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看著40歲的她在舞台中央邁著好看的步伐,唱著動聽的歌謠,他想活成她的樣子,父母的勸阻也拉不回他的決心,於是便拜她為師,多年後,曾經的偶像成為搭檔。
20年後他鼓起勇氣,向60歲的她表白,曾經的搭檔成了伴侶,女子已經年老色衰,卻無法阻礙心中暗生的情愫。
他們就是李玉成和馬玉琴,這對戀人、師徒突破了世俗的偏見,最終走到一起,巨大的年齡差還是讓馬玉琴心裡忐忑不安。
為了追求心裡的平衡,她在數年間做了無數次的整容手術,把自己整成了一個「少女」模樣,只是,青春已經逝去,時光不會再來,該珍惜的是彼此的感情,外在壓力帶來的不安,最終會否成為他們婚姻的隱患呢?
從小李玉成看到馬玉琴的表演對她愛慕之心
還記得春晚的舞台上,趙本山、馮丹丹的二人轉表演嗎,在我國東北,二人轉一直是受眾程度很高的民間藝術。
因為二人轉的表現形式載歌載舞,而歌詞也很口水話,容易理解,二人轉的題材大多是發生在人們身邊的生活瑣事,在群眾中容易產生共鳴。
最關鍵的是,二人轉用方言採取詼諧搞笑的方式,能夠給人帶來愉悅感,就像國外流行說唱一樣。
在建國前後,人們的生活單調,物質比較匱乏,尤其是戰爭年代,人經常處於悲觀、失落的情緒中,這種動作幅度大,頻率快,容易上手又能活躍氣氛的藝術,便流行了起來。
馬玉琴就是遼寧民間非常受歡迎的一名二人轉演員,她年輕時容貌秀麗,歌聲婉轉動聽,舞步嫻熟,只要有她參加的表演,人們奔走相告,很多農民剛剛從田地里幹活回來,連腳都來不及洗,就急匆匆地跑去一覽芳容。
李玉成第一次看到馬玉琴表演時,才8歲,在家人的帶領下,李玉成站在舞台下面,看著眼前漂亮的大姐姐翩翩起舞,身體也不自覺地隨著擺動,馬玉琴曼妙的身影,就在他那年幼的心靈中深深地烙印上了。
那段時間,馬玉琴常駐此地,每個月都會在各個鄉村巡迴演出,李玉成看了好幾次後,便深深地喜歡上了二人轉。
很多時候,在表演結束後,他還會跑到後台和馬玉琴說話,說自己將來長大了也要跳二人轉,馬玉琴性格豪爽,聽了後也是哈哈大笑,說我等著你,也許將來我們能一起搭檔呢!
只是一句戲言,馬玉琴沒有想到自己這句話卻被李玉成記住了,能跟大姐姐一起搭檔,大概就是他整個童年最大的夢想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