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開心,笑一笑就能表達,如果難受,哭一頓或是垂頭喪氣,人人看得見。畢竟表情是最奔放的情緒。
我不知道渡邊裕之曾經經歷過什麼,他所讓我們看到的,是他讓媒體看到的,大眾才得以了解他這個人。
日本也有許多著名的作家,他們文采斐然,卻毅然選擇離開。這選擇背後的種種,到底是想的太多了,還是對明天已經沒有念想,無人知道。
撒哈拉生活的著名作家三毛,也以和渡邊裕之同樣的方式離開。她的情系,是她12年前就離開人世的丈夫。
可是你知道嗎?她曾經親口說過「連死的勇氣都有,何況活著呢」,她也曾表達過自己的豁達「我愛哭的時候便哭,我愛笑的時候就笑」,她說要「享受生命一剎那的喜悅」。
渡邊裕之的離開,和其他任何一個戛然而止的生命一樣,讓人遺憾,讓人憐惜,也讓人愈發的糊塗和想不通。
究竟什麼是快樂?什麼是悲傷?什麼是成就?什麼是名譽地位和獲得?
財富自由,時間自由,一定就能快樂嗎?那那些世界富豪為何每天忙忙碌碌,還停不下來?難道快樂是忙碌?可你看工廠穿梭,格子間困頓的那些打工人,996熬白了頭髮熬花眼睛,真的又快樂嗎?
生活有多種答案,喜歡梨子的人吃到葡萄不會驚喜,喜歡糖果的也不一定不喜歡水果,就用我曾經撰寫的一篇虛構小說來總結吧:人各有志,本就是這世上最殘忍的事。
#渡邊裕之自縊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