不想回,父母還總是嫌棄孩子越來越不戀家了。
這個時候還在鬧離婚的父母更是會讓家庭陷入一場災難。
畢竟在這個年紀再嘗試重組家庭已經不易,可後半生沒有穩定的伴侶,獨自生活又會面臨更多的困難,只會增加子女的擔憂。
所以,在這個階段,父母應該珍惜彼此的緣分,互相之間多多溝通,理解和包容對方。
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吵著鬧著要離婚,除非是涉及到家暴或者其他實在無法調和的矛盾。
2、父母偏心,導致兒女互不相容
父母如何處理和子女的關係對家庭和諧來說至關重要。
但是,生活中一些家庭因為父母的偏心和子女之間的利益爭奪而陷入了困境。
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感情往往很穩定。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子女之間的差異性逐漸凸顯,父母的情感偏向也非常明顯。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不同,另一是對子女的經濟支持和資源分配不同。
有些子女因為天賦好、性格乖巧或者學習成績優秀而得到父母的喜愛和關注。
而另一些子女則因為天賦差、性格頑皮或者學習成績不佳而受到父母的冷落。
有的父母則會格外偏疼最小的孩子,有時甚至是「溺愛」。
但「慈母多敗兒」,從小就被偏愛的孩子,長大之後也很難有能力養活自己。
等到父母老了,才不得不放手,退出子女的人生。
可最讓人生氣的是,有的父母自己賺不到錢了,就開始向那些懂事的孩子要錢,美其名曰「贍養費」。
拿到手之後,就攢起來全都留給了最疼愛的小兒子。
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哥哥姐姐在供養家裡的「敗家子」弟弟,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其他孩子寒心。
甚至還有的父母,早早就做好了打算,要把家裡的房產留給最疼愛的孩子。
但養老的時候,又要求所有子女全部平攤。
不均衡的對待,只會讓子女間產生矛盾,一家人也沒了和氣,到最後只會鬧得兄弟鬩牆,和父母離心。
3、父母五十多歲,卻從未考慮養老資金
年輕的時候,大家都會努力拚事業並且攢錢,為了給孩子的教育和未來的生活攢下一些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到了五十歲,有些父母就覺得自己還年輕,養老問題可以暫時擱置。
可真到了退休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充足的積蓄來面對漫長的晚年生活。
尤其是隨著健康條件越來越差,經常有一些身體上的小毛病。
所以,養老問題不能等到退休時才考慮。
理想的狀態是,50歲就應該開始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規劃。
可以適當考慮養老保險或者每個月定期存起一部分的錢。
再者,要注意保持身體健康,節制飲食,戒菸限酒,經常體檢。
健康的身體可以大大減少醫療支出。
而子女也可以更加放心的在外拼搏,不必為父母的身體擔憂。
另外,雖說「養兒防老」,可現在的年輕人普遍壓力都大。
尤其是獨生子女,很難承擔起全部的贍養責任。
所以父母還是要儘早做好自己的退休規劃,不僅可以減輕兒女的負擔,也是為自己以後的生活再多加一層保障。
當然,身為子女的一定要孝順父母,定期回家看望,關心父母的健康和生活。
承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贍養老人。
4、老人張口閉口就是以下兩句話
其實父母和子女說話也應該注意分寸感,有時大家都覺得親人之間不需要顧忌太多。
對陌生人溫和有禮,到了家卻對著親人說出最傷人的話。
有些老人就經常處於一種矛盾的狀態。
子女不在身邊時,心裡擔心挂念,嘴上也一直念叨。
可等孩子回了家,又開始各種抱怨嫌棄。
「你看看人家的孩子,早就考上好單位了,你天天看書怎麼就是考不上呢?」
「真是娶了媳婦忘了娘啊,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大,結果你好幾個月才想起看我一回,兒子真是白養了。」
「都三十好幾了也不結婚,以後別回來了,我都嫌丟人。」
中國的父母似乎總喜歡用打壓和挫折教育來對待孩子。
最後只能導致孩子早早就離開了家,不想回來。
這個時候父母又開始說:「孩子長大了,不著家了。」
言語上的傷害也是傷害,甚至會伴隨一生。
有人說,父母一生都在等兒女的感恩,孩子卻一直在等父母的道歉。
如果父母過了五十歲還是這種狀態,很難做到家庭和睦。
另外,還有一些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嘮叨自己當年吃過的苦。
尤其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這樣的話也越來越多。
有些父母總是希望用自己的苦難來教育子女,好讓孩子越來越孝順。
或者是在子女面前不停的吐槽伴侶的不好,凸顯自己在家庭里的付出和犧牲。
一開始,孩子或許會體諒父母的不易,但每次都說這些,張口閉口就是些陳年舊事,子女也會失去耐心,甚至是心生厭煩。
充斥著抱怨的家庭,不會帶給人積極的心態,更不能讓人感受溫暖。
結語
總而言之,家庭的幸福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
父母在進入五十歲的時候,更要注意以上幾種情況。
子女也要理解、體諒父母,只有這樣才能共同度過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