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北大博士後失聯20年母親病危拒不相見,哥哥稱怪父母太吸血

2024-06-20

「強強啊,你回來吧,媽媽想你了,讓媽媽看看你吧......」

2019年,身患重病的江蘇母親郭巧娣,在臨終之際求助媒體,希望能讓她再見一見已經失聯了20年的小兒子王永強。

隔著鏡頭,她斷斷續續地告訴所有人,自己好不容易才把孩子供成了北大博士後,可對方卻在成才後消失了,再也沒有回過家。

她那雙眼濕潤、顫抖著抓住記者的樣子,觸動了無數觀眾的心弦。可這位北大博士後卻無動於衷,只回了一句:「不要再來打擾了,清官難斷家務事,我不會回去的。」

與此同時,郭巧娣的大兒子、博士後的親哥哥也主動站出來表示:這不怪弟弟,一切都只怪父母太吸血。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為何母親都病危了,王永強還是不肯和她見一面呢?他真的是個不孝的「白眼狼」嗎?

「忘恩負義」的北大博士後

「一說起他,我都想哭。99年他出國之前還說,過兩年就回來給家裡修一棟新房子,沒想到走了就不回來了。他母親天天想他,說什麼也要撐著再見他一面。」

看著昏迷中的郭巧娣,老伴王紀生痛心地表示,他們找兒子已經找了整整20年了。但這個兒子卻像是鐵了心要和家裡斷絕關係一樣,早在出國的那一年,就悄悄註銷了國內的身份信息,讓警察都拿他沒辦法。

據老兩口介紹,他們家是江蘇省常州市新華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一共養了三個孩子,老大是個姐姐,老二是個患有小兒麻痹症的兒子,老三才是那個讀了博士的王永強。

王永強出生於1969年,正好是家裡最窮的時候,一家人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為數不多的口糧也都先緊著小兒子的這張嘴。

為了供他上學,他們老兩口省吃儉用,還讓大姐在十多歲的時候就去打工了。在全家人的努力下,一心讀書的王永強順利地念完了高中,還爭氣地考上了蘇州大學,成了村裡唯一的大學生。

喜悅之餘,高額的學費又成了一個棘手的難題。為了能讓孩子讀書,他們厚著臉皮去「走親戚」,借了一圈才有了第一年的學費。雖然不多,但至少能讓孩子先進去了。

他們原以為,讀個大學就已經很好了。卻沒想到王永強十分好學,相繼又考上了蘇州大學的碩士、中科院的博士和北大的博士後。而身為父母,他們只能竭盡所能地支持他。

就這樣,王永強光是讀書就讀到了三十歲。後來在北京上班,還和一個教授的女兒結了婚,也算是成家立業了。說到這兒時,郭巧娣又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據她說,那段時間,王永強還會每月給家裡寄些生活費。雖然那些去過北京的老鄉都說,那點錢連兒子工資的零頭都比不上,但他們念在孩子的一片孝心上,也沒有嫌過錢少。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可到了後來,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子就變了。不僅不給生活費,而且連人都消失不見了。

他們不知道是不是被兒子嫌棄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不該讓孩子讀那麼多書,但這已經不重要了。如今的他們,只是單純地想再看孩子一眼罷了。

這則報道播出後,輿論一邊倒地站在了父母這邊,不少義憤填膺地網友都開始動用自己的力量尋找這個「不孝的高材生」,結果沒過幾天,就有人發現了他的蹤跡,還把他的聯繫方式發給了記者。

王永強很快就接到了電話,但面對那一連串的「靈魂拷問」,他沉默了許久,最終只說一句:「不要再來打擾了,清官難斷家務事......我不會回去的。」

這個回答幾乎瞬間就點燃了所有人的怒氣,全網都在瘋狂地指責王永強,說他白讀了那麼多書,連最基本的做人都不會,由此還引發了一陣「讀書無用」的熱議。

就在這時,因小兒麻痹症而殘疾的親哥哥王國強,卻主動站到了鏡頭前,替弟弟向所有人解釋:「這不怪他。」

可如果不怪他,又該怪誰呢?

「吸血」的父母

原來,這一切並沒有老兩口所說的那麼簡單。

因為家裡實在是窮得揭不開鍋,大兒子又癱瘓在床,所以他們並沒有打算讓另外兩個孩子讀太多的書。在他們看來,只要能認字就算有文化了,早點打工就能早點掙錢,早點給他們養老。

王永強的大姐就是在父母的催促下放棄學業的,他自己的成長曆程中,聽得最多的一句也是:「你要努力掙大錢,以後要照顧你哥哥,要給我們養老。」

他感覺不到父母的疼愛,有時候甚至還忍不住懷疑,父母生他是不是只是為了找個人來照顧哥哥,又或者是為了錢。但不管是為了什麼,他都很清楚,這個家就是自己的責任。

為了給父母減輕負擔,他每天上學前都會做好一家人的早飯,經常都顧不上自己吃,就趕去了學校。放學後,他一般都是先把家裡的活幹完,然後再學到深夜。

到了他十五歲那年,老兩口就打算像從前勸大姐一樣,勸他跟著村裡的「大部隊」去城裡打工。

可他們剛「旁敲側擊」了幾天,村裡就傳來了一個消息:王永強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縣城最好的中學。

