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從小被父母送姑姑家養大,路上遇到衣衫襤褸的父親,五味雜陳

2024-06-16     緣分     6160

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農村偏遠地區,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影響深遠。

為了追求家族血脈中男丁的延續,不少家庭採取了極端措施,其中就包括將出生的女孩無奈地送予他人養育。

這樣的做法,雖出自時代的局限與陳舊觀念的束縛,卻無疑給那些無辜的女孩留下了深刻而長久的心理創傷。

時光荏苒,這些曾經被命運擺布的女孩們已長大成人,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然而,童年的經歷如同一道難以癒合的傷痕,即便歲月流轉,她們心中對父母當年抉擇的不解與痛楚仍舊難以完全消弭。

女子從小被父母送姑姑家養大,路上遇到衣衫襤褸的父親,五味雜陳

6月13日,江蘇,一女子分享從被小父母送到姑姑家養大,騎車接孩子放學的路上看到了自己的父親,內心五味雜陳。網友說, 血脈親情斷不了。

女子分享說,自己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送去姑姑家撫養,在姑姑家長大。

現如今,自己也已經成家,有了孩子。卻跟父母還是不常往來。

可能是因為從小沒有一起生活過,沒有感情。在一起,顯得尷尬。

這天,接孩子放學回家,在半路上看到父親騎著電動車,穿著爛得跟布條一樣的衣服,常年日曬雨淋,滿臉滄桑。心裡五味雜陳。

很想上去跟他打聲招呼,最後還是因為自己的怯弱,或許內心還有那麼一點怨恨,始終無法鼓起勇氣上前。

女子從小被父母送姑姑家養大,路上遇到衣衫襤褸的父親,五味雜陳

我問兒子,你有沒有覺得,我跟那個老人很像?

兒子說,跟你長的一模一樣是你爸爸嗎?我沒有告訴兒子,那就是我的親生父親。

近在咫尺卻是陌生人,看著父親漸行漸遠的身影心,很心酸。

回顧過往的歲月,他們在我的成長旅程中的缺席,如果說心底沒有絲毫的遺憾或怨懟,那恐怕是不真實的自欺。

然而,時至今日,自己也肩負起了為人父母的角色,這份經歷讓我開始嘗試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也許在那些缺席的時刻,他們確有難以言說的苦楚與無奈。

這樣的反思,讓我的心境逐漸趨向寬恕與和解。

但主動去跟他們和解,我目前還是無法辦到。

女子從小被父母送姑姑家養大,路上遇到衣衫襤褸的父親,五味雜陳

看得出來,父親過得很不好,衣服爛成那樣,還穿在身上。難道其他兄弟姐妹對他都沒有關心嗎?很疑惑。

對於這一幕,網友議論紛紛,有網友說,看父親穿的那樣,應該是姑姑家少女孩,姑姑家條件也好一點,父母不想讓她跟著吃苦吧。應該多和父親走動走動,畢竟是親生父親。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