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報道,著名電影服裝設計大師和田惠美女士,於本月13日因病去世,享年83歲。
1986年,和田惠美憑藉日本電影巨匠黑澤明的《亂》,摘得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成為獲得此項大獎的首位日本女性,一躍成為世界級電影服裝設計大師。
在當年的頒獎典禮上,和田惠美身穿自己設計並縫製的黑色和服,從奧黛麗·赫本手中接過小金人,和服的銀色腰帶和袖口、下擺的銀色內襯在燈光下熠熠生輝,成為「我為自己代言」最好的詮釋。
在之後的職業生涯中,和田惠美的人生猶如開了掛,先後拿下艾美、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等眾多重磅獎項,獲得的提名更是無數。
因《英雄》與張藝謀結緣
2002年的《英雄》放在當下看,仍然是一個奇蹟。
雖然它踩中了國產電影起飛的黃金十年,有「站在風口、豬都能飛」的嫌疑,但它交出的成績單著實耀眼——
- 2002華語電影票房冠軍,中國內地票房2.5億人民幣,全球票房1.77億美元,按照當時的匯率,大概是14億元人民幣
- 2004美國《時代周刊》全球十大佳片TOP1
- 奧斯卡、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14項提名、7項大獎
- 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華表獎、香港電影金紫荊獎等多項電影獎項的提名與獲獎
其中,和田惠美的服裝設計拿下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服裝造型」大獎,這已經是她第三次斬獲該獎項。1994年、1998年,和田惠美分別憑藉《白髮魔女傳》和《宋家皇朝》,已經兩次品嘗過勝利的滋味。
在《英雄》中,和田惠美根據五大主角的個性,對應採用紅、綠、藍、白、灰五種純色調。
她對細節極為挑剔,據說為了找到自己理想中的紅色,親自泡在染坊里不斷測試。不同的面料採用不同的染色方法,能夠創造出不同的紅色,而這些紅色又該以怎樣的形式運用在人物身上?
最後,她在調試出的54種紅色中,選了最紅最亮最艷的那款,讓張曼玉穿上,成為中國電影永恆的記憶。
章子怡在電影中飾演梁朝偉的女僕,對張曼玉有著複雜的心態。一方面,她暗戀梁朝偉、羨慕張曼玉正牌女友的身份;另一方面,她妒忌張曼玉,時刻巴望著取而代之。於是,她在梁朝偉死後、找張曼玉報仇時,也穿上了紅色——那是兇悍的復仇之火、也是滴落在自己內心深處、無人知曉的鮮血。
但是,她模仿得再像,也始終是奴是婢。於是,和田惠美給她安排的服裝,除了外層是鮮紅色,其他全部是深深淺淺的粉紅色。要知道,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只有大婆才能穿紅,姨太太都是穿粉的。
和田惠美還喜歡在服裝上植入女性特有的小心思。
《英雄》中章子怡得知梁朝偉身亡後,換上了一襲白衣祭奠。和田惠美在她的領襟上繡了一朵小花,象徵著角色的不甘和野心。為此,和田惠美還專門拜託攝影師杜可風,一定要把這朵小花拍得清楚點。
真是個可愛執著的老太太。
兩年後,張藝謀與和田惠美在《十面埋伏》中再次合作。雖然片子是個大爛片,連故事都沒有講圓,但服裝卻是真·美輪美奐。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和田惠美在影片中創新性地將日本傳統文化里的天冠,與中國服飾相結合,呈現出一種既衝突又和諧的美。
叱吒香港電影圈,屢創輝煌
雖然和田惠美是不折不扣的日本人,學的又是西洋繪畫,但她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服飾非常痴迷。她與香港電影圈合作,既還原又創新地設計了諸多經典造型。
1993年,香港導演于仁泰去日本拜訪和田惠美,請她為自己的新片《白髮魔女傳》設計服裝。和田惠美讀完梁羽生的原著之後,非常喜歡這個故事,欣然同意。
在電影中,她為女主角林青霞設計的兩款極具代表性的服裝,分別體現出練霓裳作為「狼孩」的野性和「魔女」的美艷,冷酷的殺氣和冶惑的妖氣,通過服裝表達得淋漓盡致。
1996年的《宋家皇朝》,和田惠美在深入研究民國服飾的基礎上,為楊紫瓊、張曼玉、鄔君梅量身定做了三十幾套服裝,不僅揚長避短了演員們的外形和身體條件,更反映出人物各自的性格,為宋家三姐妹最終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埋下了伏筆。
對此,和田惠美有一番國際化的理解。
她說,在與黑澤明合作《亂》的時候,她發現,外國觀眾欣賞亞洲電影通常會「臉盲」,覺得演員們長得都一樣,片子越看越糊塗。所以,她必須在每個人的服裝里注入個性和靈魂,這樣西方觀眾通過服裝風格,就能認出誰是誰。
正如《亂》中楓夫人這個角色,和田惠美為這個性格如蛇一般毒辣的女人,選擇了略帶硬度的閃光綢緞,體現她內心的陰險與狡詐。
2010年,73歲的和田惠美在《劍雨》中還原了明代特色服裝「水田衣」,即採用不同顏色和圖案的布料手工拼接縫製,再輔以刺繡增加靈動細節,華麗又古樸。這種服裝最早出現在唐朝,因整件衣服色彩、圖案衝突交錯、狀如水田而得名。
「設計無止境。面對挑戰,永遠創新。」這是和田惠美在三奪金像獎最佳服裝造型後的感慨。在她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她正是這樣不斷鞭策自己、身體力行的。
如今大師西去,想來天堂將會一片霓裳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