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男童哭到派出所要隨媽姓:什麼才是最好的名字,答案亮了

2024-06-15

01

在網上看一對夫婦拉著5歲的兒子去派出所改姓的新聞。

5歲的苟姓小朋友因為自己的姓氏經常被幼兒園的小朋友稱為「小苟」,甚至有的孩子學著小狗的叫聲在一起打鬧,故意刺激人。童言無忌,可苟某某小朋友不幹了,說他們是在罵人,回到家非得讓父母把他的姓改掉,不改就哭鬧,孩子的父母沒辦法來求助戶籍民警改換孩子的姓。後來,經過民警的協助,將小朋友的姓氏改為隨母姓,小朋友才終於破涕為笑。

原來,大人眼中芝麻大的小事兒到了孩子眼裡可能就是天大的事情。

一個容易諧音的姓氏,一句小夥伴們無意開的玩笑,就可能給孩子幼小的自尊心帶來很大的傷害。

改名字其實是種極端的應對措施,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教導孩子面對名字的困擾呢?今天,我們就說說關於名字那些小事兒。

02

我兒子剛上小學時非常積極,新的學校,新的同學都令他興奮。

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就發現他很蔫,拉著他的小手剛一問話,孩子的眼淚就下來了。

他說:「媽媽,我不想在這個班級了,同學們都給我起外號?」

我就問他同學們都是怎麼說的。

原來,兒子姓史,他的同學們就以「屎」來給他命名,都是「屎殼郎」「屎撅子」之類的。

兒子很傷心,覺得史這個姓氏讓他很沒面子。

兒子說:「媽媽,要不以後我就隨你姓毛吧!你的姓多好,毛爺爺就姓毛!」

我很淡定地笑了,「兒子,其實,媽媽上小學時,也有很多外號,你猜猜看?」

我告訴兒子,我的小同學給我起的外號更瘋狂,什麼「茅房」「「茅台」之類的,全出來了,對了,還有「毛手毛腳」和「毛毛蟲」。

兒子聽得哈哈大笑地說:「我喜歡毛毛蟲哥哥,他主持的節目我最愛看了。」

我趁機說,「姓氏是老祖宗經過千百年傳承下來的,我們應該尊重自己的姓氏,同學們可能是喜歡你才和你開玩笑的,不要太介意。」

兒子點點頭,「你的姓也這樣容易起外號,我還是用我原來的吧!」接著他恍然大悟地說,「怪不得我是你兒子,原來是茅房盛產屎撅子啊!」

我……

原來,孩子的同理心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當孩子處於自尊敏感期時,家長千萬不要斥責孩子玻璃心,而應該因勢導,想想自己當年小時候,理解尊重一下孩子,孩子心裡這個坎兒就邁過去了。

03

偉大領袖小時候有一個特殊的小名,也可以說是綽號,叫「石三伢子」,意思是石頭三娃子,這是他的外祖母給他起的。

為什麼要給他起這麼一個綽號呢?那是因為偉大領袖的母親前面生的兩個孩子都夭折了。偉大領袖出生後,外祖母怕再有閃失,便按當地給孩子取賤名易養活的風俗,帶他去拜一塊大石頭。

這塊石頭位於後山龍潭沱邊,是一塊高二丈八尺的巨石,外祖母希望偉大領袖能像石頭一樣健壯剛強,就給他起了這麼一個石頭娃子的小名,並拜這塊石頭為「乾娘」。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藉由此事例,可以告訴孩子,連偉人小時候都有外號,可見被起外號是多麼稀鬆平常的事情。

還有央視著名主持人王小丫,在一次訪談節目中,她自己談到名字問題曾說過,她小時候也不喜歡爸爸給她取的這個名字,聽起來好土,而且感覺就不像一個正規的名字,反而象個綽號。

但是王小丫爸爸卻說,現在你覺得這個名字土,以後等你上了大學,導師馬上就會記住你的名字,將來走向職場,領導一下子就能記住你。

果然,薑是老的辣,王小丫的爸爸給孩子起名字太具有前瞻性,後來全國人民都知道了王小丫。

姓名和外號一樣,雖然都只是一個人的外在符號,但是如果你的外號標新立異,沒準兒以後就會成為你行走江湖的活廣告。

04

著名網絡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作者蔡智恆的筆名就叫痞子蔡,事實上作者本人白凈清秀,舉止看似隨意,但絕對溫文爾雅,跟痞子絲毫不搭邊。

對於這個筆名,蔡智恆笑著說:「因為我借書常常忘了還,被圖書館的小姐稱為『痞子』,我覺得這個名字還不錯,就用了,沒想到就紅了。」

沒有人會用你的筆名去揣度你的才華,更多的是因為你的才華而喜歡你的筆名。

比如當今自媒體紅人風煢子,經常被人寫成「風虱子」,被人喊成「窮瘋子」,但絲毫不影響她在粉絲心目中的地位。畢竟,人家也是靠才華混飯的。

王小波曾寫過一本書叫《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然後,自媒體中有位姐姐叫一直特立獨行的貓,我不曉得當初她起名時是不是因為看了王小波這本書,反正她的公號名我是一下子就記住了。

當今社會,網絡時代,一個人就是一個品牌,名字就是自身的名片,可以標新立異,可以譁眾取寵,甚至可以借風造勢,但是,歸根結底,要用真才實學打造自己的品牌,要用真抓實幹穩固自己的地位。

05

53歲的牛根生曾是蒙牛集團最大的自然人股東,他於2005年創立「老牛基金」,牛根生承諾捐出全部股份,如果全部捐贈出去,按照目前的市價約為40億元。

牛根生有個外號———「大陸第一摳」,他是老闆,但工資一直比副手拿得少,手下坐的是奔馳和寶馬,而他坐的還是小排量的奧迪;多年來,妻子持家的額度是3000元/月,超額了,月底要向他報帳,確屬合理才予「報銷」,否則,自己在各月中平衡;他戴的是18元錢的「蒙牛領帶」;在員工餐廳,他常用一碗麵條和一小碟鹹菜打發午餐……

「大陸第一摳」這個外號並不悅耳,可是它反映出來的卻是牛根生勤儉自律的美德。或許,牛根生小時候也曾被夥伴起過類似「牛群」「牛糞」一類的綽號,可是,那些都絲毫不影響他成為一個真正的「牛人」。

佚名說過,名字只是代號而已,又何必拘泥形式呢?只要那個喊你的人知道喊的是你,而你也知道那是喊你的就行了。你不還是你嗎?

歸根結底,做自己最重要,做好自己最最重要。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