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雖然出生在中國,可論身世卻是地道的朝鮮人。父親金永哲,是朝鮮平安北道咸辛人,不過很早就遷居中國。母親韓至善,出生在韓國山一個商人家庭,1950年,韓戰爆發,父母在轟炸中喪生,只好逃難來到中國,先是在吉林省磐石縣一個朝鮮族家庭生活。後來又流落到遼寧省清源縣,十五六歲在一個官員家當保姆,被收為義女。
金星的父母經人介紹結婚,1967年生下了金星。金星的父親那時候在北京當兵,一年只能回家兩次,母親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因為她是韓國來的,在特殊年代還被打成特務,白天上班,晚上被批鬥,但也這麼熬過來了。她堅毅的性格,影響了金星的一生。
金星全家福(與父母、姐姐)
金星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有了性的意識。在三歲以前,總是跟著媽媽到女澡堂洗澡。覺得很自然,沒有什麼害羞的心理。到了五六歲時,父親帶著去男澡堂去洗澡,金星卻感到不自然起來。第一次進男澡堂,特別緊張,但經過一兩次後,金星開始喜歡觀察男人的身體。而且,喜歡到自認為有好感的叔叔身邊去泡澡。不過那時候的金星,並不知道上天在性別上開了這麼大一個玩笑。
小學開始和金星和姐姐在瀋陽一家朝鮮族學校讀書,由於能歌善舞,被被選入學校文藝宣傳隊,宣傳隊有18個女孩子,只有兩個男孩,金星是其中一個。每次演出化上濃妝,金星特別高興,完全不介意大家叫「小媳婦」這個外號。這時候金星已經有強烈的意識要做一個女孩,只是根本不知道有什麼辦法,下雨的時候常常幻想著突然一個閃電自己就變身了。
金星小時候
不久之後部隊文工團來選人,覺得金星特別有靈氣,是個好苗子,但母親想讓金星讀書考大學,不願意放人。金星絕食兩天,也不上學,在家連夜寫了好幾份決心書給文工團領導。最終媽媽只好同意了。
那時候金星才9歲,那批學員平均年齡12歲,金星是最小的,身高也只有1米3,部隊發的是最小的四號軍裝,但套上去褲腰還是到了脖頸。媽媽給金星改軍裝改了三年。
金星小時候在文工團
部隊文工團訓練非常艱苦,早上6點早操跑步,6點半到7點到練功房壓腿,用背包帶把腿捆在柱子上,另一條腿被老師用滑輪高高吊起來,每次一吊就是15分鐘。每天練功房都是一片撕心裂肺的哭喊聲。
吃完早飯,開始練習正統的蘇聯古典芭蕾,然後練毯子功,就是京劇翻跟頭。午飯後,睡一個小時午覺,起來練民間舞,接著上京劇、表演課程。
學了三年之後,多數學員可以上台演出了,但金星個子太小,上不了場,被安排到舞美隊。去服裝間幫助熨衣服,有時也要到化妝組幫助做演出的頭飾。金星的手工活做得非常精細,化妝組的阿姨們都驚了,一個小男孩怎麼比手比女人還巧?
除了做服裝頭飾,金星還參與舞台掛燈、打追光燈等工作。就在打燈的時候,金星把台上演的劇目全部學會了。那一年的時間,金星對舞檯布局、服裝搭配等等有了深入認識,掌握了編導、導演的第一手資料。
有一次團里一個劇目的主演生病了,金星的機會終於來了。隊長選了三個替補,金星和兩個女生,兩周之內,誰學會誰上。金星的整體動作是最強的,但有個出場是扳直後腿,金星是男的,柔韌性沒法比,隊長開玩笑說,給你一周時間,如果腿能扳上去就讓你上。隊長心裡想金星肯定做不到。一周以後,金星愣是把腿扳上去了。隊長看了動作嚇壞了,說:「這孩子怎麼這麼毒啊,說扳上去就給扳上去了?」於是就讓金星上這個舞蹈。
正式上台後,沒想到金星跳得比原來的演員還要好,團里一個資深的編導老師覺得這小孩男太靈了,就開始帶著金星。這位老師編排好動作的時候,無論是男孩動作,還是女孩動作,都會先讓金星來試做。金星也由此學了不少編舞技巧。
金星少年時代
之後不久,老師覺得以金星的素質,應該去更好的地方深造,就推薦去了解放軍藝術學院。1984年金星畢業,回到了瀋陽。但是團里關係錯綜複雜,不是跳得好就能上場,金星學了一身功夫卻沒有用武之地,有段時間心灰意冷,賭氣要改行當歌手,天天拿著港台流行歌模仿著唱。
就這麼耗了快一年,有天軍藝老師宋兆昆打來電話問金星最近在幹嘛,金星說團里不用我,自己在學唱歌。宋老師急了:「你有病啊!你舞跳這麼好,唱什麼歌,正好有個比賽,你來吧。」
第一屆「桃李杯」舞蹈大賽,全國20多個專業院校派了400名選手參賽,競爭極其激烈。金星連過三關,最後拿到冠軍。決賽跳的《帕米爾牧歌》,技術難度特別大。其中有一個動作要求用腳尖跳舞。這個腳尖舞不像芭蕾舞演員那樣穿有專門的芭蕾舞鞋,而是完全靠兩個腳指頭的功力,將身體立起來。這種方法當時在全國還是第一個,業內稱之為「金星首創男子足尖舞」。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