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助的劉成菊,只能外出借錢,找鄰居東拼西湊八百元送到醫院時,才力卻已因搶救無效離世,年僅33歲。
才力的死,是那樣的悄無聲息,此時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他曾是為國家拿下60塊獎牌的運動員,也沒有人會想到,為國爭光的才力,最終會因窮得沒錢治病潦草去世。
甚至於才力在死後,因為沒錢買墓地,他的骨灰一直在公墓寄存了整整三年,才入土為安。
也正是在三年後,劉成菊好不容易為丈夫湊到了幾萬塊錢的喪葬費時,相關部門才得知此事,為才力定做了一個槓鈴形狀的墓碑。
可惜的是,即便才力去世,不幸和貧窮也依舊沒有放過這個家庭,不久之後,劉成菊和女兒,也雙雙患上了癌症。
妻女雙雙患癌
才力去世後,同樣舉重運動員出身的妻子劉成菊,也沒躲過病痛纏身的悲劇:心臟病、頸椎病、糖尿病、膽結石......甚至到後來,劉成菊還被確診出了乳腺癌。
曾經那個可以舉起一百五十斤槓鈴的劉成菊,在病痛的折磨下,僅僅站15分鐘,腿就受不了,下樓梯時,雙腿也哆嗦得厲害。
接受治療的劉成菊
他們的女兒才巾涵,也繼承了父母的疾病,年僅15歲,就確診了甲狀腺乳頭狀癌,以及呼吸困難。
相依為命的母女倆人,每個月光是醫藥費都是一筆很大的支出,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一直到才巾涵開通微博,在網上講述自己和媽媽這些年來的艱苦生活,這悲慘的運動員一家,才得到了大家的同情和關注。
這時人們才發現,原來退役運動員離開賽場後,竟然過得如此悽慘,甚至連普通人都不如。
而媒體也紛紛開始報道此事,體院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紛紛慷慨解囊,籌集慈善基金幫助亞洲第一力士的遺孀孤女。
劉成菊母女倆
瀋陽的一家醫院,也主動提出為劉成菊和才巾涵免費做手術。
社會的幫助,讓這對苦命母女減少了許多的負擔。而國家也由此開始重視起來,對於競技體育運動員的關注。
時至如今,退役運動員的經濟補助和福利,相比當年都提高了不少。
運動員的訓練過程也越來越科學,越來越有安全保障,從一定程度上也延長了他們的職業壽命,不至於再像才力那樣,23歲就因滿身傷病早早退役。
不僅如此,現在的退役運動員還能得到以前運動員想都不敢想的工作機會,名氣很大的運動員,甚至還有機會接到商業代言和活動,賺取巨額收入,成為體育明星,一生不愁吃喝。
體育明星接代言
還有的運動員更是可以在退役之後,被保送到高校深造,為就業做準備。
當然,也有許多人質疑,現在的和平年代,像舉重這樣高危的運動,真的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因為舉重不但起不到鍛鍊的作用,還要增肥,這導致許多舉重運動員都長期被肥胖所引發的「三高」困擾,日常生活也有許多不便。
更何況,舉重無論是強行舉起來,還是舉不起來,對於身體的損傷都是不可逆轉的。
事實上,競技體育向來都是殘酷的,競技體育,跟強身健體的體育,完全不是一碼事。
尤其是國際體育競技,對於中國來說,早就承載了太多的民族情感。
曾經落後貧窮的中國,就是為了摘下「東亞病夫」的帽子,才開始大力發展體育競技的。
畢竟,在電視機里目睹中國人戰勝洋人拿到金牌,能夠極大程度激發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也能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讓中國與國際接軌。
所以說,在現代社會,為體育競技付出健康為代價,看似不值得,但它所承載的巨大意義,卻是值得的。
與其糾結中國需不需要體育競技,更重要的是,如何不讓那些為了中國體育競技,付出健康的運動員們,不會寒心,而是得到他們應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