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江西「野人」隱居多年,進山鑿出三室一廳,如今仍單身

2024-06-18     緣分     10523

原來,余水芳的性格過於自我,脾氣古怪,不會照顧他人感受,需要一再被遷就。

可惜的是,這段關係幾乎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仍舊無疾而終。

這一次,余水芳徹底被傷透了,發誓不再相信愛情,情願孤苦一生,也不願與任何人重新建立親密關係。

餘下幾年,余水芳封閉自我,與所有異性保持距離,不輕易付出真心。

回顧:江西「野人」隱居多年,進山鑿出三室一廳,如今仍單身

2000年,余水芳46歲,年近半百,未婚未育。

一次閒聊中,江西工友特邀他來老家玩。

不久,兩人啟程,來到了江西吉水白沙鎮的一處無名山谷間。

那裡風景秀麗,空氣清新,山脈連綿,田野遼闊,令人忍不住沉浸其中,不舍離開。

「我喜歡安靜,嚮往閒適自然的生活,最好遠離人世間的紛紛擾擾,過我自己的日子,不與任何人產生關係。」

兩次情傷令余水芳徹底心灰意冷,不再有成家立業的想法,只願偏安一隅,與世隔絕。

很快,他相中了一塊半山腰,準備挖個山洞,親手打造一個「世外桃源」。

回顧:江西「野人」隱居多年,進山鑿出三室一廳,如今仍單身

每日,余水芳扛起幾把鋤頭與鐵鍬上山,不停歇地作業十幾小時,一連挖了一年,山洞才初顯雛形,至少能暢通無阻。

緊接著,余水芳直接打包行李,住了進去。

兩三年後,余水芳憑藉自己的雙手,打造了一個「三室一廳」,過起了隱居生活。

隱居生活

「這口井有多深啊?」記者問。

「十幾米,我挖了一個多月,才挖出水來,山井水,很甘甜。」余水芳微笑道。

「您常年一個人待著,不孤獨嗎?」

「不啊,我習慣了,再說我也不是一個人。」

余水芳用手指了指掛在石壁上的蝙蝠,繼續道:「有它們陪著我呢,不會說話,靜靜待著也好。剛挖山洞時,只有幾隻飛進來,現在整個洞住了有幾百隻啦。」

回顧:江西「野人」隱居多年,進山鑿出三室一廳,如今仍單身

記者瞪大雙眼,為余水芳的話驚訝不已,卻極力控制表情,繼續問:「您平時吃什麼啊?」

「秋收時節,我會在日出或日落的時候,下山去田裡,收集農民挑剩下的殘谷穗子,多去幾次,脫完殼,也有十幾斤大米了。」

「空閒的時候,我也琢磨著弄點美食。喏,那個石磨,我之前特地打造的,用來磨米,磨碎後可以做糠餅。」

除了主食外,余水芳也會搭配點蔬菜和肉類。

「我每天都會去山上溜達,采點野菜、蘑菇,有空也會去山下的小溪里抓魚,加個餐。後來,我開墾了幾片地,種點瓜果蔬菜,足夠我一個人吃了。」

回顧:江西「野人」隱居多年,進山鑿出三室一廳,如今仍單身

農作物成熟後,余水芳會將它們儲存起來,確保下一次秋收時節前的糧食。若有盈餘,他會運到集市上賣,賺錢油鹽錢。

一年下來,余水芳會趕集兩三次,採購必要的生活用品。

在物質方面,余水芳的生活或許貧瘠,但精神世界卻多姿多彩。

余水芳愛看書,每日花大量時間看書,數理化、天文地理、自然科學、哲學故事,均有涉獵,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此外,余水芳還能歌善舞,擅長笛子、二胡等多種樂器。

回顧:江西「野人」隱居多年,進山鑿出三室一廳,如今仍單身

「我會作詞作曲,之前還在深圳日報上發表過呢!」余水芳自豪地說。

避世期間,余水芳有了更多時間思考自己的過往人生。

他將自己的人生經歷濃縮成幾篇簡短的詩歌或是歌詞,配上旋律,吟唱出來,似乎也能彌補些許遺憾。

若是十分滿意某些歌詞,余水芳還會將其雕刻在石壁上,希望它流傳下去,讓更多人看到。

採訪後,記者將余水芳的故事刊登在報紙上,「野人」的秘密真相大白。

回顧:江西「野人」隱居多年,進山鑿出三室一廳,如今仍單身

當地村民不再懼怕,甚至主動上門,捐贈物資,或提出希望與余水芳成為朋友。

「朋友可以交,但我不接受施捨,我有自尊與原則,有自己的堅持。」余水芳堅定道。

據悉,2011年,余水芳久違地回了趟老家。

「家人擔心我,硬塞了錢給我,我就用這筆錢買了電視,裝了電線,可以搜到40多個頻道,不過我最愛看的還是新聞頻道。」

回顧:江西「野人」隱居多年,進山鑿出三室一廳,如今仍單身

如今,余水芳已有68歲高齡,孑然一身。

村裡常有人替他說媒,可他次次婉拒:「我這情況,不能坑人家啊,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造福大家了。」

孤獨,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折磨。於余水芳而言,未必不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