鄉親們都知道了這件事,如果他們這時候攔著孩子上學,肯定會被人笑話。所以老兩口只能讓王永強繼續讀下去,準備讓他高中畢業後再出去掙錢。

但事情卻再次出乎他們的意料了,王永強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蘇州大學。錄取通知書寄到家裡時,做父母的兩個人不僅沒有為孩子感到高興,反而還變了臉色,直言:「你要是敢去讀,以後就別想從家裡拿到一分錢!」

王永強壓抑了多年的情緒也在這時候爆發了,一向聽話懂事的他,第一次站在了父母的對立面,寧願自己去打工,也要把好容易考上的大學讀完。

那天之後,他沒有再向父母要過錢,整個暑假都在外面搬磚、扛水泥、發傳單、送報紙、做服務員。再加上學校的助學金和獎學金,他才勉強踏入了這所夢寐以求的大學。

看著兒子真的上到學了,老兩口又覺得不對勁了。因為按照外面的工錢算,就算這個兒子再勤快,也不可能那麼順利地讀上大學。

幾經打聽後,他們才知道,大學對尖子生還有每月4塊錢的補助。於是,他們又對這4塊錢動了心思。每個月都在快要發補助的那幾天,託人告訴王永強,家裡遇到了難事,需要用錢救急。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孝順的王永強並沒有推脫,到了後來,甚至都不用父母開口,他就主動把補助寄回了家裡,自己則另外想辦法打工。

可他沒想到的是,父母對他的態度非但沒有改變,反而還更加惡劣,說他給得太少了,如果沒上學,掙得肯定比這4塊錢多得多。

王永強不想與父母爭辯,為了能有真正出人頭地的那一天,他把心思都放在了學習上,考上了蘇州大學的碩士。

碩士的補助高了許多,但他個人也需要一些開銷,所以就隱瞞了漲錢的事,只是每月給家裡稍微多寄了一些。

然而,王永強的父母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了這件事,氣沖沖地就坐火車趕到了學校,大庭廣眾之下,他們就罵王永強不孝,還找學校的領導評理,說他有了錢就不管家裡了。

王永強因此成了全校指指點點的對象,但他有苦難言,只能繼續把自己關在圖書館裡。他不知道的是,父母一邊嫌他讀書耽誤時間,掙不到錢,一邊又在村裡四處炫耀,逢人就說,他們的兒子在北京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隨著王永強考上博士,這對夫妻就開始給兒子安排「任務」。今天是給這個親戚安排工作,明天是給那個親戚安排醫院,仿佛他無所不能。

可事實上,王永強只是一個還沒畢業的學生。他根本就沒有那麼大的能耐,好不容易攢下的錢,也因為幫忙而花得乾乾淨淨。當他向父母解釋時,二老卻全都聽不進去,只顧著說他沒本事。

好在他身邊還有一個理解他的女友,兩人感情很好,也算是給了他繼續奮鬥下去的勇氣。1999年,順利拿到博士學位的他,準備和女友結婚。

女方的父親是王永強讀博士時的教授,知道他的家境不好,就沒對他提彩禮的要求,還包下了辦宴席的各項準備。

王永強想邀請父母來參加婚禮,可他的雙親卻提出,讓他給一千元的路費,不給就不去。

其實兩個老人也知道,兒子拿不出這些錢來。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不想兒子娶一個大城市的老婆,怕兒子跟著丈母娘家跑了,沒人給他們養老送終。所以直到婚禮結束,他們都始終沒有出現過。

這件事成了女方一家人心裡的一個疙瘩,也讓王永強覺得十分心寒。他本以為父母應該會心存愧疚,不好再來打擾他,可他沒想到,每個月的「催款鈴聲」還是會照常想起。

他不想破壞妻子對他父母的印象,只能在背地裡給父母錢。時間長了,二老的胃口越來越大,他帳上的錢越來越少,眼看就要瞞不住了,只好借著和妻子一起去日本進修的機會,逃離這個「吸血」的家庭。

為了讓父母同意他離開,他答應從日本回來後,就給他們蓋一個新房子。到了日本以後,王永強剛松下一口氣,老兩口就又托學校的人聯繫他,說家裡沒錢了,再不給錢,他們就吃不起飯了。

他的妻子終於知道他為什麼沒有錢了,眼看著兩人辛苦攢下的錢越來越少後,公公婆婆卻絲毫沒有收手的意思,妻子再也忍不了了,直接就提出了離婚。

離了婚後,王永強看著空蕩蕩的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他不知道自己的孝心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他只知道,如果再這樣下去,他可能真的會瘋。

考慮許久之後,他瞞著所有人回到了國內,註銷了自己的身份信息,放棄了已經擁有的一切,獨自去了美國,一走就是20年。

他的父母最初並沒有意識到他的離開,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個兒子一向是又孝順又懂事的,肯定不敢不管他們。直到兩年後,他們在警局裡「查無此人」,才意識到了兒子的「消失」。

此時大家也明白了王永強那句「清官難斷家務事」的真正含義,只是誰也不知道,郭巧娣老人到底有沒有意識到兒子不願意相見的真正原因。#圖文萬粉激勵計劃#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